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那按你所想說,又當如何? 兒子知道這番前去,所掌兵力實在過多,為了恐防生變也好,為了權衡利弊也罷,讓兩人共掌其權是上上之策,只是既然二將并立不但是不能夠互取所長,反而鬧出這些個幺蛾子,那么不如另擇一人,統籌全局? 哦?你覺得何人可擔此任? 要能壓得住陣,就必須是在旗之人,可為防其得了兵權就生出什么旁的心思,卻也不能出身太過顯赫不如就張廣泗? 雍正并不知道自家兒子心里頭正打著別的小九九,存了心思想要討好自己,再作他求,單看到對方如此上進,所思所言也皆是條理清晰,心里便頓覺安慰 說得倒是有幾分樣子。 兒子當不得皇阿瑪這般夸贊。弘歷心中一喜,卻到底也知道自家老爺子最是不喜歡他那容易得意忘形的模樣,便生生的壓下了笑意,神色越發的恭敬起來,說起話來更是像嘴上抹了蜜,兒子雖然并不聰慧,于前朝政務之上,也經驗不多,頗有些難以拿捏分寸,可在皇阿瑪的悉心教導之下,卻總是能領會十之一二兒子跪謝皇阿瑪教誨。 沒人不喜歡聽好聽的話,雍正雖然算是頗為務實,也曾下過明令,禁止在請安折子上寫什么阿諛奉承的套話,但對著自家兒子打心眼里的崇敬,卻仍然很是受用 而正如同弘歷冷眼看著這幾年日子越來越順遂,前朝后院又兩手一把抓,便有了功夫琢磨下旁的小心思一般,雍正雖然比弘歷看得要深,深知乾西二所里頭雖然面上平靜,暗地里卻仍是讓人半點省不得心,可看著弘歷在如今的表現到底還能夠入眼,且一日強過了一日,心里總算是松了口氣,轉而更是琢磨起要不要借著這個由頭,將扣了這樣久的爵位,趁機給分封下去畢竟兒子也都二十好幾了,一直是個光頭阿哥也很是不像樣。 可是當阿瑪的他雖然處處為對方考慮得周到,作為兒子的弘歷卻顯然不是那么的領情,還沒等他將滿意的話說出口,再連帶著順水推舟的扯到自己所想的話頭之上,弘歷卻是存著老爺子此時心情正好,此時不說更待何時的心思,先一步出聲了 此外,兒子其實還有另一件事想求皇阿瑪應允 嗯? 雍正雖然是如紅利所料的那般,正是心情不錯,可就是不說當了這么些年皇帝下來,應有的警醒和多疑無論是對誰,無論是何時都不會少了去,就是憑著他原本的性子,以及對于弘歷的了解,也不可能不過一過腦,就趁著高興而昏了頭的應下來,眼睛一瞇,雍正心底的高興陡然間收斂了一兩分 按理來說,如今前朝正是事端不斷,兒子本不應該在這當口兒上提這些個事兒,只是卻也正是因為眼下是多事之秋,且也正當用人之際,才更是要向下施恩,讓底下的人都感沐于皇恩不是? 你繼續說。 張廣泗雖然先前隨著岳鐘琪出兵準格爾,立下了功勞,在軍中也得了些威信,可到底當時只是任副將,而如今要統籌全軍,即便不能讓他拿大了,生出了別的心思,但若是官職身份上太低,卻怕是會壓不住陣腳不如授他以湖廣總督,如此,率二省兵力也算是站得住陣腳? 嗯。 再有,眼下里這古州廳之事雖然是一等一的要緊,可是六月已到,汛期便近在眼前,防汛自然也是個不得不跟著提上章程的大事兒。 弘歷雖然是個色令智昏的性子,可面對雍正卻到底還沒昏頭到家,留了點腦子,知道不能一早便將自個兒的所求明晃晃的透出來,徒惹自家老爺子的不悅,便將逐一打到了如今這亂騰勁兒上,預想著曲線救國 先前高斌任河道總督的時候,兒子冷眼細瞧著,倒是比先前的做得要好,后來調回鹽政任,也算是打理得有方,沒出過什么亂子,而如今其又被調去總理河道雖然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德蒙隆恩,高斌理應盡其本分,可是不說旁的,就說這眼下里的情形,挑一兩個盡忠職守的褒獎一二,卻也未嘗不可,至少能激一激那些個懶散不中用的不是? 果然如此。 弘歷的話雖然說得漂亮,可并不代表雍正就聽不出這其中的深意,只是他到底也不是時時刻刻都將心思掛在了乾西二所的那些個女人身上,加上弘歷又句句話沒離了朝政,便以為對方是想趁機給高斌謀一兩分臉面,最多順帶著讓高氏水漲船高一把雍正心里冷哼一聲,但有一句說一句,且不說高氏一門究竟如何,高斌卻也算是個有幾分真本事,能夠為上頭分憂的,而此外,再加上他并不想在這般沒什么大妨礙的事兒上,掃自家兒子的面子,斟酌了一二,便準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應下來。 嗯,倒也罷 不若借此超拔高氏為側福晉 可就在他話剛出口,還沒說全兒的時候,弘歷卻也幾乎是同時將隱忍了半晌的心思脫口而出了來,生生的止住了他的話頭,讓他猛然瞪大了眼睛,臉色更是跟著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