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營銷女王的誕生 第428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白月光宿主又回去善后啦、五行缺錢、八零致富從做彩燈開始、我靠美食把小啞巴夫郎寵上天、直男被群A環伺后、佛系古代生活、網戀嗎?我女裝超牛的、紅樓小丫鬟、春風雨(純百)、抱了無限流大佬的大腿之后
“真的有那么好吃嗎?” 第177章 “有個有錢的大老板, 要來收我們的砂糖橘!” 這個動聽的聲音不脛而走,全村的人都把自家最好的砂糖橘擺好,一個一個, 用布擦得閃亮亮, 裝在筐子里, 那筐子還用厚實的布料墊著。 砂糖橘自從在這村里住下, 都沒有享受過這么好的待遇。 過了中午, 幾t個自愿去當“哨兵”的小孩從村頭飛奔回家報信:“來了來了~” 三輛轎車順著水泥路, 緩緩駛進村子。 從車里走下來五六個人, 村長只認識他的頂頭上司鄉長。 而鄉長在另外幾個人面前, 又顯得非??蜌夂蜔崆? 就像自己在鄉長面前時那樣。 他招呼一個年輕的女人下車:“小心點, 別踩這……哎, 路不太好, 前陣子大車過來太多, 把路基給壓壞了一點?!?/br> 路菲菲穿著方便走路的運動鞋和休閑裝, 一腳踩在碎掉的水泥路上:“沒事, 不過路基壞了, 還是得抓緊修修, 別影響來拉貨的車?!?/br> 鄉長嘆了口氣:“今年應該不會有多少車來了?!?/br> 路菲菲:“怎么不來?還沒過春節呢。不是春節賣得最好嗎?” “都被桂林搶了?!?/br> 路菲菲笑道:“你們不是種了三十多年的砂糖橘嗎,怎么被賣山水風光和啤酒魚的搶了風頭?” “哎, 就是因為他們有山水風光,自己就是一個招牌?!?/br> 路菲菲覺得這個理由不成立,賣不動一定有其他原因。 她看著被精心供在竹筐里的砂糖橘:“你們平時賣也是這么擺嗎?” 有個心直口快的馬上回答:“那不可能?!?/br> 這一路上,路菲菲看到不少賣砂糖橘的小貨車, 就是隨便停路邊上,桔子堆上放著一個手寫牌:砂糖橘, 0.5元一斤。 什么包裝!什么擺設! 不存在的! 被擠壞了、被樹枝戳壞了,不要緊,扔扔扔! 那些小貨車附近的地面上,至少躺著二三十個以各種姿勢壞掉的小砂糖橘。 路菲菲向幾個銷售大戶詢問他們到底遇到了什么問題。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農產品出的問題,也就是老一套。 總得來說,這邊的農業生產模式,還跟古代沒什么區別。 因為好吃,所以種的人就多,好多原本種甘蔗的人都跳槽投奔了砂糖橘的懷抱。 廣東廣西都種砂糖橘的地方,種的人多,競爭就大,為了搶占市場,有些地方的果農就拼命催熟,讓自家的果子早點下樹,被催熟的果子一點都不甜,非常寡淡。 人多一起上的后果就是數量多、質量差,本身砂糖橘又皮薄,不耐儲存,然后,就悲劇了。 果農不開心、中間商不開心,花錢買到破破爛爛,還不甜的消費者更不開心。 路菲菲打聽到砂糖橘也是個對氣候非常敏感的果品,趕上寒潮和暖冬的話,成熟時間能相差一個多月,如果不催熟,讓一批果子提前下樹,那就是大家扎堆成熟,一起上市。 結局一樣悲慘,課本里的《多收了三五斗》,就是扎堆成熟的下場。 果農也不可能像戴比爾斯一樣,說壓制全球的鉆石開采量,就能壓,幾大礦坑,說關就能關,說不賣就不賣。 “我們也沒有辦法啊?!惫r的表情,真實的演繹了“砂糖橘滯銷,幫幫我們”。 