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營銷女王的誕生 第339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白月光宿主又回去善后啦、五行缺錢、八零致富從做彩燈開始、我靠美食把小啞巴夫郎寵上天、直男被群A環伺后、佛系古代生活、網戀嗎?我女裝超牛的、紅樓小丫鬟、春風雨(純百)、抱了無限流大佬的大腿之后
沒想到加拿大漁政部門也買了一臺,讓它在水里時不時的轉一轉,看看魚長起來了沒有。 機器巡邏的成本比派人坐船去調查要便宜很多。 李貞英對銷售結果非常滿意,對路菲菲公司的營銷能力贊不絕口。 訂單如雪片一般飄來,工廠里的工人高興極了:“今天晚上又要加班?!?/br> “可不是?!?/br> “太好了,下個月我老婆過生日,可以給她買件大衣?!?/br> “你真大方!” “嗐,每次陪她逛街,她就盯著看,我說買吧,她舍不得,說兩個月工資買件大衣不劃算,得省錢給女兒上學用,有了加班費,一個月就能買得起?!?/br> 工廠里的工人基本工資不高,就靠加班費過日子。 生意特別好的時候,加班費是基本工資的兩三倍。 去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大量工人離職,因為生意不好,不加班,工資根本不夠用。 就這么一個全廠工人都喜聞樂見的事情,又被人舉報了。 說工廠是血汗工廠,強迫工人加班。 這種勞動密集型企業,不加班是不可能的,李貞英早就跟勞動監察部門打過很多次交道,他們都沒有查,但這次接到舉報后,還是來人查問了。 與李貞英相熟的人告訴她:“沒辦法,舉報的人也有點關系,不能完全置之不理?!?/br> 李貞英把這事當成一個不開心的小插曲找路菲菲吐槽,以她的關系,查完說沒事,就沒事了。 生產資質、勞動規范、銷售許可,全都是合法合規的,她想不出來那個暗藏著的對手,還能從哪里下手。 路菲菲沒有她這么樂觀,提醒她還是小心為上:“國家沒有出臺明文規定,中間的可cao縱空間就很大,雖然他的陰謀無法得逞,但這一趟一趟的招架,實在很麻煩?!?/br> 她的擔心,很快就變成了現實,李貞英的那個老同事的兒子,忽然告訴李貞英:“李阿姨,您這邊要賣的話,得抓緊,這周就要開會討論了,聽領導的意思,他們也覺得這個東西可能會反噬國內,如果沒有一個約束的方案,他們可能就會一刀切,直接禁了?!?/br> “約束的方案?”李貞英聽了也著急了,領導能不能想出來約束方案,這哪是她能決定的。 萬一領導想不出來,下文禁止生產水產養殖觀測器,那么多訂單的違約金、積壓的材料……能讓公司直接倒閉。 路菲菲去辦公室與她商量對策的時候,發現她的精氣神一下子頹下來許多,她畢竟已經七十歲了,無心化妝再加上整個人焦慮不安,讓她的狀態非常不好。 她已經為此煩惱很長時間了,公司里的人也沒有什么好主意。 路菲菲對她說:“約束方案,你們公司可以自己提交?!?/br> “可以?”李貞英不敢相信。 路菲菲拿出鉛酸電池的案例:“去年鉛酸電池被全面禁止,五部委采用的就是兩家大電池廠聯合制定的行業規范。類似的情況還有蒙牛伊利聯合制定的奶業行業規范,三全食品制定了速凍食品的國家標準……龍頭企業制定行業標準,并且由國家采納,在許多行業都是有先例可循的?!?/br> 李貞英做事更加謹慎,她對路菲菲說:“我想先探探他們大領導的口風,如果他有什么特別考慮的內容,我們在訂規范的時候,就得加進去,確保成功率?!?