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節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高明程過來找王所長,自然是有事。他是為了桃花嶺中的古墓來的。 他手里有兩塊半的玉器,之所以沒有拿到羊城去給范承耀過目、估價,就是為了想自己先提前搞清楚這墓的年代和墓主的相關信息。 再一個,他無意中發現了端倪,猜測范承耀是在走私古董,但是呢,這一點只是他的猜測,范承耀沒有說,他也沒有表露出自己已經知道了。 但如果直接拿古董玉器找上門去,這豈不是不打自招了嘛! 考慮到這兩點,高明程就壓根沒打算讓范承耀沾手他的玉器。 很快,熱茶送上來了,高明程客氣的道謝,然后才接過茶。 他沒急著進入正題,而是先和王所長寒暄了一會兒,等喝了兩口茶水后,他才問起上次古墓的事情。 王所長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他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哈哈笑著走到高明程的身邊,半是開玩笑,半是認真的說道:“明程啊,你可是我們文物管理所的福星??!最近這兩年里,你發現兩回古墓了!為挽回國家損失作出重大貢獻??!” 高家村的古墓,是高明程發現并舉報的,這桃花嶺的古墓,也算是高明程發現并繳獲的,不然沒準那殺人犯王智拿著古董就跑了,再過幾天,這些國家文物,就會流入賭坊,然后再也無法追查其蹤跡了。 而宋朝的夫妻墓,又比普通的單墓更有研究價值,所以高明程把王智抓捕到后,簡直是送了兩個功勞出去。 一個是送給高國兵了,一個就是送給這個王所長了。 他們兩人之間雖然沒有直接接觸,但古墓案帶來的好處,卻是王所長得到了。 也因此,王所長對高明程的態度挺和善的。 得知高明程前來,是想問古墓相關的信息,王所長也就沒有瞞著,而是把自己這邊已經研究出來的資料都說了。 從王所長的口中,高明程得知那是一座南宋的墓,里面有餐具、酒具、茶具、香具、文房用具、閨閣用具、佛事用具、禮器、日常雜器等九個不同的生活領域的陪葬品。 王所長感慨道:“我們這里只是小地方,至今挖掘出來的古墓,大多是這種中小型的古墓,陪葬品并不多,只有長安、洛陽一帶的古墓,那才極具挖掘價值呢!” “宋墓的陪葬品,多為當時的瓷器、燈盞等生活用品。極少有金銀首飾等貴重物品,所以沒在墓里發現這些,也不算意外。但之后我聽高局說,那墓之前就已經被盜過一次了,那王智在之前,就無意中發現了那座險些坍塌的古墓,從里面取了幾樣值錢的玩意,有四件玉器、一對銀鐲和一對瓷杯,但那些東西,都被他當成賭資抵押給賭坊了?!?/br> “哎,事后高局根據那王智的口供,派人去找過,但直到現在,都沒有找到。那些東西,怕是難找回了!” 說起這件憾事,王所長都有些喋喋不休了,滿臉的遺憾。 高明程安靜的聽著,他以為王智只拿了那三件玉器,沒想到還拿了其他的東西,并且去參加了不同的賭局。 果然,賭狗是沒有未來的! 但凡王智把這些古董私底下拿走,然后拿去賣錢,都足以發家致富了。也不至于淪落到殺父母、殺莊家逃亡的地步。 高明程在這兒待了一會兒,就把古墓的情況都打聽清楚了,對于自己手里的玉器,也就有了一個大致的估價。 從文物管理所離開后,高明程就去了警局。 他一進去,就有相熟的人告訴他高國兵不在警局,而是去市里開會去了。 說到去市里開會時,大家都喜氣洋洋的,顯然這是一件大好事。 高明程也不是來找高國兵辦事的,所以高國兵不在也沒事,于是轉頭去找了黃大志。 黃大志看上去有些憔悴,不只是他,其實警局其他的人看上去也多少有些憔悴。 原本剛過完年,再窮的人也能夠吃上幾頓大魚大rou,正是一年最長rou的時候,可黃大志他們卻一個個都疲于奔命,因為王智殺人案,他們這個年根本就沒有過好。 