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宗門白月光她不干了、懶懶小萌妃:誤惹妖孽壞王爺、逃荒種田,農門長姐養家忙、[綜武俠] 我靠馬甲建立天下第一大派、重生后拿了寵妻劇本、穿成孤寡男主?我反手拐走主神、塵埃落定:學霸要反擊、[綜漫] 新晉獄卒噠宰君
沒想到這次竟被打個半死,也是活該這兩人作惡多端、惡有惡報。 康廠長還是跟上面發了一通火,讓當地無論如何都得找人手過來保護全組安全。 被救了一場之后,劉曄感激秦書,一路上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在京戲學院學習兩年的經驗傾囊而出。 不得不說,京戲學院是華國頂級學府。 秦齊在旁邊聽了都覺得受益匪淺。 更別提秦書,她果然是天生該吃這碗飯的,在專業人士的引導下,一點就通。 劉曄直呼自己或許是在跟未來的影后合作。 也正是這一場救援,讓日后大紅大紫的劉曄一直念念不忘,每次采訪都會跟媒體嘮叨這事。 這也成為秦書成名之后,最被大家津津樂道的一件往事…… 有驚無險地到達拍攝地,霍健起就成為現場的絕對權威。 雖然顏衡和秦齊那邊都出了不少錢,還興師動眾來了一群人,但大家并沒有一般投資人的壞毛病,不會對攝制組指手畫腳。 他們達成默契,絕對不干涉霍導的拍攝。 霍導真覺得劇組這次遇上了菩薩投資方。 只管出錢,別的一概不管,還給他找到心滿意足的演員,簡直不要太舒服。 一來到這邊,霍導就讓演員們先到村里體驗生活。 攝制組那邊則一處處勘察現場、安排場景。 劉曄沒體驗過農村生活,看啥都新鮮。 整天跟著老鄉學挑扁擔、砍柴、生火、做飯、摸魚,因為技巧生疏,所以經常搞到雞飛蛋打。 反倒是秦齊和秦書駕輕就熟。 雖說湘省風光和齊市截然不同,但淳樸的民風和勞作的習慣卻相差不大。 兩人干什么都一看就會,再穿上本地服裝,說是從小長在這的都不為過。 電影中有需要秦書背著噴霧器給稻田打農藥的片段。 霍導本以為秦書可能需要好好學學怎么打農藥,誰知秦書背起噴霧器就熟練地打起農藥來。 那站在旁邊戰戰兢兢,生怕幾個城里孩子過來破壞了莊稼的農家漢,看著秦書嫻熟的手法,都忍不住贊嘆起來。 顏衡那爬樹的技能更是惹得村里一幫小孩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面跑,大家沒幾日就和村民們相處得十分和諧。 三天過后,攝制組正式開拍。 因為秦書沒有拍攝經驗,霍導就安排她先跟組觀摩,看他拍父子戲。 秦書學得認真,手腳又麻利,幫著霍導搬東西、拿道具,儼然成為霍導的副手。 霍導真是難得見到這么肯學肯做的演員,尤其秦書還幫他拯救了昂貴的設備,所以他更是投桃報李,毫無保留地教導秦書。 這樣足足觀摩了五天,秦書的戲才正式開拍。 第一場戲是片中的兒子和父親一起來到侗族部落,偶遇上在稻田里打農藥的侗族姑娘。 秦書帶上一頂尖尖的斗笠,滿頭秀發全部裹在斗笠下,只隨意垂下幾綹青絲,穿一件白底小碎花的無袖旗袍短上衣,往青綠廣袤的稻田中間一站,儼然就是一位嬌俏清麗的侗族姑娘。 劉曄見慣了一路上秦書隨意簡練的穿衣風格,偶然見到秦書如此清麗可人的形象,馬上就入戲了。 一場戲拍得極為順利。 霍導拍完這一場心滿意足。 誰知,一直跟組的編劇蘇曉衛晚上竟讓顏衡和秦齊去找她。 兩人去的時候,就發現導演也在這屋呆著,秦齊這才驚奇發現,原來蘇曉衛和霍健起竟是兩口子! 震驚過后,秦齊弄明白了,原來蘇曉衛是想給女主角適當增加點戲份,找他們投資方來商量。 “咱們后面就只有一場男女主角圍著篝火跳舞的戲,還有一場兩人一起聽隨身聽的戲,只拍這兩段好像有點意猶未盡,我很看好秦書這姑娘,就想幫她加點戲?!?/br> 蘇曉衛認真說道。 第319章 主動加戲 “謝謝蘇老師、謝謝霍導,我meimei不是專業演員,能得到你們幫助,她以后一定會越來越好?!?/br> 秦齊激動得語無倫次。 她是知道的,一個演員來到片場,想加點戲,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像秦書這樣的新人,以往都沒什么表演經驗,放到哪個片場都沒有任何話語權。 這次竟然能得到導演和編劇雙雙認可,只能說明九十年代的這批電影人真的很樸素。 他們沒有被資本裹挾、沒有被流量控制,都是踏踏實實講故事、拍片子,沒有別的心思。 或許也是因為秦書路上救了霍導一趟,他們夫妻二人想回饋。 也或許是拉到更多投資,霍導能有更充裕資金來講好這個故事。 總之,秦書這次是碰上好運了。 霍健起看著激動無比的秦齊,不禁感慨這姐妹倆的感情是真好。 “呵呵,我就想把這部電影拍好,前面我就聽說,張導拍《一個都不能少》全部用的是業余演員,為了找到合適的主角魏敏芝,張導面試了2萬多孩子,人家這才是行業楷模!” 秦齊聽得一陣唏噓。 千禧年之前,華國沒有那么多科班出身的演員,反倒是導演要從人群中挖掘合適的苗子。 就這樣的條件之下,反倒是誕生了無數國內外獲獎的經典,而且各種類型百花齊放,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藝術創作的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