/br> 她通過老同事的兒子,想辦法約到了海事局大領導的時間。 路菲菲覺得以李貞英的能力,這次肯定能搞定了。 于是,她就沒管這事,自己去北京出差了。 碳纖維公司最近出息很大,要參與國際競標,出去搶外國人的生意,老陳非常重視,到北京請技術專業做論證,請路菲菲幫他看看能不能再推一把,讓對方決策者的耳朵里、眼睛里都能感受到自家產品。 不管哪國人,對于自己特別熟悉且身邊人人都夸的產品,肯定會有一個基礎好感和親切感的。 會談間隙,老陳說晚上有個飯局,是幾個部門的大領導參加的正經飯局,他問路菲菲愿不愿意去。 當然愿意去,太愿意去了。 多認識一個人,就是多一條路。 商務宴請,從來就不為了吃飯的,那是打仗。 某人模糊帶過的一句話,可能就是幾百萬幾千萬的金錢流入,或是化做飛灰。 路菲菲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她提前向陳老板要來了客人名單,有商務部負責人,有負責飛行器管理的空管局副職,還有一個國土資源部副職。 國土資源部的管理范圍,包括土地、礦產、林業和海洋。 路菲菲問陳老板:“能不能把我安排在國土資源部這位的旁邊?” “行啊?!标惱习宓闹骺褪巧虅詹?,只要路菲菲別惦記主位,以及商務部老大的左右位置,她想坐哪兒坐哪兒。 路菲菲生得年輕,起先還有人以為他是陳老板的秘書,問陳老板怎么今天一下子帶了三個美女出來。 陳老板趕緊介紹:“這位是路總,我們公司的影響力能擴展到今天這么大,她幫了我很大的忙?!?/br> 對方也趕緊向路菲菲道歉:“對不起,對不起,路總實在是太年輕漂亮了,真看不出來,那么厲害?!?/br> 路菲菲笑笑:“謝謝夸獎?!?/br> 男領導也會因為年輕、沒胡子、沒肚子,而被誤當成司機,這事沒什么好較真的。 酒過三巡,路菲菲就與身邊的海洋局實權人物聊上了,她本來就t愛聽八卦,聽得時候很認真,順便,她正好也有一肚子的問題要問。 哪個老師不喜歡認真聽講,還不時提問的好學生。 她問了好幾個關鍵的問題,對方哈哈一笑:“怎么?你想當間諜,來探我口風來了?” 路菲菲:“那不能,我幫一個公司做了一個水產養殖觀測器……” 路菲菲把自己遇到的麻煩說了一遍:“要是一刀切了,那漁民不也沒有辦法快速查看自己的資產了嘛?陸地上的牧民都能給牛裝定位器了,漁民也太可憐了……要是哪一天一覺醒來,想去收獲了,才發現養的扇貝呀魚呀,全逃跑了,都不知道呢?!?/br> “哈哈哈哈,你真有意思,扇貝能跑到哪里去?經濟魚又不是鯨魚,要來回回游,又能跑到哪里去?!?/br> 路菲菲笑道:“那養死了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人又不能天天在水底下待著,要是有水下探測器,裝上檢查水質和水產生命體征的儀器,不是很方便嘛。 不養殖,就算是單純的打漁,我們這個探測器現在能放出一百多公里遠,再自己回來,像那些劃小船的漁民,不就能少走一百多公里的路了嗎? 多好的東西呀,要是被全禁了太可惜?!?/br> 聽路菲菲說得神乎其神,他也起了興趣,認真地問了路菲菲幾個問題。 然后他告訴路菲菲:“你說的這個東西,確實有可能在水里測到不該測的東西,你得去問問海軍?!?/br> 路菲菲嘆了一口氣:“我一個平民老百姓,哪能認識海軍,平生唯一見過的軍艦就是停在大連的瓦良格號?!?/br> “哈哈哈,那是航母?!?/br> “哎,差不多啦,現在不就是個殼嘛?!?/br> “很快就不是了?!?/br> 路菲菲當然知道很快就不是了,不過,現在這事,還是個秘密。 