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營銷女王的誕生 第447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白月光宿主又回去善后啦、五行缺錢、八零致富從做彩燈開始、我靠美食把小啞巴夫郎寵上天、直男被群A環伺后、佛系古代生活、網戀嗎?我女裝超牛的、紅樓小丫鬟、春風雨(純百)、抱了無限流大佬的大腿之后
路菲菲能想到的問題都出了,不僅僅是咖啡豆要大而全還是少而精的問題,還有: 負責守店的人覺得自己太辛苦了,自己的工資還沒有去其他咖啡店打工多,應該加工資。 有人介紹新的供貨商,說價格會便宜一點,馬上被其他人質疑是不是吃了回扣拿了好處。還有人認為守店的人假裝買了貴咖啡豆,其實是用便宜咖啡豆替換了好豆子,自己吃差價。 還有互相甩鍋:“你不是說你認識好多人嗎,怎么連一個都帶不過來?” “你不是負責公司會務安排的嗎?就不能安排一次?” “最近那么多都市電視劇開拍,就沒有一個有咖啡廳場景的?你不是電視臺的嗎?就不能介紹介紹?” …… 剛開始的營銷,賣的是八十八位高端精英女性同心協力做同一件事,宣傳照上,她們集體穿著紅色的長裙,氣質優雅地坐在一起,臉上笑容可掬,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夢想。 現在,已經是一地雞毛。 她們中的不少人工作都很順利,老板器重,屬下忠心,同事不使絆子,于是對自己當老板的能力也有著相當的自信。 結果,連最簡單的創業項目都做不好,許多人心里默默打起了退堂鼓。 交錢容易,收錢難。 黃婷出示了咖啡店的所有投入,證實所有的錢都已經成為了房租、押金、器材、家具,還有咖啡豆、牛奶、糖、紙巾等等消耗品。 吐錢是吐不出來了。 更不幸的是,原來說好股東可以一塊錢無限喝咖啡,有股東發現錢拿不回來之后,便呼朋喚友一起來,一塊錢無限喝,反正咖啡是給到我手上,然后我愿意給誰喝,那是我的自由,誰還能管不成? 剛開始還裝一裝,好歹自帶杯子,后面,連裝都不裝了,柜臺也不想一趟一趟的浪費精神,直接問:“幾杯?” 有一個人這么干,大家都有樣學樣。 信任,就如同大堤,一旦開始裂出一個小縫,接下來的崩潰,就是一瞬間的事。 當第一個人這么干了之后第三天,咖啡廳里高朋滿座,咖啡機一直在吱吱嘎嘎忙個不停。 晚上一盤賬,賬面上也干干凈凈,甚至買不起兩瓶雀巢速溶咖啡。 終于,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周六,黃婷再次召開全體股東大會。 距離上次全體股東大會,連一個月都不到。 上一次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人人互稱姐妹,夸贊這個氣色好身材好,那個首飾有品味,妝容精致……現在,則是互相指責,賬有問題、貨有問題、營銷有問題。 黃婷明顯也是頭一次面對如此分崩離析的場面,她也只能快刀斬亂麻,盡快把這事解決。 八十八人,每人都拿出了兩萬塊錢投在里面。 一個月前,集了一百七十六萬元。 現在賬上只有六十九塊,是前天的營業收入,有三個走累了的路人甲進門,每人點了三十三塊錢的超大杯特調。 今天的收入是零,昨天的收入是三塊錢,是三個股東買的特權咖啡。 終于,互相指責累了,重歸于平靜,大家一致同意這事到此為止,把咖啡店轉出去,至少把給房東的押金和剩下的房租拿回來,好歹能回一半的血。 當時房東建議她們一次交清兩年的費用,這樣可以得到優惠。 她們對比了同類地區的租金,發現房東沒騙她們,外面的房租確實更貴。 于是,她們痛快地把錢付了。 兩萬塊錢對于這些精英女士們來說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滅頂之災,不過是大多數人一個月的工資,她們中有不少人甚至都不是靠工資吃飯的,只是心理上的挫敗感讓人受不了。 