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士兵殺人的場面極其殘酷,所有活著的災民,都已經嚇得說不出話來。 顧瑾又慌又怒,胃里還翻江倒海,惡心的想吐。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哪里見過如此殘暴的畫面。 胎穿八年,她一直努力的在適應這個朝代。 想要在這個殘酷的社會中,帶著一家人過上和和美美的日子。 她在村里,可以與封建陋習抗爭,但她在皇權絕對力量面前,弱小的像一只螞蟻。 那龐然大物,動動嘴皮子就能夠將他們一家送入黃泉。 顧瑾臉頰一涼,她伸手摸了摸,才發現自己已淚流滿面。 李桃花也哭了。 她伸手,將兩個孩子摟進自己的懷中,在她們的耳朵低語:“不怕,有娘在?!?/br> 李大海和李母悄悄別過臉,拭去臉上的淚水。 物傷其類,李忠義,李仁勇和元家人皆紅著眼,望著一起逃荒的同伴尸首分離。 “所有人聽著?!?/br> “圣上仁義?!?/br> “準許爾等前往瀾州乞食,途中不可進城,不可驚擾百姓,違者斬立決?!?/br> 怕災民們沒有聽清楚,白面書生讓士兵拿著令旗,騎著馬圍著他們又高呼了三遍。 最后,勒令所有災民跪地謝恩,那群官兵在才騎馬離開。 逃荒快一月,所有人早就疲憊不堪,再被官兵們這么一嚇,有很多人直接就起不來了。 “老天爺這是不給一條活路??!” “是想逼我們去死!” 一直壓抑著的哭聲,漸漸連成了片,這種絕望的情緒感染了很多人,痛哭嚎叫的聲音響徹原野。 顧瑾從地上爬起來,大聲喊:“外祖父, 外祖母,大舅,小舅,娘,不要哭,我們走?!?/br> 朝廷想讓他們死,他們偏不死。 只要還剩一口氣,爬都要爬到瀾州。 現在這種情況,顧瑾總算明白了一件事。 原來,早在朝廷詔令下達的那一刻,當朝皇帝就已經放棄了這一批災民的死活。 第14章 亂了 三千里路。 本就是個死局。 更何況,當朝預判到了災民會動亂。 所以,在濟州城時,災民們不過鬧了片刻,就被利箭射殺。 如今,又勒令他們不準進城,不準sao擾百姓,這也就斷了他們一路討飯前往瀾州的機會。 如此,他們只能挖草根,剝樹皮用來充饑,吃不好吃不飽再加上生病,野獸襲擊等,一路走一路死的,等到了瀾州,只怕所剩無幾。 到時候,瀾州接收災民,沒有一絲壓力。 皇帝,他在以人命的代價維護社會穩定。 顧瑾不懂政治。 她只知道在她原來生活的那個國家,無論是旱災,水災,地震,國家都會出手相助。 同樣是士兵,他們會在洪災發生時以rou體做沙包抵擋洪水。 他們會在地震后,日日夜夜挖掘建筑救出災民。 他們會在冰災后,無論道路有多么艱險,開車前往災區送物資。 等等等等! 這樣的國家,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國家。 這樣的士兵,才算一個真正可愛的人。 顧瑾也知曉以現在的生產力是不足以與她生活過的年代相比較的,她也不指望朝廷能救災,但他們也不要趕盡殺絕啊。 眾人眼含淚水,再次踏出前往瀾州的腳步。 經歷兩次生死存亡,無論是李家還是元家,他們都變得很沉默。 每天的日常就是趕路趕路。 半月后,龐大的逃荒隊伍,已經只剩下二千多人。 易子而食的事情,顧瑾見了不下三次。 她勒令顧秀時時刻刻待在她的身旁,不準離開半步。 當外部尋求不到突破時,災民們的劍便指向了同伴。 有的災民一早醒來,會發現屬于自己的物資消失不見。 有的災民單獨行動,便再也不見回來。 逃荒隊伍中,不祥的氣息到處涌動著。 現在這種情況,再跟著大部隊行動,非常不利。 顧瑾決定加快行程。 她的提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 經過這段時間的消耗,元家的物資已經少了不少。 有一輛獨輪車空出來了。 李大海便借著,將自己家所有的東西堆在上面,由李忠義推著。 其他人輕裝上陣。 顧秀依舊坐元一的車。 這樣一來,速度就加快了不少。 李桃花的身子已經快六個月了,雖然顧瑾每天盡大可能的保證了她的營養,但她每天的活動量太大,肚子不太顯懷。 在衣裳的遮擋下,乍一看,像一個沒懷孕的。 他們一行十四人。 青壯年加上李大海就有十個。 這樣的隊伍,一般人不敢惹。 但那是以前。 現在,很多災民兩三天沒有吃正經飯,靠野菜樹皮充饑,餓極了的人們,在見到獨輪車上的物資后,終于按耐不住了。 王二狗惡狠狠的說:“反正是個死,我可不想當一個餓死鬼,弄死那一幫人,我們就能夠活著到達瀾城了?!?/br> 他堂弟王牛蛋非常贊同:“哥說的對,我們要是不搶他們,也是死?!?/br> 王家一家總共有三十多口人,但現在已經只剩下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