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營銷女王的誕生 第486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白月光宿主又回去善后啦、五行缺錢、八零致富從做彩燈開始、我靠美食把小啞巴夫郎寵上天、直男被群A環伺后、佛系古代生活、網戀嗎?我女裝超牛的、紅樓小丫鬟、春風雨(純百)、抱了無限流大佬的大腿之后
第220章 世博會馬上就要開始, 列支敦士登館雖不如沙特土豪,英國館花哨,但他們也安排了人精心準備。 路菲菲與他們取得了聯系, 路菲菲的理由是可以幫他們在網上進行宣傳, 他們挺開心的。 他們計劃在國家館內宣傳的東西果然……毫不意外的就兩樣東西:郵票, 還有阿爾卑斯山的春日風光。 在東西很少的情況下, 他們也算努力了: 郵票不是直接展出的, 而是拼成了畫。 電子屏展示的自然風光, 還有計劃在門口放一個采自阿爾卑斯山水晶的——立體影像, 看起來是塊水晶, 伸手過去, 就會穿石而過。 最后在展館的尾部還放了兩個床墊, 讓游客可以坐或者躺在床墊上, 看周圍的液晶顯示屏循環播放的列支敦士登風光。 以及, 他們也為世博會專門設計了兩款郵票。 這個國家最大的收入就是郵票, 雖然看起來總數賺得不多, 但是這個國家一共就三萬多人, 騰訊的人都比它多??偯娣e才160平方公里, 跟上海崇明三島之一的長興島差不多大。 收入攤到人均上面, 數字還是蠻好看的。 不過,進入電子時代, 用郵票的人不多了,集郵成了小眾愛好,而且,錯版、有歷史紀念意義的絕版才值錢, 像他們年年發、月月發,有事沒事就發一發, 這種就真的只有對郵票抱有“純愛”的人才會去買。 另一個業務是避稅天黨和金融中心,不過論金融,比隔壁鄰居差一點,論開公司,也不如英屬維京群島和開曼群島的名頭大。 除非是家大業大,需要到處開戶頭避稅的大土豪,一般水平的富豪也不會首選它。 列支敦士登大公也在想給自己的國家尋個出路。 路菲菲此前做過幾次出色的旅游營銷項目,她愿意為列支敦士登的旅游事業出主意,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漢斯大公親自簽發了邀請函,路菲菲早上去使館交資料,半個多小時就拿到簽證了,這是她平生頭一次見識到申根簽證立等可取。 訂機票的時候,路菲菲忽然覺得列支敦士登可能與蘇州會有共同語言。 都很有錢。 都……沒有機場?。?! 啊,蘇州,gdp江蘇省第一。 沒有機場。 列支敦士登,人均gdp僅次于摩納哥,排名世界第二。 也沒有機場。 路菲菲只能飛到蘇黎世后,再坐車去列支敦士登,在路上,她看見了一棟房子。 院子里飄著五星紅旗,門口掛了塊牌子,全名叫: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黎世兼駐列支敦士登公國總領館 路菲菲知道在列支敦士登犯了重罪,也就是刑期兩年以上的犯人,都關在瑞士。 就是沒想到該國的外交事務也不在本國領土上執行。 中國第一次與列支敦士登建交,是因為1950年中國跟瑞士建交,按照瑞士與列支敦士登之間的協議,跟瑞士建交,就相當于跟列支敦士登建交。 真正意義上的直接外交關系,是1988年才建立的。 建交了,卻沒有派大使,而是派的總領事,總領事甚至不在這個國家待著。 從政治考慮是為什么,路菲菲不知道。 不過她也覺得,要是讓建交的國家都建大使館,可能這個國家有一半的國土都得是使館。 飛機,是上午十點到的,會議,約的是當地時間下午兩點。 路菲菲買的是公務艙,能夠平躺,一路上睡得挺好,掐著時間喝了半瓶紅酒,在飛機上就開始倒時差。 中間隔的四小時,是為了飛機萬一誤點準備的。 現在,飛機準時落地,出關,坐車,到了首都瓦杜茲之后,還有兩三小時可以自由活動。 路菲菲辦好入住,洗了個澡,換了身衣服,便出去走走。 然后,她懷疑自己出了個假國,入耳的聲音是南腔北調的中國話,入眼的人是一團一團的中國人。 “哎,你們在哪兒吶?快過來拍照呀?!?/br> “介跟瑞士也差不離,不如早點走吧,剛大姨叫我給她帶一塊表?!?/br> “小囡伐聽話,要打屁股!” “大家注意,在這里解散,一個小時后!我們還在這里集合,去吃午飯!注意啊,一個小時!” 一個人站在路上看熱鬧的路菲菲被三撥人拉?。骸澳愫?,能不能幫我們拍個合影?” 路菲菲趁機問他們報的是什么團,來這吃住嗎? 不出所料,他們報的都是類似十日七國團,七日十國團之類的早期特種兵行程。 看起來劃算極了,只不過梵帝岡、安道爾、圣馬力諾、列支敦士登,也是國。 從瑞士沖進列支敦士登,再進入奧地利,十點殺進列支敦士登,待一個小時,就跑了,甚至連飯都不在列支敦士登吃。 一天的時間,就能輕松搞定行程單上的三個國家。 中國游客們對于瑞士鐘表、軍刀、指甲鉗、德國電器、奧地利水晶的興趣比郵票大多了。 