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章:
原來琳瑯一去兩個月,明珠等人早在私下議論,不想眼瞅著快到小年了,她仍舊不見蹤影,今日正在院子里跟幾個小丫頭折了梅花來頑,忽見琳瑯竟回來了,且身后有好幾個婆子幫著搬鋪蓋東西,還抱著幾匹極精美的綢緞衣料,當下就朝她的房間跑過來。 明珠眼睛骨溜溜地轉動著,環視一番,似乎想瞧一瞧琳瑯得到的賞賜,口內笑嘻嘻地道:“琳瑯,你去北靜王府做了兩個月活兒,王妃一定賞了極多銀子東西給你罷?” 隨著趙姑娘,明珠越發眼皮子淺了,最愛嚼舌頭根子,做活落最后,拿錢跑第一。 琳瑯淡淡地道:“做活是本分,賞與不賞不過是主子們恩典?!?/br> 將梳妝匣子一一歸位,琳瑯正將綢緞布匹放進衣柜里,卻被明珠立即拽住了那匹哆羅呢,笑道:“我們姑娘正說天太冷了,想著做一件厚衣裳,偏生沒上好的料子,好meimei,我就替你將這匹料子孝敬了趙姑娘罷,趙姑娘心里自然記掛著meimei的好處!”說著就往外走。 琳瑯眼疾手快,將哆羅呢從她手里抽回來,臉上似笑非笑,道:“衣裳鞋襪一般都有的,莫非府上短了趙姑娘的份例?不然何以偏來搶我們做丫頭的衣料?我雖是丫頭,卻不是誰都能當得起一句孝敬!姨娘還沒掙上呢,也不想想,能穿大紅不能!” 明珠登時漲紅了臉,眉豎眼斜,哼了一聲,嘟囔道:“莫非你攀了高枝兒,就將素日的姐妹情全忘記了?不過問你要一塊料子罷了,竟吝嗇成這樣!” 琳瑯冷冷一笑,眸中掠過一絲寒色,她從來不生氣,真當她是軟柿子可捏?道:“你別在我跟前說這個話,沒的讓人笑話!素日我為人如何,豈是你一句話就能形容得盡?若你果然覺得我冷心冷情,就將九月里從我這不告而取的一匹尺頭還回來!” 九月里琳瑯把衣裳被褥拿出來晾,午后收拾時眼錯不見就少了一匹石榴紅的尺頭,尋了兩日才知道是被明珠拿了去,已經裁開了,她便索性不要了,倒便宜了明珠。 幸而琳瑯有心息事寧人,不然只此一項,就該將明珠攆出去。 明珠被她黑黝黝冷冰冰的目光一瞧,登時嚇得激靈靈打個寒顫,轉身就跑了出去。 看著跑得沒影兒了的明珠,琳瑯復又收拾東西,將綢緞云錦哆羅呢放進裝布料的樟木箱子里,鎖上,將衣裳收進柜子,銀子放進銀匣,取出首飾匣子,把首飾一一分開,免得碰撞變形,分別用絲帕包好,放進一個個的小錦盒里,最后一同放進柜子里,鎖上柜門。 有一技之長就是不同,琳瑯現在十分感激祖母,在她殘廢頹廢的時候悉心教導她,苦練書畫繡藝十八年,才有如此手段。再存幾年梯己,她就得想方設法脫籍出府。 忽聽窗外有人道:“jiejie在家么?” 琳瑯聽是鴛鴦的聲音,忙笑道:“是鴛鴦?快進來!” 鴛鴦走進來笑道:“兩個月不見jiejie,jiejie越發出挑得好了!” 琳瑯一面讓座,一面倒茶,又端了八寶盒到她跟前,笑道:“真真你這張嘴,慣會討人歡喜!今兒個怎么有空過來?我原說明兒去找你呢!” 鴛鴦遞來一個荷包,道:“我許jiejie的荷包早就繡好了,特給jiejie送來?!?/br> 琳瑯端詳手里的荷包,白緞子底兒,繡著紅梅,針腳雖不是十分工整綿密,花兒扎得還算嬌艷,遂滿口贊道:“這才多久,你花扎得越發好了?!?/br> 鴛鴦笑道:“jiejie這是臊我呢!哪能跟jiejie比?老太太現今最喜歡穿jiejie做的衣裳?!?/br> 琳瑯聞言道:“你得空就過來,我教你?!?/br> 鴛鴦喜道:“jiejie愿意教我?” 教會徒弟餓死師兄,針線活兒博大精深,針法萬千,許多針線上人都不愿意讓別人窺得自己的絕藝,雖說主子身邊的丫頭做的活計細致,但其實論起針法繡工卻未必比得上他們術業有專攻。故此,鴛鴦沒有想到琳瑯竟不似他們這樣藏私。 琳瑯笑道:“趁著年下在府里,你用心學,我自然用心教?!?/br> 次日,鴛鴦做完活計,果然往琳瑯這里請教針線。琳瑯原就愛她為人,遂從頭開始傾囊傳授,連帶也教她識些字。她自幼隨著祖母學藝,兼之祖籍本就是姑蘇人氏,祖母又是民國時上海租界大戶人家的一等繡娘,那一手蘇繡端的名揚江南。 鴛鴦年紀雖小,人卻伶俐,學得異常用心,每日做完活計必至琳瑯處,或描花樣,或擘絲線,或練針法,真真是從配色學起,一日不落。 紅杏笑道:“難為她小小年紀風雪無阻,讓她晚上住著吧,第二日起來再回去?!?/br> 喜得鴛鴦連連作揖道謝,既然紅杏都同意了,琳瑯自是求之不得,免得她摸黑回去。 