在高明程的幫助下,他們倒是很快就將王智抓捕歸案,但是在審問之后,得知王智之前就把一部分文物流失了出去,于是警局的人又得按照王智說出的信息,前去尋找。 找了十多天,才得到消息,說有人把那對銀手鐲給融了,這可把大家給氣的! 至于瓷杯,倒是被人藏在家里,還保持完好,但那四件玉器,就遲遲不見蹤跡。 他們后面又去了之前黃大志撿到玉器的地方尋找了,直接掘地三尺,卻依舊沒有找到。 后來又在附近的村子走訪,探尋消息,也都無果。 但在這個過程中,黃大志的內心是很焦慮的,只是他也不敢吐露出來。 現在看到唯一的知情人高明程來了,他立即放下手中正在忙的事情,眼底流露出些許激動來。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保密,人在隱藏秘密時,心理素質不好的人,就會承受極大的壓力。 又或者他們會在無意中泄密。 “明程,你過來?!秉S大志給高明程使了個眼色,兩人一前一后來到院子里。這里視野開闊,有人靠近的話,也能夠一目了然。 黃大志壓抑了很久,心中滋生出強烈的傾訴欲,現在終于可以迫不及待的把一些事情全部都說出來了。 他的聲音很小,話卻說的很快,好在高明程知道前因后果,因此倒是能夠理解。 看出黃大志的焦慮,高明程說道:“如果你想上交,我這邊沒問題,只是你得找個好法子遮掩,不能讓人知道是你之前就偷偷拿走的?!?/br> 經過這么久的時間,黃大志已經融入到警局了,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喜愛,但人的信任很難建立,卻又很容易打破。 一旦有了先例,那么后面再發生類似的事情,大家就會懷疑你。 這樣顯然是對事業不利的。 黃大志滿臉的訝然,說道:“你同意我上交?我聽說是宋朝的,還是玉的,應該很值錢?!?/br> 黃大志之前說好賣掉后,得到的錢一人一半,所以他沒有做出上交的決定,一是顧忌自己的名聲,二也是覺得不好意思,讓高明程白忙活了。 高明程剛發了一筆橫財,所以這會兒很想說一句——我這人對錢不感興趣! 咳咳,不過,咱得低調! 高明程把從王所長那里得到的信息挑著說了出來,又把自己的估價說了出來,算是明確的告訴黃大志那兩件玉器的價錢。 哦,至于那半塊玉佩,由于殘缺,一般是不值錢的。 但也有人會拿去制假,照著完整的玉佩做出半截假的,然后用特殊的膠水粘上,再以假亂真的拿去賣。 從古至今,在古董上,就一直存在制假,比如說,宋朝的人造假了唐朝的名畫,但如果假貨一直流傳至今,那么其本身也是一件真正的古董了。 “大志,東西是你撿到的,你可以自己做主。那玉器還放在我家里,等下我拿來給你?!备呙鞒陶f道。 黃大志驚了,慌忙搖頭拒絕:“先放你那里,我住的地方不方便?!?/br> 高明程卻說道:“再過幾天,我就要回村去了,我承包的山要提前規劃挖坑,好種樹了?!?/br> 這一下,黃大志就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他低頭,腳無意識的轉動著。 最終,他松了口氣,像是想開了。 “明程,東西不是我盜的,也不是我偷的,而是我撿的!之前我看過《少林寺》里面說過什么有緣人,我覺得這就是我的緣?!?/br> “我之前不知道要和誰說這些話,一直憋在心里,一下子想這樣,一下子又想那樣。但現在我想明白了,我可能虛偽,可能貪婪,但我真的需要錢?!?/br> 對于這個結果,高明程并不意外,只真誠的說道:“你的東西,你做主就好。東西先不賣,可以自己收藏保存好,你看怎么樣?” 這一刻,黃大志徹底釋然了,他算是看清了自己的內心,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那么之后也不會再彷徨不安了。 人的一生,在很多時候,都是在認清自己,認清世界。 第322章 黃大志相親記 略過這個話題后,黃大志的神態就放松了不少,和高明程說起了他過年相親的事情。 