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抱歉,抱歉,對不住了兩位?!崩●R車,方平連連致歉。 李忠義板著臉道:“這位老哥,以后趕車可得謹慎,也是我們正好懂一點功夫,要不然,非死即傷?!?/br> 這時,一個身穿長袍的男子從馬車上下來。 袁天冬拱手抱拳:“兩位少俠受驚了,在下是袁記的少東家,袁天冬,未請教兩位尊姓大名?”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李忠義見主仆兩人彬彬有禮,也不好再拿喬。 他扯起一個笑容:“少俠不敢當,在下李忠義,她是我外甥女顧瑾?!?/br> 袁天冬見李忠義言談不卑不亢,有意結交,但實在有要事在身,耽擱不得。 他試探道:“李少俠,不知你住在何處,改日我必登門致歉,也好交個朋友?!?/br> 李忠義擺擺手,“不必了,我們也沒有受傷?!?/br> 他說完,拉著顧瑾就走。 瑾兒說過,無事獻殷勤,非jian即盜。 這叫袁天冬的人,看著怪怪的,他不想結交。 顧瑾全程沒有開口。 但她一直在觀察袁天冬主仆二人。 從他們焦慮的神情來看,一定是出門辦什么急事。 但,在見到自己和大舅的身手后,多說了好幾句話后還想結交,應該是看中了他們的身手。 也是,亂世中,商人的命運比平民好不到哪里去。 錢和糧,沒有高手保護,都存不住。 顧瑾覺得自己前往京城開武館的生意,一定會很好。 武館,就等于是培訓護院的培訓班啊。 一般的商戶人家,有點錢的都會請成年男子當護院,懂拳腳工夫的,就更容易被主家相中。 并且,八極架的入門工夫上手快,實戰強…… 并且,開武館,還可以刷聲望。 戰爭爆發后,顧瑾就意識到個人的力量實在太小。 渺小的她,在這一片波瀾壯闊的海面,只會被吞噬。 她想要獨善其身,根本不可能。 但凡有一點權勢的人,想要弄死她,弄死她的家人,就像碾死一只螞蟻,那么容易。 想要活下去,想要好好活。 那就必須刷名望,拓人脈。 她的功法,奇貨可居。 用功法收徒,刷名望,攢人脈,是最好的一種選擇。 再次確定自己之前的想法,顧瑾終于說出自己的決定: “大舅,以后我們到了京城,開一個武學快速培訓班,怎么樣?” 李忠義邊走邊想,覺得可行。 他點點頭嗯了聲:“到時候,我也可以當師父?!?/br> 他小時候就跟隨父親練過拳腳,后又在外甥女的指點下,勤學苦練一年多,只教八極架入門的功法,他綽綽有余。 兩人頓時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他們頂著風,回到臨時營地。 留在營地的眾人已被風吹得擠成一團。 見顧瑾回來,急忙站起來迎接。 “可是找到住的地方了?”李母迫不及待地問。 李忠義“嗯”了聲。 李大海見狀,提高聲音喊道:“大家伙將竹筐背著,我們走罷?!?/br> 李桃花舒了口氣:“幸好亳縣的縣令不趕人,要不然,我們還得繼續往前走?!?/br> 木氏牽著閨女江碧玉走在隊伍中間。 這一路走來,都是這樣。 開路的是顧瑾和李忠義,殿后的是李大海與李仁勇。 其他人則被他們護在中間。 李仁勇踢開一顆石子,皺著眉說:“奇怪,亳縣比香河縣大,為什么還搞得沒有香河縣好?” “青天大老爺可是稀罕人,大部分還都是貪官污吏哩?!崩畲蠛煻穭e在褲腰上回道。 顧瑾對地理方位,非常敏感。 只要走過一次的路,就能記得。 上輩子與小伙伴們一起出去玩,她就被調侃成人形gps。 她帶著眾人穿梭在大街小巷,一盞茶后,才來到租住的小院。 這次租的院子不大,這么多人擠在里面,顯得很逼仄。 房間只有三間,安全起見還是男女分開住。 剩下的一間房,顧瑾準備堆柴火。 等所有人都安頓下來,天已經黑了。 李母來不及做飯,大家伙還是吃的米飯團。 李大海嚼著飯團說:“明天去看看有沒有糧買,有的話,我們拿著戶籍按最大量買?!?/br> 李忠義搖搖頭:“只怕是難,我們今天逛了很久,那些賣糧的鋪子,里面都是空的?!?/br> “買不到糧,如果有土豆,玉米,芋頭等也可以多囤積些?!?/br> “對了,瑾兒,我們一路走來,不是聽說朝廷最新出來一種叫地薯的糧食么?” “不知道哪里有賣?!?/br> 顧瑾思考了下:“我們現在應該買不到,明年或許可以?!?/br> 天氣如此反常,自然災害越來越多,站在金字塔尖的人再昏庸,應該也有應對措施。 推廣地薯,或許就是他們想到的辦法。 記得上輩子學過的歷史記載。 在四次小冰河時期中,最后一次死的人最少。 就是因為有紅薯,玉米,土豆等耐寒耐旱的農作物。 眾人經過長途跋涉終于安定下來,身體雖然疲憊不堪,但精神卻神采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