琳瑯教了她一個多月,給元春的衣裳業已做完,才送了過去,已出了正月,北靜王妃打發人來借用她,賈母和王夫人自然滿口答應,命琳瑯收拾鋪蓋東西過去,琳瑯只得給鴛鴦留下零碎緞子和絲線,讓她自行練習。 上回在北靜王府住了兩個月,琳瑯并沒有見過北靜王妃,這次初進府,便得召見。 北靜王妃笑道:“你上回打的結子和花兒,郡主送到宮里給公主,公主愛得很,額外賞了你一對赤金點翠的長簪和兩匹宮緞,回頭讓映紅拿給你。聽聞你繡工了得,十月是主子娘娘的千秋,你給我繡一幅插屏芯子可使得?”北靜王妃預備的千秋節禮中自然也有屏風,若琳瑯繡得好,就用她的,若繡得不好,就用采買來的,亦是兩手打算。 琳瑯忖度片刻,心中蠢蠢欲動,笑道:“原能繡得,只是越好的東西越費功夫?!?/br> 北靜王妃道:“慢工出細活,我自深知,給你八個月,你可繡得一幅?” 琳瑯道:“倘若八個月內心無旁騖,趕一些倒也繡得?!?/br> 北靜王妃聽了,笑道:“既然如此,你就安心住下,我打發人給你送料子繡線去。你和聽雪最熟,仍舊和她住一處,讓她給你打下手。若繡得讓我滿意,我必有重賞?!?/br> 琳瑯忙道:“謹遵王妃吩咐。只是,不知主子娘娘最喜何物?”刺繡亦要投其所好。 北靜王妃目露贊許,道:“主子娘娘慈善仁厚,最是個菩薩似的佛爺?!?/br> 琳瑯聽了,已有了主意。 她雖和聽雪一屋住,但聽雪卻是帶著兩三個針線上的丫頭給她端茶倒水打下手,琳瑯連連推辭,聽雪笑道:“meimei如今可嬌貴著,你針線原就好,正盼著你繡一幅能給王妃添體面的,最該心無旁騖,你只管受著,待你繡好了,我再受你服侍不遲!” 琳瑯聞言一笑,擺上繡架,思索再三,從北靜王妃送來的料子中選了一匹極輕柔的軟煙羅,聽雪見狀,驚道:“你竟在這樣輕薄的料子上繡花兒?” 琳瑯笑道:“這樣才能顯出真功夫呢!” 思索數日,打了腹稿,琳瑯選出需要用的絲線,叫針線丫頭擘線,需有粗有細,其中更有一根絲線擘為二百六十毛,竟無人能做到,她們頂多能擘到一百八十毛,琳瑯只得親自動手擘線,還得打磨與線相配的繡花針,細之又細,尖不容發。 擘線、磨針、刺繡,繁瑣之至,琳瑯專心致志,十分用心。 北靜王妃早就從琳瑯起針時得知繡圖之尺寸,原是繡的大插屏,故命工匠精心做大理石底座紫檀透雕的架子,平時仍如往常人情來往,不知經歷幾日幾何,北靜王妃帶著水清赴宴回來,就聽映紅來回道:“琳瑯來了?!?/br> 北靜王妃屈指一算,道:“竟繡了整整八個月,收針了?” 映紅點頭道:“今兒個剛收針,正等著王妃回來,這琳瑯倒真是盡心?!?/br> 北靜王妃忙命叫她進來。 琳瑯手里捧著錦匣,進來請了安,笑道:“王妃,郡主,奴婢幸不辱命?!?/br> 北靜王妃命人接過來,打開錦匣,取出一卷軟煙羅,三四個丫頭徐徐展開畫面。 屋里明亮非常,只見那繡品泛著七彩虹色,空氣中似乎都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流動華光。 底薄如蟬翼,遠遠看著猶若煙霧,偏偏這樣輕薄的軟煙羅上祥云影影,仙氣綽綽,似有七彩虹光從中激射而出,虹光中福祿壽三仙腳踏祥云,緊跟著麻姑獻壽,其后是無數神仙天女騎仙鶴、捧仙桃、敬百花,疏密有致,就好像從畫上走下來恭賀壽日芳辰一般。窗外一陣秋風進,軟煙羅隨風飄動,畫中情景更顯得活靈活現。 北靜王妃看得目不轉睛,失態地驚呼道:“竟還是雙面繡!”雙面繡并不難得,比這好的繡品北靜王府多著呢,難得的是繡得如此繁復,北靜王妃取其新巧而已。 琳瑯微微一笑,綜合古代蘇繡之長,利用光線,繡得很有立體感,這種繡法用于繡人物最好,道:“正是,勞煩幾位jiejie翻開背面讓王妃瞧瞧?!惫姳趁嫦扇吮秤?,仙禽華尾,還有綿延不盡的賀壽隊伍,偶一側面,臉上纖毫畢現,數不盡有多少人頭。 所謂雙面繡,就好像繡一個美人,一面是美人的正面,一面是美人的背影。 北靜王妃近前端詳,平滑輕薄,沒有一點線頭和瑕疵,不禁驚嘆道:“這樣薄這樣軟的軟煙羅,竟能繡出這樣的雙面繡,這得多細的針多細的絲線,真可謂是巧奪天工!” 水清亦覺驚駭不已,打量了好一會,方道:“我自小到大,什么樣的好繡品沒見過?便是一百個繡娘一年繡一匹的也見過,比這還好,只有一件,見了這繡品,就覺得畫中仙人好似立刻就要從畫上走下來,向看畫者恭賀芳辰似的,倒新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