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營銷女王的誕生 第320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白月光宿主又回去善后啦、五行缺錢、八零致富從做彩燈開始、我靠美食把小啞巴夫郎寵上天、直男被群A環伺后、佛系古代生活、網戀嗎?我女裝超牛的、紅樓小丫鬟、春風雨(純百)、抱了無限流大佬的大腿之后
寫得比較好的一篇,怎么看怎么熟悉。 路菲菲:“莫小意,這篇是你寫的嗎?” 莫小意:“這也被你發現了?” 路菲菲:“你的文風個性過于鮮明了,想假裝不認識都做不到?!?/br> 莫小意寫的方向是這些東西活了,但并不是在某家店里或是某個人家里待著,他們有自己的生活。 比如越王勾踐劍是公司采購,吳王夫差予是另一家公司的采購。為了看中的同一款產品的代理權,而使盡手段。 九龍杯是基金銷售經理,談笑間,忽悠人簽單。 和氏璧是人力資源部經理,專業在浩如煙海的簡歷里找出適用的人才。 …… 流失在海外的幾個,就是簽了天價違約金合同的藝人,想回來,回不來,賠不起錢。 同人畫圈有段風坐鎮,隨便一畫,就是精品,好些人私信問他能不能約稿,有人開價單人彩稿八千塊一張。 段風細問,買家未成年,當即拒了。 路菲菲又聯合了幾家網絡文學平臺,一起做一次文物相關的征文活動。 文物是主角的靈異神怪風可以,文物是故事主線的都市鑒寶風也可以。 只要不提盜墓,大多數能發揮的方向都沒有問題。 趁著熱度起來,路菲菲宣布要拍成劇。 劇本的大綱基本定了,也去申請了劇本備案。 能上星最好,實在上不了星,就在視頻平臺當網絡劇播。 盡量多拉幾家博物館參與,最好還能申請去博物館里面那些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拍攝,噱頭拉滿。 就在路菲菲琢磨著怎么能借選演員的機會,讓文物擬人的熱度穩住的時候,忽然,出了一件大事。 法國一家博物館在盤點的時候發現,他們那號稱嚴防死守的倉庫少東西了,裝在倉庫里的一些來自中國的文物,不翼而飛。 連著查了好幾天的監控,根本就沒有任何結果。 一家出了這么件事,其他博物館也忙著自查,從大英博物館到凡爾賽宮,或多或少都被偷了一些。 只有一家博物館的監控抓到了小偷的蹤跡,早上六點,小偷在博物館里忙碌,七分鐘的時間,二十二件藏品就此消失。 這些新聞都僅在國外媒體上流傳,大多數中國人對此一無所知。 路菲菲沒事也不會去搜國外的社會新聞。 她收到了一封郵件,是康奈爾發來的,他發了一些拍自當地報紙的照片。 這些媒體除了報道新聞之外,還發出了一個疑問:“這么大規模的盜竊,一定是為了拿去賣,那么,是誰在下訂單?!?/br> 有一個美國人分析:“被偷的東西全都是中國藝術品和古董。 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自鴉片戰爭開始之后,從中國搶來的文物。 普通小偷哪有那么利落的身手,好像對館內的地形和所有防盜設施都了然于胸,肯定是精密謀劃過的。 有趣,史上最大膽的藝術犯罪浪潮背后的主使人不言自明,只能是在一百多年前沒有看守好自己東西的主人。 毫無疑問,這批珍寶,必將回到中國?!?/br> 新世界的大門一旦打開,就根本停不下來。 這個設想,被轉載了幾道之后,就已經變成了“據知情人士分析”“有關人士表示”,儼然就經過認證的真事了。 這些外國媒體為自己論點提供的證據是最近國內的希望文物回家的聲音,其中不乏語言激烈,比如“無論外國偷走了中國的什么,總有一天,我們要把它們奪回來?!?/br> 再把發言時間和失竊時間特別勾畫一下,時間挨得相當近,幾乎就是周一說要把中國失竊的文物偷回來,周二就真的被偷了。 得到消息的不僅僅是路菲菲,還有許多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他們看著報紙上的消息,快被氣死,把新聞全部截下來,翻譯成中文,發到中文平臺上。 一石激起千層浪,本來文物在一百多年前被偷走已經很生氣了,結果現在還倒打一耙,說是中國人偷了放在外國博物館里的文物。 那些貼子下面一片群情激奮:“賊喊捉賊?!?/br> “要是真的就好了!” “下次什么時候再去,記得叫我?!?/br> “雖然我不認識偷東西的人,不過干得漂亮?!?/br> 還有人說:“啊對,就是我偷的,怎么了?你們要不再偷回來?” 這條評論下面一片叫好,還有附和的:“對,還有我!