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營銷女王的誕生 第436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白月光宿主又回去善后啦、五行缺錢、八零致富從做彩燈開始、我靠美食把小啞巴夫郎寵上天、直男被群A環伺后、佛系古代生活、網戀嗎?我女裝超牛的、紅樓小丫鬟、春風雨(純百)、抱了無限流大佬的大腿之后
比如誰的腳扭傷了,需要支具。 能賣的東西多的很。 紫金本來就有購物平臺,路菲菲的建議本質上只是在微博上加一個跳轉口,不算特別為難的事情。 路菲菲的目的當然不是免費為紫金微博和紫金電商平臺拉生意,先幫別人賺錢,別人便會看她多嫵媚,她再提出合作方案,談條件的時候,也多少要看點情份。 最近紫金微博玩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里面可以插小視頻,路菲菲希望可以與紫金微博互相跳轉。 比如某人開直播后,關注他微博的粉絲也能收到開播通知,到視頻網站來看……本質上就是把紫金微博的用戶拉過來,成為視頻網站的觀眾。 二手網站好開,但是如果它成為正經的公司行為,就必然有人需要負責這件事。 負責人必須背負績效考核指標,不可能任由它隨便發展,哪怕一筆成交都沒有,也能安安穩穩拿高工資。 前幾年經濟高速增長,光鮮亮麗的城里年輕人誰會關心舊貨市場。 喜歡了就買新的,不想用了就扔或者吃灰。 紫金公司里的人平均年齡25歲,收入又高,對舊貨市場一無所知。 沒有人愿意負責這事。 最后是微博部門說給微博增加一個小型的交易買賣功能,不算新增事業部,不新增考核要求,要是誰愿意接手,年底考核的時候加分。 而且相對應的,原有的指標也會降一點。 做不好沒懲罰,做好了有獎勵。 總算有人響應了。 敲響路菲菲辦公室的人是曹清蓉,路菲菲有些意外:“咦?是你???你有空接這事?” “想要換換賽道啦,不能總是拉人入伙?!?/br> 自從她拉路菲菲注冊后,t路菲菲又介紹給她不少新的大客戶。 在現在的職位上,她已經做到頂了,已經到了可以升職的條件,不過在紫金微博能讓她做的職位比較局限,升上去,也只不過是從自己拉客戶注冊,保日活、保參與度變成管一堆人,盯著他們怎么拉客戶。 或者是做產品經理,成為程序員最討厭的人。 或者現在開始學編程,轉行當程序員…… 她對以上種種全都沒有興趣,工作這么長時間之后,她領悟了一件事,只有人窮瘋了的時候,才能真正做到“只要給我錢,讓我干什么都可以”、“給我一個月三萬塊,我愿意給老板蹲著端痰盂?!?/br> 事實上,如果工作實在是處處荊棘,那真的不是錢不錢的問題了。 “正好,你提的這個事情,給了我一個機會?!?/br> 曹清蓉跟上司申請的時候,被上司勸了又勸,希望她再考慮考慮,不要沖動,別人就算了,像她這樣的金牌銷售,應該把心思都放在怎么提升已有的業績上,深耕已經做熟的領域,而不是跑去干別的。 曹清蓉笑笑:“你別笑我,我真就是做煩了,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沒有以前的干勁,想到要上班,就在嘆氣?!?/br> “我理解?!甭贩品普嬲\地說。 她是真的懂,因為她曾經經歷過,一個月稅前五萬,天天會議不斷,時常凌晨一點還要開新會,開到凌晨四點,達成共識后,就要求在中午十二點之前交出初稿。 然后下午三點繼續開會,推翻了凌晨會議的一切設定,再要求晚上十點之前再交一版新的……每天大概能斷斷續續睡三四個小時。 