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可并不是。 火雨波及的范圍確實很廣,但世界那么大,總有一方天地能逃過此劫。 昌齊運河盡頭的村莊就沒有被波及。 所以,人們只要在海上漂泊兩年,待大地恢復生機,還是可以回陸地上生活的。 輿圖上的這只雨燕,真的很奇怪。 王虎見眾人都不說話,他摸摸頭說:“我們為什么一定要跟著皇帝?此人心狠手辣,收留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也許就是當擋箭牌,我覺得分開走,挺好?!?/br> 顧瑾挪開視線,看著他問:“你是聽到什么風聲了嗎?” 王虎嘿嘿道:“皇帝那么謹慎,哪里能探聽到此等機密,我就是覺得不能跟著他?!?/br> 聽到王虎的話,顧瑾腦海里忽然閃過一絲念頭。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天災后幸存的人太多,但姜辛城的資源有限,所以,皇帝被迫只能帶著龐大的船隊暫時前往東海? 此念剛起,又被顧瑾壓下。 晏殊百般籌謀,就是為了在天災后統治晏氏王朝,他又怎會以身涉險…… 就在這時,顧瑾想起盛小樹偷偷告知的信息。 盛小樹說,在進入地下河前一天,皇帝晏殊下旨,將生活在艮山殿的人提拔為各級官員,并伴隨天子出海。 晟修之也在其中。 盛小樹怕他用權力報復顧瑾,所以才特意通風報信。 當時,顧瑾就對晏殊的舉動感到非常迷惑。 現在,好像明白了…… 第473章 嚴陣以待 顧瑾想明白后,沒有再猶豫。 她起身離開會議室,吩咐羅五谷讓輪值的王本賢調整風帆轉舵朝西方行駛。 生活在艮山殿的家族,大概都是與晟修之類似品性的人。 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皇親國戚,高門大院,權貴世家,他們為了得到更多的資源,為了保住祖輩的榮耀,明里暗里做過的齷齪事數都數不清。 繁榮昌盛時期,平民百姓就已被壓榨得苦不堪言。 現在末日來臨,平民百姓與他們共同生活在一片土地,那就是豢養的牲口,遲早會被端上餐桌。 晏殊考慮到了。 所以,他在輿圖中留下另外一條生路。 聰明的人,會根據線索,離開朝廷尋找他指引的一方凈土。 當思路清晰后,顧瑾也明白了蔣家為什么會進入自己的隊伍。 這個家族的人,都是良善之輩,沒有晏殊護著,只怕早就死在京都。 眼下在大海中,晏殊的權利弱化,他是怕自己護不住,才將蔣家人塞到自己的隊伍。 不過,這件事,還有一個疑點。 周國疆域遼闊,積善之家不止蔣家一族,為什么偏偏就是他們一家得到皇帝的青睞,處心積慮相護? 還有,雨燕的謎底沒有解開,也許暗示火雨之后還有天災。 他們必須在下一波災難來臨前趕到姜辛城。 顧瑾邊琢磨邊去往甲板。 羅五谷接到命令,匆匆去往船長室將師父下達的指令表明。 王本賢在那一次被敲打后,徹底收下蠢蠢欲動的心思,他問都沒有問緣由,便聽從命令轉舵。 顧瑾的船忽然改道航行,這讓跟在其后的家族不知所措。 蔣豪因為自家有七十幾個小輩加入顧瑾的隊伍,這些人都是蔣家的未來,是以蔣豪只猶豫幾息時間,便決定跟隨前方的領航船行動。 蔣家的族人不能分開,要死也要死在一起。 伊利亞特站在船頭,在望到蔣家的風帆調轉風帆,心里又急又慌。 這咋回事? 到底咋回事? 顧瑾為什么不跟著朝廷的船隊航行? 蔣家又為什么乖乖聽話,馬上就順從? 伊利亞特糾結得整張臉擰成一團,心好像都要裂開。 他知道顧瑾能力不錯,可她再厲害,也比不過皇帝晏殊吧! 怎么辦? 到底要跟哪支船隊? 正焦慮,伊利哈木小跑過來,大聲詢問:“哥哥,顧宗主轉航了,我們為什么不跟過去?” 伊利亞特意外極了:“我們為什么一定要跟顧宗主,想要活下去,難道不應該與朝廷的船隊航行嗎?” 伊利哈木沒有想那么多,他撓著頭說:“可當時組隊的時候,不是說好了嗎,一切行動都要聽從領航船,我們既然選擇與顧宗主成為一支船隊,并且認同她駕駛的船舶成為領航船,就應該聽從??!” 伊利亞特知道自家弟弟心眼少,卻也沒有想到他這么一根筋。 有些承諾,在遇到突發情況下不遵守也是情有可原。 現在就是突發情況。 伊利亞特想選擇跟隨朝廷一起行動。 就在他要堅持時,堂弟帕孜勒也跑了過來。 在問清楚情況后,他贊同伊利哈木,并表示應該跟隨顧瑾。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既然做出許諾,就應該遵守,方能走得長遠。 伊利亞特望著他,忽然想起智者的話。 智者在臨死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他說當遇到難以抉擇的事,如果帕孜勒有諫言,當聽之。 因為帕孜勒是瘋道士挑選出來的人,他才是通關金券的真正擁有者。 伊利亞特雖然還是想跟隨朝廷,卻在堂弟的建議下,選擇轉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