瓦良格號現在還是停在大連,隨便讓路人游客拍照的破鐵殼。 這句話,告訴路菲菲兩件事,第一,此人的嘴,不是那么嚴,沒有強烈的保密意識。第二,他能知道這事,說明他跟海軍方面有關系往來。 路菲菲沒有嬌聲嗲氣地施展女人的魅力,哀求他幫忙,這一招可能有用,也可能沒用。 如果只是沒用就算了,就怕會搭上自己的風評,男人的平均水平是喜歡向同性炫耀自己多么受歡迎,自己拒絕了多少女人,而她們還為自己前赴后繼。如果是有名的女人來硬撲自己,那更是驕傲的本錢。 如果有用也很可怕,只怕今晚就把自己搭到床上去,她還沒有這么放得開,拿自己的身體當交換的籌碼。 路菲菲兜著圈打聽他的工作職責,業務范圍,得知漁業相關也是他的負責范圍之后,她盡力向他描繪了一個美妙藍圖,如果有了實時水下監測設備,對全國的漁業會有多么強大的提升,可以節省多少人力。 一直說到他確實心動了:“真有你說得這么好?” “絕對的,不然也不會有外國人都買了,我們有樣品,我帶來了,要是您明天要空,我帶去給您看看?!?/br> “好?!?/br> 第二天,路菲菲依約帶著水下監測器,以及說明書,還有可以掛的附加選配設備帶過去。 “就這么一點大?遠洋不是很不方便?” 路菲菲:“嗯,如果需要大的話,再大都能訂制呀?!?/br> 又問了好些問題,然后,他讓路菲菲把樣品留下,他要仔細研究研究。 “如果有進一步消息的話,我會通知你的?!?/br> 現在要他給一個決斷出來,也確實不現實,路菲菲應了一聲:“好?!?/br> 與此同時,海事局的會議也開始了。 普通的水下聲納探測儀其實世界各國早就有了,也是用于魚類資源量的探測。 但是功能沒這么強,無法探知某個東西的具體形狀,也沒附帶機械臂功能,能把五十公斤以內東西硬拖上來。 海事局的一位科長聽了會議內容,皺著眉頭:“不就是一個水下聲吶多了兩個爪子嗎?外國都賣得到處都是了,還值得為它開個會?” 另一個人小聲提醒他:“聽說是三木跟冒號說的?!?/br> “哎,后悔啊,當初我怎么沒有好好學開車呢?!?/br> “你學開車有什么用,三木的爸可是老革命,冒號的老戰友,人家一起扛過槍,你敢跟他比?” “不敢不敢?!?/br> 第135章 現在李貞英最大的問題是公司之前為“水產養殖觀測器”申請的生產許可證是玩具, 生產目的是觀測魚玩的,就像小孩子可以自己玩的的放九節一號電池的迷你版小車,它也用不著經過正經的汽車生產流程的審核。 只是路菲菲發現了它的其他用途, 稍微加了一對機械臂。 如果還是宣傳它是玩具, 那根本就不會跟海事局有什么關系。 有些模糊地帶的事情就是這樣, 只要不拿出來說, 暗地里這這那那的都無所謂, 那是野蠻生長的最佳機會。 等國家發現有這么一攤事值得下個規范了, 從業者再跟著慢慢改。 路菲菲快速宣傳出它的用途, 而不是讓它從玩具開始慢慢賣, 是因為現在的情況跟以前不一樣了, 以前沒網絡, 可能過很久, 才會被有關部門發現有這么一堆東西需要規范。 現在, 只要賣火了, 立馬就會被規范。 與其生產一堆, 國家突然下禁令, 庫存都變成垃圾, 還如主動出擊, 先下手為強。 海事局的會議第一場……很有特色,就是沒有討論出什么正經的東西, 琢磨的是這玩意兒的歸屬,到底是他們一家說了算,還是要其他某些什么部門聯合來訂,一起會簽。 公司這段時間一直在瘋狂加班加點趕訂單, 想趕在條令的“靴子落地”之前,趕緊把能發的貨全都發出去。 就算有訂單實在完不成, 要付違約金,好歹少賠一點是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