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書迷正在閱讀:三十天冷靜期、火紅年代從私人訂制開始、妖王吃錯藥、重生之營銷女王的誕生、快穿:白月光宿主又回去善后啦、五行缺錢、八零致富從做彩燈開始、我靠美食把小啞巴夫郎寵上天、直男被群A環伺后、佛系古代生活
“所以哥要不要包養可憐的窮學生?盈利很大的那種?!?/br> 方知銳的視線從林西圖的臉轉移到他左耳的黑曜石耳釘上,戴了好幾年,耳釘的顏色依舊黑得純粹。貓眼黑曜石的名字叫哈迪斯之眼,是方知銳在林西圖16歲那年送給他的生日禮物。 也是方知銳給林西圖戴的“項圈”,他弟弟那么聰明,什么都知道,還要故作純情,義無反顧地往下跳。 “包養都是要拿‘別的東西’還清的,你能拿出什么東西來,讓我在你身上投資?”方知銳彎下腰,在林西圖耳邊問。 第22章 現在怎么這么不乖了? “方先生,您回來了?” “菜都做好了,都還是熱的,兩葷兩素一湯,您看夠嗎?不夠的話我再去做?!?/br> 做飯的阿姨從廚房里走出來,看到方知銳身后還跟著一個臉色發紅的青年,很上道地問:“這位少爺飯后甜點想吃什么?冰淇淋蛋糕或者布丁,什么口味的都可以做?!?/br> “抹茶布丁吧,謝謝阿姨?!?/br> 桌上擺了一道紅燒rou、一道辣子雞丁和兩盤色澤鮮艷的蔥油蔬菜,外加山藥排骨湯。 都是些不起眼的家常菜,但阿姨手藝好,每道菜咸淡適中,自己炸出來的蔥油既不油膩也不寡淡,很下飯。 上一次和方知銳在這張桌子上吃飯似乎已經是很久以前了,方知銳口味淡,不吃調料太重的菜,但從來不會表現出來。 林西圖吃飯不老實,無聊的時候就數他哥每道菜下筷子的次數,味道重的菜和清淡的菜之間就差了那么幾筷,但還是被林西圖發現了,他哥大概是吃不了太咸太辣的菜。 好心告訴阿姨,結果后來做的川菜都不放辣椒了,林西圖嘴里差點淡出鳥來,晚上做完作業實在寡得受不了了,還得偷偷溜下樓吃火雞面加餐。 現在方知銳好歹身價后面不知道跟了多少個0,居然還是喜歡吃這些淡得跟白開水一樣的家常菜。 而且都是吃的同一道清湯上海青,為什么方知銳的個子能比他高這么多? 林西圖一邊吃飯一邊神游天外,方知銳坐在他旁邊,夾菜的姿勢都像在彈鋼琴,不論做什么,他的脊背總是筆挺的,姿態優雅,看上去賞心悅目。 兩人的椅子挨得有些近,林西圖伸長腿,大腿卻一不小心蹭到了方知銳的腿側。那里的西裝布料輕薄,只是輕輕一擦,就能感受到底下堅硬而炙熱的大腿肌rou。 林西圖不敢動了,只能任由對方的體溫源源不斷地傳遞過來,攪得他心猿意馬。 偏偏方知銳也沒有動,冷眼看他:“吃飯?!?/br> 身上這么熱,臉還是冷的,林西圖“哦”了聲,埋頭吃飯,結果腦子里又蹦出一只天使一只惡魔來,互相打架。 天使哭唧唧地趴在地上裝柔弱,掐著嗓子說:“你就聽他的話吧,做個乖巧的弟弟,偶爾裝裝可憐,博取他的同情心,說不定他一心軟,你就有可乘之機了?!?/br> 惡魔扇扇翅膀,一腳把天使踹飛了。 “裝個屁!方知銳是沒有同理心的,再怎么裝都會跟他越走越遠,不如主動出擊,就現在,學電視劇里偷情的小三那樣,脫了鞋踩在他的皮鞋上,撩開他的西褲褲管,一路踩上去……” “???”林西圖蒙了。 可根本沒給他猶豫和實踐的機會,方知銳已經吃完飯起身。腿邊的熱源忽然消失,林西圖下意識抬起頭和方知銳對視。 “你剛剛在想什么?”他哥問。 我在想怎么勾引你。 林西圖擠出了一個略顯猙獰的笑,尷尬道:“沒什么,我在想這辣子雞丁還怪好吃的?!?/br> 方知銳靜了一瞬,徑自往樓上走。 “我先去洗澡,你吃完可以去阿姨和自己以前的房間看看?!?/br> 等一樓只剩下林西圖一個人后,他才泄氣似的趴到餐桌上。 方知銳是他哥,沒有那層真正的血緣關系,他和方知銳之間的聯系就像跟風箏線般一碰就能斷。 那人那么聰明,偷拍的照片也在他的手上,怎么會看不透自己連藏都藏不好的小心思。 他趕著要送上床對面估計還不樂意,如果他送方知銳999朵紅玫瑰,一邊彈鋼琴一邊向他大聲示愛,方知銳會不會直接扇他一巴掌? 林西圖不敢往下想了,把剩下的菜吃完,灰溜溜地上了二樓。 他在二樓的走廊里晃了一圈,只有琴房的門是開著,里面落地窗的窗簾被拉開到最大,地毯上還擺了許多琴譜,大多數的譜面還沒有成型,只寫到一半。 在他來之前,方知銳大概就在這間琴房里工作。 林西圖拿起其中幾張半成品,試著彈了幾個音,發現這些琴譜的基本調都差不多,只是末尾有幾個調不一樣。 以沉重的重音起調,像大雨來臨前潮濕沉悶的那一刻,繼而重音被弱化,高階單音起調,清脆的單音節在方知銳寫下的緩慢柔和的曲律下,敘述出一個有些孤單的故事,平靜而暗潮洶涌。 然而琴譜到這里就斷了,后面的接法可以有無數個,可以一直是悲傷而柔和的高音單階,也可以加上和音高亢起來,但方知銳精益求精,對這段單音的要求很高,改了好幾個譜面似乎都沒有滿意。 手越彈越癢,林西圖干脆坐到琴凳上彈了首《卡農》。 初中的時候他才正式開始學鋼琴,方裴勝對自己繼子也算是慷慨,找了位私人老師教他,但大多數時間,林西圖還是聽方知銳彈琴,一邊彈一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