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一下加這么多稅,我們的日子還要不要過了?”李仁勇壓低聲音嘟囔。 李母也是長吁短嘆:“才買了幾畝地,以為能過幾天安生日子,怎么說變就變了?” 顧瑾若有所思。 她想起了王村。 彼時王村的村正王貴也是因為朝廷加賦稅愁得睡不著。 但其實,他們村加的稅種和羅家村不同,且并沒有加這么重。 所以朝廷加稅,是看地域的富裕程度。 也就是說,那稅課司大使算出羅家村的人能夠繳得起多出來的賦稅,往上呈報,所以,朝廷才頒布了這幾條法令。 但這也說明一個問題。 朝廷是真的缺錢。 建州旱災,冀州蝗災。 再加上異鬼戰亂,山林匪徒橫行,如果繼續下去,拖垮一個國家,只是時間問題。 顧瑾只希望這頭巨鯨隕落的速度慢一點。 她開口道:“外祖父,明日就去交稅?!?/br> “家里有多少錢財,不必隱瞞,照實來?!?/br> 李母嗔笑:“這孩子就是實誠,家里多少錢,自己不說,別人怎么會知道?!?/br> “依我的意思,少報點,應該沒有問題吧?” 李仁勇點頭附和:“我也贊同,再說了,鄉里鄉親的,他們應該也不會做那種缺德的事?!?/br> 李大海用煙桿敲了敲桌子。 “誰和你們鄉里鄉親,我們姓李?!?/br> “這是羅家村?!?/br> “別看平日里他們隨和好說話,但是,告發一個富戶可以得一半錢財?!?/br> “擱你,你為了繳稅已經愁得睡不著覺,你會不會做缺德事不知道,但是腦海里肯定會閃過這種念頭?!?/br> 顧瑾看著李大海,滿眼贊許。 東野圭吾在他寫的《白夜行》中。 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 他說,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所以,不要去試探人心。 眾人聽到李大海的話后,都沉默了。 李忠義抓著頭發揉了揉:“爹說得對,瑾兒肯定已經考慮到了這一層?!?/br> “交吧?!?/br> “反正得交,真要被人告發,那就完了?!?/br> 李桃花抱著孩子,全程沒有說話。 等人要散了時,她才開口道:“爹,娘,忠義,仁勇,你們且安心?!?/br> “建州大旱我們活下來了?!?/br> “三千里逃荒路,我們也活下來了?!?/br> “現在,家里有房有地有糧,手里還有余錢,日子總不會越過越回去?!?/br> 李大海點頭搭話:“是這個理?!?/br> 顧瑾欲言又止。 牽著顧秀回了房。 如果周國hold不住,那日子還真有可能比旱災時更糟糕。 畢竟相比天災,兵禍更可怕。 在顧瑾上輩子學過的歷史中,侵略者屠城之事比比皆是。 那異鬼只怕有過之而無不及。 顧瑾越想越焦慮。 不行。 還是得想辦法找一個世外桃源才行。 到時候戰亂起,起碼有一個安身之所。 沒等顧瑾想出一個對策,朝廷又頒布了一條法令。 凡民眾,不準囤糧。 有糧結余者,需出售給皇糧商。 缺糧者,十口之家,一月只能購買三十斤糧。 如果說加稅讓顧瑾心焦,那這次頒布的法令,真就讓她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糧食管控,意味著周國連表面平靜都維持不了,水底只怕早已暗流洶涌。 尋找世外桃源的事情,迫在眉睫。 相比顧瑾的震驚,羅家村的村民就淡定多了。 最近幾年,瀾州風調雨順,他們家家戶戶糧倉里都有糧,根本不會買糧吃。 至于糧有結余者,需出售。 他們更沒有太在意,他們不想賣,還能強迫不成。 李家人也沒有多想。 所有人在意的都是朝廷加的賦稅。 這天,李大海早早起來去了羅山家。 李忠義和李仁勇便扯著顧瑾一起下地。 兩兄弟用鋤頭一邊挖地一邊看著顧秀玩。 這時,李仁勇忽然說道:“瑾兒,我們以后該怎么辦?” 顧瑾看了他一眼:“什么怎么辦?” 李仁勇苦惱道:“光種地能賺幾個錢?我們為什么不繼續跑鏢?” 他最近一直在伺候著這一畝三分地,累不說,主要看不到希望。 一畝地最多收四百多斤稻谷,一斤谷子只能賣一文錢。 朝廷收稅就要收一百錢。 剩下的夠一家老小嚼用就不錯了,攢錢是不可能的。 跑鏢就不同了。 如果遇到大主顧,一年跑一趟鏢,就能過一個富裕年。 顧瑾反問:“小舅,建州大旱,最后多少銀錢能買到幾杯水?” 李仁勇不明所以:“這話問的,自己都快渴死了,就算有人拿一錠金子來,我也不會將自己的水賣掉?!?/br> 顧瑾又問:“前段時間朝廷頒布的法令,缺糧者十口之家一月只能買三十斤糧,你有沒有深想過?” 李仁勇愣了一下:“怎么了?” 顧瑾循循誘導:“你再想想?!?/br> 這時,李忠義插話了:“瑾兒,你的意思,是種地雖然不賺錢但是能攢下來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