現在不是一百年前了!你們敢踏進中國領土一步,我就弄死你們?!?/br> 路菲菲看著這些評論,十分無語。 她一向對這種莫名其妙充大頭的行為不能理解。 她跟以前同事小群里的人吐槽:“不理解拼命說是自己偷的人是圖什么,見過搶財寶的,沒見過搶著把屎盆子往自己頭上扣的?!?/br> 同事a表示:“哎,無所謂啊,射雕里面郭靖說是黃藥師殺了江南七怪,黃藥師不就認了嘛~反正他們拿我們沒辦法?!?/br> 同事b表示:“反正我們解釋他們也不聽,圖個爽不就行了嗎?” 路菲菲:“???這shuangma?恐、怖分子搶著認領恐怖事件,是因為恐怖行動做大做強了,能有金主投資。認這個的爽點在哪里?有人上門說想買,也換不著好處啊?!?/br> 要真是這樣,美國何必準備洗衣粉,直接說我就是想打伊拉克不就行了嗎。 不承認的事都能被栽贓,自己搶著認的屎盆子,那還不牢牢扣上? 1937年的南京,拉貝能救那么多人,就是因為喪心病狂的日本人還得顧及國際輿論。 失去國際輿論陣地,就失去了一切。 在新聞里,路菲菲還看到了熟悉的小劉研究員的名字。 “中國考古學家訪問團到達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時,他們四處閑逛并詢問展出的藝術品……他因熱衷于對中國失落的寶藏進行編目而聲名狼籍,他在博物館的長長走廊中探查,尋找他可能認出的物品,在他訪問結束的時候,沒有發生意外,但是,很顯然,中國不再滿足于被動地坐視藝術回歸。狩獵開始了。很快,在整個歐洲,盜竊開始了?!?/br> 她想起小劉研究員說過的事情:一下飛機,就被盯上了。 這篇新聞,就直接用了“notoriety,臭名昭著,聲名狼籍”這個詞來形容小劉。 來自中國民間的無腦爽的言論,大概現在已經被跑得很快的西方記者收集起來,等著來一撥大的。 路菲菲幾乎都能想到未來會有外國人說:“就是中國人偷的,你看,他們自己都承認了?!?/br> 那必須不能??! 路菲菲決定抓緊推進劇的拍攝。 原來的劇本暫時擱置,編劇團隊立馬從溫情脈脈,兼職談戀愛的劇情,直接轉型成了動作冒險還兼一點政治抓馬劇。 編劇們叫苦不迭:“我只寫過談戀愛的,沒寫過動作冒險啊?!?/br> “而且,還要涉政?涉政多危險啊……” “行不行啊,審核那邊打好招呼了嗎?” 路菲菲擺擺手:“你們不用擔心,反正不在中國上?!?/br> 編劇a只關心能不能收著錢:“哦,要是片子上不了,也不少我錢就行了?!?/br> 編劇b更擔心的是人身安全:“我們會引起國際糾紛嗎?” 路菲菲:“有可能需要提交聯合國決議,然后五常一致通過,對我們發布國際刑事法院通緝令?!?/br> 編劇a興致盎然:“酷耶!那得寫一個很厲害的故事才行,不然跟各路豪杰們關在一起,交流的時候都不好意思說是因為什么事進去的?!?/br> 路菲菲抬手跟她擊了個掌,編劇b看著她倆,小聲嘀咕了一句:“你們真是,一點都不怕的嗎?” 第一集 ,就是全世界人民都喜歡看的t男男女女亂搞的場景。 男主是國外某博物館的管理員,他的妻子跟別人私通,被提前回家的男主撞見,男主被jian夫打了一巴掌,說像你這樣的窮鬼就不配結婚。 然后男主痛定思痛,決定從博物館保險庫里搞點平時沒人注意的中國文物,反正那么多,摸一兩件也無所謂。 第二集 ,男主實施行動,差點被保安隊長發現了。保安隊長會發現他,是因為保安隊長也在偷!兩人撞一起去了。 第三集 ,館長私下聯系好了買家,定金都收了,悄咪咪地去保險庫取貨,忽然發現倉庫里空空如也。 第四集 ,小偷來了,偷走了館長抽屜里的錢,還有館長行賄的證據。 第五集 ,館長把博物館里失竊的文物都栽給了小偷。負責在外接應的搞笑同伙認為小偷背著他,一個人偷了七十多件文物不告訴他。 小偷看見新聞上的失竊物品清單,大吃一驚。 第六集 ,男主被人陷害,進了監獄,在監獄里,他遇到了一個偽造文物的大佬,大佬跟他談心,兩人相約越//獄,出去之后,大佬做假文物,男主把真的偷出來,把假的換進去。 第七集 ,有這種想法的小偷 偽造專家的組合不止一個,小偷團伙已經先下手為強,等男主團伙到的時候,博物館里的文物已經是假的了。男主不知道,又換了一回。館長團伙換了 第三回 。 …… 演員請的都是便宜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留學生,每集時間不長,平均二十分鐘,但是情緒拉滿,緊張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