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土鱉的新品種培育方式!
不過,陳浩之所以打算親自嘗試育種,實則是因為仗著有【木遁查克拉】的現實bug存在。 你想啊! 一般的農業學科的專家們,在培育新型的植物、農作物品種時,哪怕有世界頂尖的培育設備在一旁輔助。 什么仿生紫外燈,高濃度的營養液,最頂級的復合肥料,4小時開到底的恒溫恒濕環境空調,最多只能說加速植物的生長。哪怕是最頂級的諾貝爾將大神來了,也絕對無法逃過耗費時間去等待植物開花結果的一個漫長過程。 大哥! 這可是時間法則! 哪怕是人類科技再往后延伸三萬年,都不見得能打破這個宇宙恒定的法則啊! 就好比國內一些農林大學出來的研究生、博士生,像他們這類特殊專業出身的,可是自從入學以來就早早設定好了論文課題。然后跟在教授旁,一路耗費大學4、5年的青春去培育出新類型的農作物成果,以此來當作自己的畢業論文。 前段時間不是有新聞報道過,什么科研基地的玉米被盜,損失了價值幾千萬的新品種玉米&原種&嗎? 這篇新聞里面提到的損失了幾千萬的價值,并不是想說這玉米有多珍貴。 只不過幾株玉米棒子而已,是鑲金了還是帶鉆了? 玉米都啃過吧? 菜市場里秤斤才幾塊錢的貨! 但是,人家科研基地真正損失的,是先前耗費掉的寶貴時間! 人家花了幾年時間,一路從選種,到雜交育種,再到千方百計地呵護育苗,以及從海量的觀測數據中進行篩選分析,排列出最優修的雜交方向,再水磨豆腐一樣苦熬個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辛苦培育出寥寥幾株擁有推廣生產價值的&原種&來。 這里頭先不提那些損耗的人工費用,和材料費用。光是耽擱的時間,就得重新耗費上數年時間了。 畢竟有培育方法和培育資料保存著,只能說明重新再來能少走點彎路。 可是農作物的苗種,到數代雜交,再到篩選出優質的基因,你總得耗費上時間去等待吧? 時間對于搞農業的科研人員來講,就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 可問題是,陳浩的【木遁查克拉】恰好就規避掉了雜交育苗最大的難點──時間! 所以,在自家的封閉式倉庫了琢磨了片刻后,陳浩很快就下定了決心,打算利用【木遁查克拉】的力量進行蘋果新品種的培育。 當然了,這新品種的培育,并不像簡單的植物催化那么容易。 陳浩先是在網上搜羅了數篇簡化的品種培養理論,緊接著就把倉庫里先前開辟出來的種菜田給統統推平,然后用那根40斤的大鋼棍的尖頭,重新將這些種菜田分割成了幾十塊大小相仿的試驗田,順便在田埂上豎起了一塊塊顏色醒目的數字標記。 做完這一步后,陳浩就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那5株已經催化成熟的煙富系列蘋果樹上。這里姑且稱呼它們為一代母樹吧! &培育新品種的果樹,最重要的是母種的選擇。& &這煙富系列的蘋果既然能長盛不衰,肯定有它的獨到優點。& &就選它們做母種好了!& 陳浩腦子轉地飛快,緊接著就拿起鐵剪子,從這認定好的5株母樹上開始裁剪起了枝椏來。 等把幾十根枝椏一收齊,這個土鱉小子就開始學著農民種莊稼一樣,一根接一根地將這些母樹枝椏分別插在了那些標了號的試驗田里。 土鱉不愧是土鱉! 人家裁剪了蘋果樹的枝椏,都是拿上好的砧木,小心翼翼地來嫁接的。 可是陳浩這個土鱉崽子呢? 直接把這些蘋果樹的枝椏,當作釘子一樣,一根根狠狠地釘在了土堆里。這種方法在植物學里叫扦插,許多農作物的育種都會選擇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 和先前提到的嫁接一樣,扦插也是果樹無性繁殖的一種土辦法。 但是扦插這種方法有兩個很大的弊端,第一就是苗種的存活率極其低,100根枝椏插下去,能生根發芽的量最多只有十幾、二十株的樣子。 第二就是枝椏在扦插的過程中,受到外界土壤、水分、氣溫的影響,會有很大的概率長出畸形的果樹來。 至于這種畸形果樹結出的果實,自然會受影響地出現味道上的偏差。 所以,在那些熟練的果農眼里,好的蘋果樹都是選的嫁接這種穩妥的方式來進行繁殖的。而且在果樹結果的時間上來計算,【嫁接】的速度也會比【扦插】快上1-年。 可問題是,陳浩這個小土鱉,是個不折不扣的農業門外漢! 剛從網上自學了品種培育的他,肯定顧不上那么多。 按照他的原話來講,能怎么簡單就怎么簡單來! 然后仗著【木遁查克拉】的霸道威力,開始大批量地催化起這些從母樹上剛裁剪下來的枝椏。 &沙沙沙!& 扦插后的枝椏們,開始以rou眼可見的速度生根發芽,然后迅速生長。 大約過了5鐘,在耗費了數十點的【查克拉】后,一共40來株個頭不高的蘋果樹,從這些標了號的試驗田里拔地而起。 做完這一步,陳浩又開始學模做樣地繞著試驗田走了一圈。 邊走邊觀察的他,先是將那些長歪了、長劈叉了的果樹統統給剔除掉,然后在那些空著的試驗田里再補上一批新的枝椏重新扦插、催化。 到最后,他一共得到了50株從一代母樹上無性繁殖出的二代母樹。 準備好了這5個煙富品種,每種各10株的二代母樹后,陳浩接下來的培育動作就更加繁瑣起來。 因為他要開始嘗試雜交授粉了! 而且是50株二代母樹的交叉雜交實驗! 雖說都是過程看似很簡單,打比方:就是把煙富號的二代母樹的花粉,拿去給煙富5、6、7、8這四種二代母樹的花粉進行授粉。 畢竟這蘋果樹都是異花授粉后,才能結成新的果實來。 可問題是,架不住這交叉選擇的結果多啊! 再加上50株二代母樹,都不是長地一模一樣,它們本身也有些許的基因差異。 所以,5個品種共計10種交叉授粉的選擇,再乘上50株二代母樹的數量,一共可以得出500個實驗結果來。 好家伙! 如此龐大的組合數據,要是換做那些農林大學的研究生、教授來,沒個幾年苦功夫熬下去根本就得不出相應的實驗結果。 但是陳浩呢? 一抬胳膊,把黢黑的手掌往試驗田里一按,然后嘴里念叨幾句【木遁:植物催化】的霎那時間。 500個顏色各異,紋理不同,吃起來也味道迥然的實驗性質的蘋果&原種&,就一個個在這些二代母樹上冒了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