第157章
那頭的克善陷入了昏迷直鬧得整個南三所雞飛狗跳,而這頭與南三所緊挨著的寧壽宮中也是如同暴風雨來臨之前一般,一片凝滯 回,回母后皇太后的話 吳公公作為克善身邊的貼身大太監,自是跟自家主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此,克善突遭此難,即便歸根究底算起來半點怪不到他頭上,他卻仍是跑不了一個護主不周的名頭,心底里便自然少不了將新月罵了個狗血淋頭,眼見著面前這般上眼藥的好時機更是不會錯過半分 世子雖然年紀尚小,可奴才冷眼看著卻是個知道感念皇恩的,一直事事遵循規矩,半點都不敢錯了去,眼見著宮里頭近日來接連生出的事端,便自然有些于心難安,一早就打算著等登基大典的大喜事兒過去了之后,上兩宮請罪,只是,只是卻沒料到偏偏正是今日又生出了幺蛾子世子自入宮以來便沒見過格格幾次,全然不明白格格在做什么打算,聽到主子爺的旨意便想前去詢問一二,可是剛見到格格,格格便是冷不丁的直接撲了過來,奴才也是心急則亂說了幾句不該說的話,想要格格顧忌一二,別弄傷了世子,卻是沒想到莽古泰先是發難,口口聲聲說世子,說世子忘恩負義,不將格格放在眼里,而格格也不出生阻攔,反是幫襯著那奴才數落起世子,最后更是直接動起了手,說是要代替剛過身的王爺福晉教訓教訓世子奴才護主不周,方才釀成如此大禍,奴才不敢狡辯推脫半句,請娘娘降罪! 她倒是抖的好大的威風! 荊州民亂剛剛平息下去沒多久,作為在此中殉國的功臣遺孤,皇家不得不施恩以待的小輩,那拉太后可以容忍新月的沒規沒距,由得她去禍害鈕祜祿氏,折騰富察明玉;也可以無視于她的不忠不孝,于孝期內不但不在佛前盡忠盡孝,反而盡干些沒皮沒臉的事兒;更可以礙于那些個還在前朝冒頭的端王舊部,而不去計較她的屢次違制違禮之舉,省得落個皇家無情的話柄,可是這話又說回來,人的忍耐總是有個限度,有些事亦是可一可二不可三 哀家在宮里這么多年,臨到了了倒是在這么個格格身上長見識了,一個沒封沒號的丫頭竟是敢對一個堂堂世子動手,她真當哀家以往不跟她計較,便是由得她去翻天了不成? 作為后宮里十幾年來說一不二的主子,作為當朝的皇太后,作為無論是普通宗室的格格小姐,還是位極人臣的達官顯貴,亦或是正位大統的九五之尊都得讓上她幾步的主兒,眼見著這么個人在自己的地盤上一而再再而三的攪風攪雨,那拉太后本就對新月存了一肚子的不待見,只是因著先前所說的那些緣由,以及眼下里正逢新君登基朝綱不穩,自己總是得加把勁兒壯大自個兒勢力的關鍵時候,才懶得在對方身上太費心神,準備以后再跟她好好算賬,如此,對于新月,那拉太后原是并不打算這樣快的上手收拾的,但是她雖然想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方卻是顯然的一點都不配合,那頭前腳才從輕發落的下了旨,她便后腳就將手伸到了比她這么個一抓一大把的宗室格格,不知道要貴重多少倍去的克善身上,實在是讓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把那丫頭帶上來,哀家倒要看看她是吃了什么雄心豹子膽的,居然敢在宮里頭行兇作惡,一個格格竟是當得比皇帝還要威風了不成?! 底下的人或是怕自個兒被殃及了池魚,或是也打心眼里的看不慣新月,動作起來很是迅速,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便只見到新月像是小雞仔一般的被請了進來,直接摔在地上 *新覺羅新月,你可知罪? 那拉太后不像鈕祜祿氏那般妄想與言語刺激她,擊垮她,也壓根懶得跟因著榮辱一體的關系不得不循循善導的克善那般,去費功夫的跟她說道理擺事實,見到人已帶到,便鳳眼一挑直接發起了難 你身為端王遺孤,被開恩撫養于宮闈,不但沒得半點感恩戴德,還半點不將規矩放在眼里,一而再再而三的無視于祖宗體統,竟敢私自出宮,引起宮中大亂,看在你阿瑪額娘的份上,哀家本是不想與你計較,可是眼下里你居然敢對你那尚且年幼的弟弟下此毒手,宮中怎么能容得下你這般不忠不孝,不慈不悌之人! 娘,娘娘! 新月也不是個傻到頭的,先前是因著被氣昏了頭才一時沖動的對克善下了手,可等這股子氣一過,眼見著克善被人連攙帶抬的抬了下去,卻也是慢一拍的反應了過來,自己怕是下手太重了,而看到那拉太后不同于以往的反應,亦是知道自己這回兒算是闖下大禍了在新月心里,出宮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幸福,完成阿瑪額娘的遺愿,引起宮中大亂也是無意為之,與她無干,可是就是再覺得自己做得對,做得有理,看見克善傷成那副模樣兒,卻到底是不免有些心虛,說起話來也失了以往的底氣。 娘娘,新月,新月知道錯了望娘娘恕罪。 哦?這倒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咱們新月格格竟是還知道這時間有知罪這一說?那拉太后雖然不準備再饒過新月,可也正是因此,才不打算再如先前那般壓根不給對方出聲的余地,直接打發了便做算,畢竟就是行死刑之前也總是得讓人吃口熱飯不是?那拉太后漫不經心的抬了抬眼角,你倒是來聽聽,到底錯在哪兒了,也讓哀家開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