這個望天收的第一產業,確實比第二和第三產業要艱難很多。 也難怪農村里的年輕人都不樂意種地,更愿意背井離鄉進城打工。 許多行業的公司在國內卷不動之后,就投奔了國外。 就連短視頻也是如此。 所以,為什么不去國外? “哪有這么容易啊……”陪同路菲菲一起來的人中,有本市最大的果品公司老板。 “我們2006年以前就做水果出口生意,后來國外的訂單忽然都沒了,實在做不下去?!?/br> 路菲菲:“突然沒了?” 外國人口味突然全變了?這不可能吧。 訂單沒有的最大問題是綠色貿易壁壘,這位老板對此顯然是怨氣滿滿:“我去年七月,出口一批荔枝到美國,它要求荔枝不能有活蟲、樹葉、果柄不能超過十厘米!農藥殘留限制了176種!還要求在一度下能連續存放十五天!還要申請他們認可的綠色標志!認證要錢,使用標志要錢,申請認證的檢測設備要錢! 我說美國伺候不起,想轉手賣給韓國,韓國要中國檢疫部門提供《病蟲害發生總目錄》,還要派他們專家來實地考察,專家出差費用由我們全出,然后才能出口!” 路菲菲沒問他最后那批荔枝怎么樣了,聽起來……可能、大概、也許……只能出口轉內銷了吧。 不過,確實國內種植水果的人是不怎么講究。以前真就是純純望天收,果子愛長成啥樣長成啥樣,都是大自然的恩賜。 蘋果吃了那么多年,也就這幾年才有人想起來在地上鋪鋁箔,反射太陽光,讓蘋果全身上下都紅得鮮艷漂亮。 這事算什么特別難的技術嗎?只是想不到,覺得無所謂罷了。 冷鏈運輸在路菲菲看來是很正常的cao作,下樹就預冷,然后一直低溫保存,不然智利的車厘子也活不到進海關。 日本90%的水果預冷處理,中國只有5%,產地多產量大,完全沒想著要特別精心保存。 外國人不愛砂糖橘嗎,也不是,就連離中國特別近的東盟各國,都愛吃的,不過,他們吃的是越南種植的品種。 冷鏈技術不是沒有,就是覺得幾毛一塊的水果,不配這么好的待遇。 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心理:努力投入還不是為其他地區做嫁衣,我們花錢投入,別的地區跟著一擁而上賣,憑什么讓他們搭我們的便車!不干!大家一起擺爛! 對品牌也完全沒有概念,水果嘛,不就是大馬路邊上賣的,難道也能叫星巴克、海飛絲? 對于路菲菲來說,這有什么不行的? “水果也可以有品牌,但是我不知道你們想把這個品牌做多大,一個鄉?一個市?一個???兩個???”路菲菲問道。 在場的人都覺得路菲菲心太大了,種植者的文化素質和人品參差不齊,能管好一個村的人都不容易,還一個省兩個??? 路菲菲從他們的臉上看出了不相信的神情,她舉了個例子:“你們知道新奇士橙嗎?美國的那個?!?/br> 果農不知道,果品公司老板和市里來的人知道,新奇士橙不僅有鮮果賣,還有果汁汽水,就在超市貨架上擺著呢。 路菲菲接著說:“那就是一個水果品牌,由當地的一個農業合作社推出來的,那個合作社成立的時候,咱們中國還是道光皇帝在位,慈禧剛五歲?!?/br> 果農們交頭接耳,感嘆美國人就是先進。 路菲菲說:“都一百多年了,咱們不至于比美國人落后這么多吧?” 鄉長嘆了口氣:“不行啊,美國人老實,中國人都太聰明了,還都是些小聰明,能偷懶就偷懶,能搶先就搶先,一個人違規,大家都跟著違規,也沒辦法處理?!?/br> 路菲菲淡淡一笑:“有什么沒辦法處理的,有王法的地方用王法,沒王法的地方用族規,比如說啊,假定有人搶先把自家的果子催熟,偷摸著去賣,被發現以后,要浸豬籠、凌遲,還有人敢么?” 