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看著那不遠處的神武門侍衛因著他們這兒鬧出的動靜而頻頻側目,弘明只覺得額頭冷汗直冒,也管不上其他,一心只想先堵住這少說一句話仿佛就會死的二人的嘴 將軍,格格,這宮門重地,不得喧嘩! 你! 是是是,我惡毒我冷酷我無情看著這二人有志一同朝自己瞪大眼睛,張嘴又要口吐神言的模樣,受荼毒受得最多,以至于現在風雨不驚的弘明卻是一點都不想讓自個兒耳朵臨了還遭一回罪,搶先一步的便直接接過話頭,只是這任憑您二位再善良再高貴再仁慈,也總歸大不過天家規矩去不是?難道您二位還準備讓主子爺和各位娘娘久等? 這 看來將軍和格格皆是沒有異議,如此,我便做一回主兒了。弘明壓根懶得給對方說話的機會,大手一揮,來人,請格格世子入宮! 月牙兒 將軍,您不是等會兒要請求主子爺迎接格格回府么?何必急在這一刻,萬一耽誤了正事豈不是不美? 好人都快被你們逼瘋了! 看著努達海因為新月一步三回頭的入宮,而突然激動秋來的努達海,弘明只覺得一個頭兩個大,僵硬著臉再度一揮手,干脆讓人直接架起努達海就往回走 將軍,您身子不好,還是少說點話,留些力氣面圣吧! ------------------------------------------------------------------------- 哦?他們已經到了? 皇后雖然對新月二人已經存上了不待見,可是歸根究底說起來,端王爺卻也到底算是為國徇身,而且不說遠的有一干端王舊部在盯著瞧著,就憑著眼下里前朝那股亂騰勁兒,這便是個天上白掉下來的向下施恩的好機會,而此外,再想到熹妃那兒馬上就要鬧出來的熱鬧,端坐在中宮寶座之上幾十年的皇后,又哪會白白錯過看大戲的機會? 讓他們進來吧。 作為這后宮里最大的主子的皇后發了話,這上至宮妃下至命婦自然是莫敢不從,可是這話又說回來,除了熹妃因為想再度仿照孝莊文皇后的例子,給自己掰回點場子,對于這一姐一弟的到來表現出莫大的熱情以外,宗室命婦們呢,皆多是跟著自家爺們兒,正眼睛珠子不錯兒的盯著前朝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動靜,對于這顯然已經人死如燈滅,沒有端親王庇護,以后很難真正得勢的孤女孤子,壓根是生不出什么興趣,再加上皇后又礙于深覺新月此人難以入眼,打著這熱孝未過,不宜鋪張的名頭,并未廣請宗室,便更是心中有數,頂多各自備了點子禮,全了臉面便算完。 而住在這后宮里頭的女人們,倒皆是來了個全,只是暫且不說眼下里弘歷還沒正式登基,后頭自然就還輪不到冊封,上上下下還有得忙活,就是想到這端王世子年歲尚小,保不齊就得找個妃嬪總攬這小世子的瑣事,無子的女人們有些意動,卻又被熹妃橫插一腳的去了念想,便就也只多是當宮里添了個人,湊上點子熱鬧便算完。 如此之下,除卻心思大相徑庭的皇后和熹妃,便只剩下得了消息,一起等著大戲開場的景嫻,以及得了自家婆婆耳提面命要關照來人的富察明玉,想要看看這來的究竟是何方神圣,可還沒等她們將各自的小算盤打完,便是陡然見到兩個通身寡白的影子從外頭慢慢的移了進來,看得上上下下的人皆是一愣 皇家規矩多,宮中規矩就更大。 在這深宮內院之中,除卻這帝后駕崩,視為國喪,前朝后宮皆少不了去紅服孝,一宮主位以上,當得皇子公主庶母名分的宮妃薨逝之時,亦當得起小輩守孝外,即便是皇帝的親兄弟,親姐妹,亦或是權勢再大的鐵帽子親王崩逝,也都礙不到這天家宮中半點事兒,頂了天也就是派一二皇子親臨喪儀,表以哀榮端王以身殉國,是可以多給點榮光不錯,身在熱孝當中,理當著素守孝也不錯,可是這宮里有宮里的忌諱,穿著這一身寡白豈不是等同于在詛咒帝后亦或是主位以上要不好了? 新月/克善,給母后皇太后娘娘請安,給圣母皇太后娘娘請安,給各位娘娘請安 想到這里,甭說原本一心歡喜的熹妃臉僵了,想到自家婆婆千叮嚀萬矚的富察明玉臉僵了,其余陪坐的太妃太嬪以及弘歷的女人們臉僵了,就是早就對這端王府一干人的沒規矩有了心理準備的皇后和景嫻也僵了,可是她們卻沒料到,這還不算個完,接下來的話更是讓她們的臉色僵上加上 那端王府就是這樣教的規矩? 這在座的女人里頭要么是在雍正后宮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要么是在乾西二所小心謹慎了十幾年的,無論是哪一種,皆是從沒見過這樣的請安法子按照輩分,按照身份,這宮妃又豈是能夠能太后擺在一塊兒來請安的?而且第一次正兒八經的覲見還居然敢不用參見,不用二跪六叩大禮,只用一般的請安禮,這是哪來的規矩?而就是先暫且撇過這一茬兒不說,這其余的娘娘們沒有受到正式冊封,一句各位娘娘統括了也就罷了,可景嫻卻是先帝有著明旨必為貴妃的,即便沒有經冊封禮,沒有拿到金寶金冊,這宮里又有哪個敢無視先帝的意思?就是再退上一萬步來說,這新月克善剛剛入宮,并不知內情,可那板上釘釘的中宮皇后,且位置還排得顯而易見的富察明玉呢?這不上趕著給人找不痛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