有的團甚至會主動要求壓縮在列支敦士登的時間,以便早早去別的國家免稅店瘋狂掃蕩一番。 有人甚至連列支敦士登是個國家都不知道,還以為是瑞士或是奧地利的某個小鎮。 完美的符合對跟團游客的刻板印象——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回來什么都不知道。 路菲菲隨便在路邊咖啡館吃了點東西,又在城里走了走,確實沒有什么特別值得看的東西,建筑風格跟它的幾個鄰居長得像一個媽生的。 要說歷史,也實在沒有。 國家領導人是大公,權力和地位源自于即不神圣,又不羅馬,更不帝國的神圣羅馬帝國。 要說神羅家的野史八卦,還得看隔壁奧地利號稱“以下半身治歐洲”的哈布斯堡家族更帶勁。 嗯,除了賣官鬻爵之外,似乎就沒別的事干了呢。 路菲菲一邊散步,一邊想著應該怎么說服他們往出租國家上面想,重點是讓自己擁有獨一無二的代理權。 下午兩點,路菲菲準時出現在會議室,接待她的工作人員名叫費力克斯,還有他的助理,以及一個翻譯。 路菲菲從世博會切入,詢問他們對旅游收入到底是怎么想的。 畢竟他們是避稅天堂,有不少公司開在這里,每年收這些公司的錢也夠花的。 想做為經濟支t柱產業是一種cao作思路。 如果只是想當做錦上添花的點綴,就是另一種cao作思路。 費力克斯名字像德國人,長得也挺像德國人,他沒繞彎子,告訴路菲菲:“我們希望有更多國家的人知道我們、認識我們、知道我們的資源,來到我們國家?!?/br> 總結來說,不管怎么樣,先出名,只要出了名,不管是推廣銀行業務,還是推廣公司避稅業務,還是賣郵票都會更容易一點。 路菲菲打開ppt開始演示,首先對費力克斯狠狠的pua一番。 “郵票的收入在下滑,這是受到全球電子化的影響。 自然風景和歷史人文與鄰國相似度太高,從瑞士或是從奧地利過來的游客都會出現審美疲勞。 跟團的游客雖然很多,但是他們都跟隨著旅行社的車走,就算人為開辟一些新的旅游項目,他們也不會留下來,特價旅游團的主要目的是帶人進免稅店,貴國的免稅店不多……” 千言萬語匯成一個中心思想:“如果沒有豐富的資源,就一定要有一個獨特、過硬,不可替代的點,才能讓人專門來這里,且留下錢財?!?/br> 關于這一點,路菲菲在短短幾個月內,見識了幾撥。 如果說淄博燒烤火的原因,還有一個大學生報恩的前因,后面的哈爾濱和天水,就是全靠營銷推動的結果。 哈爾濱能火一整個冬天,是因為它的冰雕藝術獨一無二,其他有大雪的地方沒有冰雕,而且也有足夠的資源支持游客玩個三五天。 反面案例就是各種雇人排隊的網紅店,開業前三天擠得要命,排隊八小時,過了一個月,門可羅雀,過半年,旺鋪轉讓。 有真實案例打底,路菲菲不看ppt,都能說出許多。 道理都明白,從早到晚,他們就是沒有獨一無二的東西。 路菲菲先舉了一些難得的自然景觀,從玻利維亞的天空之鏡,到秘魯的天空之城,再到馬耳他的藍窗……然后,就說到了“馬耳他騎士團”。 這個前身是醫院騎士團的馬耳他騎士團,聽起來就不像個國家,甚至連領土都沒有,是在羅馬租了個大樓過日子,屬于“準國家”性質。 收入來源是國際捐贈、賣郵票,以及字面意義上的“賣官鬻爵”。 騎士團的爵位,幾萬到三十幾萬美元能買一個,每年還得再交一千多美元的“年費”,然后騎士團確定這個人不是什么變態壞人,就可以了。 當上騎士團的爵爺,也沒什么實際的好處。 不能收取封地稅收……畢竟整個國家都沒有國土; 也不能欺壓人民……整個國家的正式公民就三個人:領袖、副領袖、總理。 爵爺要是欺壓他們,屬于倒反天罡。 交那么多錢,換個證書就是圖個心理上的痛快。 費力克斯若有所思,路菲菲猜想,他一定是在盤算著自家有沒有爵位可賣。 路菲菲繼續加了把勁:“他們沒有國土,只有一張證書情有可緣,列支敦士登有國土,要是也只給一張證書,就跟他們一樣了。 他們沒有國土,還要在五月的時候,去馬耳他進行騎士巡游,要是再學他們,就沒意思了,就算用力去推廣,別人也只會說’哦,就是那個跟馬耳他騎士團一樣的國家啊’?!?/br> 費力克斯心中所想,被路菲菲猜了個正著。 他問道:“這也不行,你還有什么更好的建議嗎?” “做馬耳他騎士團做不到的事,不僅僅是拿一張證書,而是享有這個頭銜應有的權力,至少是一小部分權力。比如,他們去馬耳他進行騎士巡游,趕去圍觀的人,都是以游客的身份看的……如果,是以國王的身份,看著忠心于自己的騎士們在面前走過,那種感覺,肯定與普通游客是不一樣的?!?/br> 路菲菲一點一點的把費力克斯的思維帶著走,終于,把國王的身份說了出來。 費力克斯覺得她的想法非常激進,哪能把一個國家的君主身份賣給外國人。 路菲菲繼續暗示:“也不一定是賣嘛,租也可以的?!?/br> 租?把國家當迪斯尼嗎? 以費力克斯的身份去想這些事情,過于僭越了。 他甚至想壓下這次的議題,不向上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