要是連轉讓這么小的事情都做不到,那t挫敗感就更強了。 特別是黃婷,她在工作上從來沒吃過虧,這次一想到創業,立馬一呼百應,誰能想到是如此黯淡的收場。 黃婷提出的條件特別優厚,反正以后也不想再做咖啡店生意了,賣二手設備還要費神耗時,那不如大方一點,誰接手咖啡店,全套設備免費白送。 錢玲想到路菲菲說的話,想當場就說她愿意接,轉念一想,應該跟路菲菲商量一下,也許她有更好的主意。 果然,路菲菲讓她不要出面,找個信任的人來辦這件事。 理由是陌生人可以壓一壓價,要是她說要接手,那黃婷肯定會打感情牌,讓她全價接手。 不僅是黃婷,還有那個把錢玲拖進這個項目的表妹。 路菲菲斷定,錢玲會因為表妹而投錢,也一定會因為表妹而全價把店盤下。 “這樣不太好吧……我確實有點不忍心……”錢玲很為難,她看著那些曾經意氣風發的人們忽然變得頹喪,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那就交給我?你給我一個心理價位,我盡量給你爭取這個價格,要是最后成交價低于你的心理價,那差額就都歸我?!?/br> 錢玲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兩年的房租是120萬,押金是5萬,她報的是剩余的房租九折,加上給房東的押金,也就是103.5萬加5萬拿下二十三個月的使用權。 路菲菲安排了一個套路,找了幾個人進門說要盤店,結果一個報價比一個低,讓黃玲她們的預期越來越低, 無論她們怎么說店址有多好,設備有多新,周圍的環境有多么好,人流量有多大也沒有用。 會被路菲菲安排過來的人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對于“旺鋪招租”,他們只有一句話:“要是這么賺,你們為什么開了一個月不到就不開了?” 黃玲事先準備好的“股東內部不和”之類的話術,自然也完全無法打動來挑刺的看房人。 股東們也越來越多的聽說某處的咖啡館經營不善倒閉了、三四個月都找不著人接手,最長的有七個月沒人接手…… 旺鋪招租卻死活招不到的故事越來越多,股東們心里也越來越煩躁。 本來兩萬塊對她們來說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數字,現在她們只想快點把店轉出去,把這件糟心事徹底忘掉。 最終,路菲菲談下來的價格,是六折。 69萬,加5萬押金。 差價34.5萬,去掉請“群眾演員”的費用,路菲菲在這一進一出之間,到手30萬。 路菲菲對此很滿意:“比我們公司真的做一個咖啡店的營銷方案報價高?!?/br> 店到手了,下面就是研究這個線下店要怎么樣才能發揮它的價值,不然,下一個掛出“旺鋪招租”的人,就是錢玲了。 第189章 咖啡店的裝修本身就走的是古典風, 錢玲甚至都不用再花錢大動,只要稍微買些書架和展示臺就行了。 錢玲覺得她以九折的價格把這個位置盤下來,簡直賺大發了。 她甚至擔心那八十多位股東們會不會覺得是她跟黃婷聯手, 故意把咖啡廳開倒了, 好讓她賺一筆。 此時, 錢玲非常慶幸自己聽從了路菲菲的話, 全過程找了外人看房, 簽合同, 可以在最大限度避免出現各種因人而產生的問題。 在租房的時候, 路菲菲就已經幫她敲定了這間房子的作用。 主要功能是展示, 而不是完全指望賣書。 錢玲覺得很可惜:“你說要辟一半出去做講座和展示?這……” 路菲菲解釋:“光賣書肯定不賺錢啊, 你看新華書店開了一家又一家, 它賺錢的主要路徑是賣教材和教輔, 還有文具之類的東西。單憑賣書, 它憑什么賣得過當當網和卓越網, 人家直接標價八折, 時不時有對折活動?!?