黃大志過年回家時,就跟軍嶺的媒人說了自己想相親結婚的事情,然后把自己的條件一擺,再說了一下對女方的要求。 不過黃大志急著結婚,對女方也沒有太多的要求,一個是年紀最好不要太小,比他小一兩歲就行,一個就是五官端正不丑。 軍嶺比高家村大,居住的人口也多,是有媒婆的,媒婆聽了黃大志的要求后,就馬上有了幾個人選,然后在大年初二和初四這兩天,他都跟隨媒婆上門去相看女方。 “初四那天相看的姑娘,我還挺喜歡的,不過她媽早沒了,家里只有一個爸爸,另外她是家里的長姐,底下還有五個弟弟meimei,那些弟弟meimei基本都是她帶大的,是個很善良很勤勞的人?!秉S大志說起話來,眼中帶笑,看上去的確是有些心動了。 只有高明程聽多了伏地魔的傳說,對此有些不安,不過他也沒有說出不好聽的話來,婚姻大事是黃大志自己的事,只要他喜歡,他愿意,那也沒啥毛病。 “哦,那對方要多少彩禮?有什么別的要求嗎?”高明程語氣平淡的問著。 “還沒談到這個,本來打算初六再去一趟,但后面沒去成,到王橋鎮辦案去了。這個案子一忙,就忙到現在。我打算這兩天請個假,提著禮去對方家坐坐,把彩禮什么的都談清楚,能成的話,就早點成了?!秉S大志挺有打算的。 主要是他的年紀大了,確實有些著急了。 本來他個人的條件算是不錯的,但他家里有負擔,因此軍嶺和附近的村子,都沒人愿意嫁過來。 這回相看的,還是隔著二十多里的村子了。 “那行吧,如果成了,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就說一聲?!备呙鞒陶f道,算是給黃大志一個定心丸。 黃大志在縣里工作,這結了婚,自然得在縣里買房,他現在住的地方,一個人將就還行,新婚夫妻住著,就有些不好了。 “好?!秉S大志咧嘴笑著,的確安心了不少。 兩人又聊了幾句,就分開了,黃大志回去繼續工作,高明程也得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高明程看到有人挑著擔子在賣豆腐腦,于是買了一大份,那賣豆腐腦的人麻利的用塑料袋裝好,然后又打開一個桶蓋,用勺子從里面舀了兩勺辣椒水淋在豆腐腦上。 這辣椒水是用辣椒粉、香蔥和醬油熬制的,香辣的口感,拌在豆腐腦里,能增添風味。 當然了,那桶子里還放著一小罐的白砂糖,但只有在顧客要求放白砂糖時,商販才會舀上那么一小勺。 不過他們這兒的人,很能吃辣,除了小孩,很少有人要求放糖。 給了錢后,高明程拎著東西快步走回去,但一路上都在思索著。 現在做小本生意的人越來越多的,別看這種吃食看似簡單,賣一份的錢也不多,但是生意好時,一個月賺的錢,比工人的工資還要高呢。 更別說這兩年很多工廠都會陷入三角債,然后瀕臨破產,連工資都發不出來。 所以,高明程琢磨著該帶高壯到縣里來做事了。 之前沒喊高壯,是因為他和何秀曼結婚后,何秀曼很快就懷孕了,這個時候,他是萬萬不能喊高壯出門的,不然留下家里一老一孕婦,這如何能安心? 現在孩子生出來了,把高壯帶到縣里去做小生意,那也沒關系了。 至于做什么生意,他是打算做吃食,民以食為天嘛,只要吃食做的好,就不愁沒生意,且這個生意投入的本錢也不多。 但具體做什么,還得看高壯的想法了。 他決定這次回村,就找高壯說一說,如果高壯愿意,那么趕在春耕之前,把家里的地租給別人種,一年夠交公糧就行。 外面的天地廣闊,賺錢的路子更是多不勝數,留在鄉下,那么幾代人都難跨越階層了。 如今在興安嶺,還有一個小學,可以供附近村子的小孩讀到三年級,但等90年代后期,連這個小學都會沒有,你留在村里的話,到時候自家小孩都沒得書讀,或者要走很遠的路,到鎮里去讀。 教育、醫療等資源會逐漸集中到城市里,因此,進城是大勢所趨。 高壯是他的好兄弟,他不能自己發達,卻不管兄弟,得在社會騰飛之際,拉上兄弟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