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李仁勇抓著對方的手,就往外拖,他力氣很強,譚大根本掙脫不了,見實在賴不掉,撲通跪在地上:“小哥,小哥,我真的沒有殺人?!?/br> “那人是從山上滾下來的,我順著痕跡找到他的時候,他還沒死呢,這樣,我帶你去找他,這天也不熱,你哥哥興許還活著?!?/br> 李仁勇臉色一變:“這么大的事,昨天晚上怎么不說?” 譚大滿臉無辜:“您也沒有問啊?!?/br> 李仁勇:“走,快帶我去尋人?!?/br> 見對方如此著急,譚大真相信那人是他的哥哥。 他陪著笑臉說道:“等等,小哥,難道你就準備穿著裘衣去嗎,我們好歹穿一件衣裳?!?/br> 李仁勇裝出一副很焦慮的模樣催促:“那你快點?!?/br> “好好好,馬,上馬上?!弊T大唯唯諾諾點頭應聲。 他將搭在床鋪邊的衣服用最快的速度穿上,然后,拿起那一錠大銀子放進自己的懷中。 不管這銀子是誰給的,現在在他手里就是他的了。 昨晚地震,鬧得人心惶惶。 李仁勇帶著嚴不悔駕著驢車離開時,街道上到處都是交頭接耳的人群。 他們三三兩兩站在一起,紛紛議論著昨晚的那場地動。 在他們三人離去后,顧瑾這才背著人打開包袱,查看里面的物件。 “好像是官???”她拿著一方印章自言自語著。 印章是青銅材質。 整體高度大概十二厘米,印面八厘米、寬四厘米、紐高五厘米。 印面刻著“管理青洲遞運所事務關防”。 印臺刻著“管理青洲遞運所事務關防”。 它們雖然字相同,但字的寫法不同。 并且,印臺上還刻著“禮部”“景元年三月” 丁榮貴說“關防”,是給臨時派遣的官員所用。 它們都由禮部制定,官員級別不同,關防的材質和所用印泥顏色也不同。 由此可見,這枚印記,應該是青洲府衙臨時派遣官吏,給他加蓋文書通牒的。 印章上的字都是反的。 顧瑾仔細辨認許久,才認出來。 那被扒了裘衣的人,身份應該很復雜。 第249章 拆字 他要么是青洲遞運所的官員。 要么就是洞察到皇帝的心思,想方設法搞來的官印,用它一路避開關卡,進入京城。 ――也不知道小舅舅和嚴不悔能不能找到他,他還有沒有活著? 顧瑾將印章放到自己懷中,將包袱里油布打開。 油布里的是幾張文書。 文書的意思,大概是從青洲運送一批貨物前往京城,貨物有哪些,數量有多少等,末尾蓋的是青州府的官府大印。 遞運所。 顧瑾聽丁榮貴提及過。 這個機構在周國已經成立多年。 遞運所直屬工部管理。 所里當官的都是軍人。 而負責運輸貨物的都是從民間征收的民夫。 有的是繳不起稅主動提出以人丁抵債的人。 這個機構主管兵器,糧食,鹽,茶,鐵,布匹等貨品的運輸。 京城正是有了這個“遞運所”,所以根本不用擔心物資短缺。 因為山里的土匪不敢打劫他們,而隱藏在關卡的暗樁也會保駕護航。 這幾年,只有遞運所可以在周國暢通無阻運行。 在青梅縣的時候,顧瑾曾經想過利用遞運所通過皇帝設置的關卡。 但是他們一行人中,有婦人有孩子,也有老人。 而被征調的民夫,都是身強體壯之人。 他們根本躲不過士兵的眼睛,所以這個選項才被顧瑾放棄。 這枚印章的主人,或許就是借了這個法子也說不定。 眼下,有了這枚官印和文書,顧瑾想要假扮遞運所官員和民夫的念頭又冒出來了。 萬一李成決那邊實在不能拉攏,就得想辦法找一個易容高手幫隊伍中婦女和老人遮掩成遞運所民夫,或許也能穿過李子山。 思及此處,顧瑾將文書用油紙包好,貼身藏住。 李大海見她收了物件,這才湊過來問:“瑾兒,這地好像沒動了,我們要不要進客棧休息?” 顧瑾左右看看,發現本來站滿了人的空地,現在只有他們這一隊人還在。 “還是再等等吧?!?/br> “我們進去先將物品都拿出來,等大家伙吃了后,抓緊時間先睡一下?!?/br> 地震的級數越高,余震就越多。 眼下,她并不能確定震中心的地點,安全起見,留在原地最穩妥。 人多力量大。 一盞茶后,他們就將所有的物資全部搬出來。 十幾頭騾子也牽出來了。 “顧凌云,宋清瑯,你帶著師弟們搭幾個帳篷出來,我們這兩天歇在外面?!?/br> 聽到師父的吩咐,孩子們紛紛點頭應聲。 這邊正忙碌。 陽月州州府府邸倒是一片安靜。 昨晚地動,所有人提心吊膽過了一夜都沒有睡覺。 眼下見沒有了動靜,南宮瑤做主讓下人都回去休息。 她自己也躺回了床上。 昨晚宴席散后,南宮瑤就心神不寧。 謊言常常隱含在看似真情實意里。 那么真相,就有可能隱藏在看似瘋魔的話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