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遠的地方,沒有人敢去了?!?/br> 顧瑾蹲在陰暗處豎起耳朵偷聽,游俠兒的話都落入她耳中。 什么? 青梅縣的師爺要跑路! 袁天冬要約的人正是青梅縣的師爺…… 那明日辦理戶籍一事,只怕會有波折。 等等,玉竹縣首富被劫殺,怎么有點感覺不對勁! 顧瑾驀然想起宋清瑯曾經說過的話。 景元年,他們宋家運送藥材時遭遇劫匪,藥材,人,馬匹全數折損,從此家境中落,一蹶不振。 景四年,顧瑾和兩個舅舅在瀾城接過一趟鏢。 主家是鶴縣朱家的朱鹮,又稱朱老三。 朱鹮說過朱府的沒落是因為他們前往臨江城運送糧食時遭遇劫匪,糧食全部被搶完,同行人與鏢局的鏢師也被殺光。 后來,朱鹮舉族之力拿出全部家當在瀾城販玉石再次起家。只可惜,他靠著玉石發家后,又被反軍盯住,一族人只余他茍且偷生。 顧瑾問過朱鹮和宋清瑯,他們說那次被劫,隨行人員將近兩千人。 兩千人的商隊,可不是小數目。 那得多大的匪幫才能吃得下這些人? 第203章 人口滅絕計劃 并且朱府和宋府,在當地都是有錢人,與本地的官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出這么大的事,官府肯定會上報朝廷,為何到最后都不了了之! 顧瑾這兩年從北到南,又從南到東,走過不少地方,翻過不少大山,但只遇到過人數不多的劫匪。 她知道自己一行人看起來窮,但如果是真正的劫匪,一定是雁過拔毛,因為在周國,“人”本身就是商品,是可以買賣的。 那些大匪幫不會放任他們離開。 除非…… “劫匪”不是“劫匪” 他們要么是官府之人,要么與官府有密切的聯系。 并且,能夠在打劫富戶又能全身而退,掌管這一批“劫匪”的,身份一定很高。 不,不是很高。 是最高。 掌管這批“劫匪”的,一定是當朝皇帝。 他在利用“劫匪”的身份快速獲取錢糧。 是了。 是了。 在上輩子看過的短視頻里,有up主科普過,為了斂財,有的官員會派人假扮劫匪搶平民…… 并且,官差假扮劫匪都不算什么。 南齊的第六個皇帝,蕭寶卷,他也曾扮過劫匪。 這位皇帝心血來潮,就會帶著侍衛假裝劫匪闖入富戶家,大肆搶掠。 后來,因為蕭寶卷倒行逆施,鬧得天怒人怨,各個地方都叛亂。 匪夷所思的是,待叛軍攻打到京城,皇帝還穿著大紅色袍跑城墻“看熱鬧”。 結果因為紅衣太惹眼,差點被叛軍一箭射死。 那日平叛后,大臣們請蕭寶卷給守城官兵發賞賜,蕭寶卷反駁道:叛軍又不只抓他一人,為什么找他要賞賜? 守城的將士們聽說后,氣得直接投降叛軍,大開城門。 彼時,蕭寶卷正在唱歌,聽叛軍殺進,慌從北門逃跑。 結果沒跑多遠被隨行的宦官黃泰平砍中膝蓋,另一名宦官張齊更是直接砍掉他的腦袋。 蕭寶卷死時,才十九歲。 因為太昏庸,死后被貶東昏侯! 蕭寶卷昏庸無道且看起來智商不高。 但顧瑾從來不覺得周國的皇帝也是個傻子。 第一,他故意以流放的形式對待災民,任由災民死在遙遠的路途中。 第二,放任糧價暴漲,導致平民無法生存被迫起義,再以平亂反賊,全部屠殺。 第三,故意延誤糧草,讓邊城十萬將士戰死沙場。 第四,故意散播戰事,讓邊城,瀾城的老百姓來不及逃離,然后利用異鬼屠殺他們。 并且,顧瑾還懷疑韓沐在利州是故意放走異鬼的王。 韓沐以后一己之力平定江州叛亂,說明此人運籌帷幄,兵法超群。 能力如此強大,又利用利城整座城的人做誘餌,沒有道理不能全殲敵人。 此事,一定也是皇帝授意,目的就是讓那些幸存的異鬼作亂整個南方! 以上幾點,完全可以肯定,皇帝在用天災兵禍實施“人口滅絕計劃”。 并且他又用周國的士兵假扮“山匪”,打劫富戶的錢糧。 樁樁件件,都在表明周國的皇帝,在下一盤大棋。 棋子就是普通的老百姓。 雖然從“劫匪”打劫富戶的表面看,皇帝似乎也很缺錢,也缺糧。 但不對。 不是缺錢缺糧。 皇帝他在實施“人口滅絕計劃”的同時,還在囤糧囤錢。 君主專制的王朝,皇帝就是國家機器的唯一掌控者。 他的背后,是整個朝廷。 朝廷不擇手段囤糧囤錢且用天災兵禍減少人口,這簡直不可思議? 顧瑾再次回憶小冰河時期,東漢末年到西晉那段黑暗的歷史,心里隱約有了一個猜測。 旱災,雪災只是開始,真正的災難還未來臨…… 所以,朝廷利用天災兵禍消減人口! 所以,朝廷派兵假扮“劫匪”囤積糧食和銀錢。 因為一旦天災輪番來襲,災民逃無可逃,絕對都會前往京城,到時候京城災民人滿為患,周國的皇帝的皇位一定坐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