不斷修改、不斷被人否定、不斷有不相干的人跑出來指指點點加入新的內容…… 如此往復了四個月,剛開始,她還能以打工人的禮儀給策劃總監捧場,后來換了兩次策劃總監,腦回路一個比一個清奇,最后,路菲菲在辦公室暈倒,在醫院接到同事的電話不是慰問,而是問她什么時候能交稿的時候,她選擇了辭職。 如果那次項目沒有那么曲折,能感受到自我價值的話,她可能會拿出革命前輩的精神,暈倒在辦公室算什么,只要干不死,就算死里干。 雖然公司沒有給績效考核指標的壓力,不過她還是有職場形象的壓力。 現在部門里對她想要接手二手交易網站的看法都是:干一行厭一行,心態浮躁。 還有說她把自己的人脈都用光了,已經拉不到新注冊用戶了,混不下去了,所以才主動要求接手新業務的。 尤其是這事,還是路菲菲提出來的。 路菲菲是什么人,是曹清蓉開的第一單,后面還介紹了不少業務給她。 雖然不知道兩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但一定有點什么關系。 也幸好路菲菲跟曹清蓉都是女的,黃謠黨還沒有出現,只說了路菲菲可能跟曹清蓉達成了某些金錢方面的交易。 “我希望能把這事做成,目前有一些想法……想請你幫忙看看,行不行?!?/br> 曹清蓉的想法是搞成一個網上流通市場,分享經驗,這樣不管是不是要交易,有需要了解的事情,就會上去看看,增強用戶粘性和對網站的信任度。 “比如扭傷的人,肯定會很著急,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這么嚴重、大概多久能好,醫生也不是全知全能的……” 路菲菲點點頭:“我明白?!?/br> 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尋找別人的經驗,這是人類擁有語言系統之后就長久不衰的兩大需求。 路菲菲提出一個問題:“現在只有你一個人做,那就不可能做成天涯那種面面俱到的社區,你想好先從哪個領域下手了嗎?” 曹清蓉拿出的方案是美妝、美食、旅游這幾個長盛不衰的選項。 連帶的二手物件是:買正裝送的小樣、搬家用不上的鍋碗瓢盆套裝、背包防寒服防水服,還有退圈釣魚佬的各種物品也在這個范圍里。 路菲菲建議她別忘了大學生們,該實習的都已經實習了,校招也馬上要開始了,還有已經打定主意要回老家的。 一旦定了去向,畢業生們就會開始賣東西。 現在已經有這個需求了。 曹清蓉的內心對這個需求不是很感冒,她自己就是大學生,在學校里擺個攤,基本上就能出清。 畢業生清貨專區上的貨不是很多,提的問題特別多。 最多的問題是:我們學校能用嗎?會跳閘嗎?要是不能用的話,包退嗎? 第182章 項目里25歲以上的同事們看著咨詢的問題都覺得不可思議。 “現在的大學生不都挺有錢的嗎?還買二手?” “就是啊, 我上學的時候,一個月生活費才六百塊,我表姐的女兒去年上的大學, 除了學費, 一個月給兩千塊生活費, 還說不夠?!?/br> “我表弟也是, 今年說談了女朋友, 除了一個月兩千五的生活費, 還時不時的跟我舅舅要幾千塊錢, 說是給女朋友買禮物?!?/br> “我伯伯家的女兒也是, 一個月三千五, 還經常說不夠用, 她mama很擔心, 怕她是不是干什么不好的事情去了, 她一筆一筆的都記著呢?!?/br> 一番話說得同事都好奇起來了:“怎么做到的?” “大學生三千五?不可能!現在好多人一個月稅后工資都沒三千五塊吧?!?/br> 同事見他們都不相信, 便拿出手機:“有什么不信的!我拍下來了!” 賬單上正常吃早中晚三頓, 就干掉一千二了, 還有正常的住宿費班費、學習資料費。 基本上要一千五。 一個同事嘀咕一聲:“這恩格爾系數真夠高的……她每頓早飯都吃七八塊錢?