她的發言,把在場的男人們都嚇著了,這……搶先賣個橘子就要殺殺殺,倒也不至于,利潤沒這么大,不值得為它上絞架。 路菲菲說:“別這么緊張,就是打個比方,還有別的手段嘛,比如驅逐出村、剝奪宅基地、村里不給分紅、他家種的果子不準貼品牌的標,果品公司不收購他家的果子,他想賣,只能去近的地方一斤幾毛錢的賣個辛苦錢,這不都是處罰手段么?” 所謂管不了,其實就是不想管。 國內太卷,賣不上價。國外標準太高,賣不出去。沒錢賺。 沒有利益的事情,誰都不想管。 盡管路菲菲給他們描繪了美好的未來前景,但是,在沒有親眼看到有人發財之前,他們是不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做的,必須得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承諾。 “早知道今年報北大的人這么少,我就拼一下了?!?/br> “要是給我二十億,我也能減一百斤?!?/br> “要是知道這張彩票能刮出七百塊,我就買了?!?/br> ……然后,看到有人發財了,就一窩蜂去做,別人說什么,他就信什么。不是把市場搞崩盤,就是被騙子賺了個盆滿缽滿。 路菲菲見過太多這種心態的人,她對此無所謂,天下這么多生意,沒必要非得跟他們生氣。 跟積極上進的人一起做事,會更開心一點。 當鄉長提出希望能先看到訂單,然后他們再為這個訂單努力的時候,路菲菲笑笑:“你們再考慮考慮吧?!?/br> 廣西那么大,種砂糖橘的山頭有那么多,總有那么一兩個有出息的吧。 出息來得挺快,是那幾個高中女生之一龐燕的老家,也是t種砂糖橘的,也在為銷路而頭痛。 在烏茲別克斯坦隊踢大學生的時候,龐燕也來了,她家里條件不好,不打算考大學了,想早點出來工作,她主動問路菲菲的公司還要不要招人,她可以當文員、打雜、送貨。 路菲菲:“你家這么缺錢?” 龐燕點點頭,然后,又不好意思的一笑:“我自己也不喜歡讀書,真的,讀不下去,讀理科,數理化都不行,讀文科還得學英語、背單詞,太難受了,期末考試復習的時候,感覺有一半單詞都從來沒有見過?!?/br> 路菲菲:“……” 行吧,討厭背單詞也是很合理的,全國學子們也沒幾個愛背的,不然abandon也不能成為經典老梗。 路菲菲自己都不愛背,她單詞量突發猛進是在國外旅游看菜單,上回看過的菜單,過幾天再遇上,一眼就能認出來那個單詞代表著什么。 沒有語言環境和生存壓力,效率就是不夠高。 路菲菲笑道:“可是,我的公司不需要招文員打雜送貨呀,你想好以后要干什么了嗎?” 龐燕有些失落,她聳聳肩,兩條腿晃來晃去:“可能去廣東的廠里吧,我們村有不少人去,賺得挺多?!?/br> 路菲菲跟她聊了幾句,覺得她有一定的野心,便試探著問:“你沒想著做生意?” “我幫家里賣過砂糖橘,不好賣,一整條街,全是賣砂糖橘的,從一塊五,最后壓價到三毛,天黑的時候一毛一籃都有?!?/br> 龐燕繪聲繪色地說著自己怎么跟同行們斗智斗勇,把水果擺成好看的堆頭、用比較特別的外包裝,在堆頭上擺用草編的小蟲子、買橘子送竹子編的小垃圾筐,這些手段讓她家的橘子總是能比較快的賣完。 路菲菲聽了一會兒,覺得龐燕除了野心之外,還有手段和想法,有實踐的能力,也許是個可造之材。 路菲菲:“如果不在那條街賣呢?” “去哪?”龐燕困惑地看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