/br> 錢玲知道新華書店的盈利模式, 不過, 她對自己的盈利模式也很有自信, 按重量買入,按一本一本的賣出, 肯定是能掙的。 而且,她認為這里的地勢真的很好。 前面黃婷她們把咖啡廳開倒,她認真分析過原因,是因為股東太多, 權責不明,還有銷售方式太傳統, 旁邊就有星巴克、costa,太平洋、兩岸、迪歐……這個八十八人咖啡廳憑什么跟這些本土第一代賣咖啡的地頭蛇和國外洋巨頭比。 她很真誠地向路菲菲請教為什么這么做,她想要的是漁,而不是只要魚。 路菲菲問她:“你看過這棟樓的樓上商家的情況了嗎?” “看了,確實不太好,但我聽物業說,一開始還是很好的?!?/br> 路菲菲點點頭:“其實,一開始就有隱患了?!?/br> 錢玲聽得心頭一緊,有隱患?那路菲菲還讓自己租?那豈不是往火坑里跳。 她忙追問:“什么隱患?” “老板只想賣,不想租,但是地下停車位太少,賣給大公司當寫字樓,連高管的車都沒地方停,別說廣大的中層人員了,房屋屬性又不能變成住宅。 耗了幾年,人民群眾對這里的印象就是空樓一座,什么都沒有,規劃逛街線路的時候,絕對不會往這里看一眼。 后來要出租,樓上的層高不合格,開小店鋪,店主都嫌待在里面憋悶的很,顧客更不愿意來了。 現在只有二樓的分贓區還有一家店,不過……那家店也會開不下去的?!?/br> 分贓區,就是在2012年團購網站興起之前的私底下團購行為。 開團的人叫“團長”,在論壇里發貼留言,說想團這個那個,共多少件起團,歡迎大家加入,什么時候截止。 等貨到了之后,就約定時間集合取貨,俗稱“分贓”。 那個時候的人多少有點單純,無故放鴿子的事情有,但非常少,放一次鴿子,這人連名字和手機號都會被“團長”掛在論壇上反復鞭尸。 現在二樓的分贓區,就是一家2002年誕生在“西祠胡同”上的一個團購版,前年開了這家線下實體店。 現在這家店,是全樓的榮耀!它真的活了兩年。 而更靠近客戶的一樓,因為房租太貴,前面一直沒人租,后面就是黃婷她們來了個“滿月——祭”。 路菲菲對錢玲說:“它們能活下來,也不是因為那家店有多吸引人,而是他們有一個人流量巨大的網上路徑。等后面團購模式變更,快遞價格下降,快遞送上門的成本與跑一趟相比差不多的時候,它們也就開不下去了?!?/br> 錢玲深以為然,團購模式本來也沒什么困難的,而快遞,她自己就發快遞,普通人單發一件快遞要十塊八塊,她簽的月結快遞,寄小件,江浙滬之內兩塊錢一件就能搞定,對方還說要是市內,還可以再便宜一點。 現在一趟公交車都要一塊兩塊了,還要頂風冒雨搭時間。 當初黃婷說要租這間的時候,大家都一致贊同:多好的地勢啊,就在本市最繁華的商圈內,旁邊有兩家成立于民國的百貨公司,還有三家豪華商場,還有甲級寫字樓、正在建的地鐵…… 至于為什么以前沒人租——貴唄。 那為什么樓上的鋪子只活下來一家——自己經營不善唄。 八十多個人都能列出那些鋪子的老板如何經營不善,賣衣服的沒眼光,挑的衣服都不行;賣零食的沒品味,挑的都是沒牌子的三無產品;賣電器的都賣的是假貨…… 仿佛若是自己接手,必能扭轉乾坤。 就是沒有人想過更多的原因,比如這個看似地勢不錯的樓為什么連租戶都那么少。 不過,她們也不需要考慮更多的原因,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她們自己的論點“倒閉原因是自己經營不善”。 這些事情,錢玲也看到了一些,所以,她完全不看好這個八十八人咖啡廳,只不過,她也驚訝于路菲菲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整棟樓從蓋樓老板開始,到驗收過程中發生過的故事、物業公司、水電氣的使用、曾經出現又光速消失的商家……都在路菲菲心中的某個資料庫里裝著。 需要的時候,就拿出來,進行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