學校食堂現在這么貴嗎?” 繼續看, 還有跟同學人情往來、水果零食酸奶牛奶、衛生用品、美發美甲護膚、衣服…… 路菲菲湊在一邊好奇問道:“她什么家庭???每個月都要買幾百塊錢的新衣服?” 一個古龍迷同事若有所思:“不會是像《新月傳奇》里說的那樣, 衣服從來不洗,穿一次就扔了或者送人?” 還有一個女同事發現問題:“她還每個月都美發美甲?比我還奢侈, 我也就幾個大節日的時候搞一下?!?/br> “所以,我現在對大學生的消費已經完全不理解了,我侄女是絕對不可能買二手貨的,她身邊的同學也不買。她們會買的二手貨只有一種——古董?!?/br> 同事們面對如此大的貧富差距唏噓不己。 “本來在完全不同消費階層的人成了同學, 不知道心理落差會有多大?!?/br> 大家一起窮,跟別人皆闊我獨窮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現在我終于知道郭小四的那些小說是給誰看的了, 我還說那么假的描寫,怎么會有人看得那么癡迷,不就是一個狗血青春疼痛故事嗎?!币粋€上海同事說。 路菲菲說:“他書里對上海的描述就好像幾十年前《霓虹燈下的哨兵》一樣:十里洋場、時髦女子身上的脂粉香氣讓南京路上的風都是香的、尖細高跟鞋敲打著地面……” 同事連連點頭:“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路菲菲繼續說:“《霓虹燈下的哨兵》里的好八連,是在山東組建的,基本上兵源都是窮苦人,是用他們的眼睛看的上海。郭小四的書也不是給上海人看的,是給小城市里懷揣著大城市夢想的女孩子看的?!?/br> “要是她們真的到了上海,發現上海也沒那么好,不知道會有多失望……”上海同事聳聳肩。 2010年,很多外地人都認為上海人的收入中位線起碼是八千,兩千塊的工資是不可能活下來的,事實上,別說兩千塊,一千多的都有,唯一的優勢是不用支付房租,住在傳說中十平方住三代人的狹窄空間里,日子也繼續過著。 “她們也不會深入基層啦,”路菲菲笑道,“畢竟不是誰都能寫出《湖南農□□動考察報告》,絕大多數人都只會看自己和自己以上的圈子。不過咱們可不能這么干?!?/br> 同事們都等著她說點特別高大上的理由,比如天下為公、胸懷蒼生之類的。 那些話只適合出現在書上,當年推翻腐朽階層的前輩們在墻上刷的可不是“為解放全人類而奮斗”,而是“打土豪、分田地“。 路菲菲笑笑:“……比如二手市場,要是你們都不理解二手商品的受眾,這工作是干不好的?!?/br> “這需要理解?”同事們還是不太懂,二手商品,難道不是便宜、沒壞、外觀沒有損毀太嚴重就能成交? 路菲菲:“這些二手貨的使用方式,你們都知道?” 水瓶、曬衣夾、竹竿、自粘掛鉤t……誰還能不會用? 路菲菲搖頭:“你們再想想?” 除了水瓶可以用來砸人,曬衣夾能夾食品包裝袋,竹竿能把飛到樹上的羽毛球捅下來、自粘掛鉤不就是鉤東西么……還有什么? 只有一個老好人同事說:“我知道,竹竿可以給同學帶飯?!?/br> 他在大學的時候,是全宿舍的“爸爸”,每次他出去,賴床的兒子們就會哀求:“爸爸幫我打份飯回來?!?/br> 他的宿舍是八人宿舍…… 路菲菲對他們說:“你們別自己想,每個關系還行的寢室肯定都有一個爸爸,讓這些老祖宗來拍視頻,貢獻他們的智慧?!?/br> 有些人,想賣二手貨。 有些人,想搞怪。 想搞怪的人群與想賣二手貨的人群不一定重合。 路菲菲讓視頻網站做了一個《日常用品的最意想不到用法》的視頻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