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節
“咳咳——” 門口的杜長卿擠了進來,目光在他二人身上逡巡一轉,皮笑rou不笑道:“我看時候不早,人都到齊了,就別在這門口一并擠著,進院里用飯吧?!?/br> “阿城,擺飯——” 阿城應了一聲,把門口藥桶子搬進屋,又把大門一鎖,歡呼著朝里跑去。 唯有段小宴撓撓頭,語帶茫然:“不是說廣邀貴人好友嗎……就這幾個人???” 這話當然沒有人回答他。 銀箏掀開氈簾,眾人陸續走了進去。 小院提前已打掃過一次,越發整潔清爽,院中已拉起布棚,遮蔽頭頂烈陽,因院落四周有樹,院子里倒并不很炎熱,偶爾有風時,還覺出幾分清爽。 其余人都已來過院子幾回,唯有紀珣與竹苓是頭一次來,走得更慢些。 “公子——”竹苓扯了扯紀珣袖子,“這窗前居然有棵梅樹哎!” 紀珣不喜群花,唯愛梅竹。如今他自己窗前養了一叢綠竹,幼時在紀家時倒是在窗前種過一樹白梅,只是后來埋頭做藥,那時年幼,有時剩下藥渣倒在梅樹下,漸漸的梅樹就枯死了。 見他看的入神,銀箏笑道:“這是姑娘的屋子,冬日花開時,打開窗就有梅花飄進來,可好看了?!?/br> 她一轉頭,見院子涼棚下的石桌前,眾人三三兩兩已走過去入座,便招呼道:“紀醫官,阿城在擺飯了,您二人請先入座吧?!?/br> 紀珣點頭應了。 他走到石桌前,苗良方和段小宴已先坐下,陸曈正將碗筷一一擺好,阿城動作很麻利,不多時就已將飯菜擺滿一整張桌,擺不下的,則放在石桌前的小木椅上。 白炸春鵝、清攛鶉子、荔枝腰子熬鴨、山煮羊、蜜漬豆腐、雪霞羹、酒燒香螺…… 雖然有些酒樓的油紙袋尚未扯干凈,仍黏有一點在菜肴上。 但…… 還挺豐富的。 竹苓挨著阿城坐下,苗良方和銀箏坐在一處,杜長卿接過竹苓方才抱來的“青竹瀝”,叫陸曈也坐下。 紀珣看著陸曈在涼棚下坐了下來,見她身側還有空位,微微猶豫一下,朝著陸曈走去。 他還有些事想問陸曈。 陸曈看到他的動作,也是一怔,紀珣走到陸曈身邊,微撩袍角,正要坐下。 忽然間,斜刺里響起一道聲音。 “請問——” 紀珣抬頭。 裴云暎不知什么時候走了過來。 微風吹動梅樹花枝,打開的青竹瀝漸有清香撲鼻,年輕人站在二人身前,眉眼明朗含笑,語氣卻很有幾分無辜。 “我可以坐在這里嗎?” 歡迎來到梁朝盛京心動的信號第一季修羅場(不是) 第一百九十六章 蕓娘 涼棚遮蔽頭頂日光,滿桌佳肴美饌熱氣騰騰,石桌前,女子身邊一左一右,二人同樣站著,于是風至此處也輕微幾分。 紀珣看向裴云暎。 他面色平靜,微微笑著,說話的語氣很自然,卻叫紀珣不由皺了皺眉,心中忽然生出一絲不喜。 不知為何,他有些不喜歡這位裴殿帥。 席上眾人都鴉雀無聲,段小宴眼疾手快,一把拉著裴云暎在陸曈身側空位上坐下,“哎喲,說什么介不介意,這么大張桌,還能找不出個位置不成?” 少年看向紀珣,適才燦爛一笑:“紀醫官,您坐那邊吧——”他指了個空位,恰與陸曈離得很遠,正與陸曈對在圓桌兩面,“剛好挨著白炸春鵝,夾菜方便?!?/br> 竹苓:“……” 白炸春鵝油汪汪的,與紀珣潔凈衣衫實在很不相稱。 只是裴云暎已被段小宴強拉著坐下,這石桌本就不算大,在旁接了個木桌才勉強坐下一桌人,空位實在有限。 頓了頓,紀珣轉身,在段小宴方才指的地方坐了下來。 陸曈微微松口氣。 不知為何,她總覺得每次紀珣與裴云暎見面時,氣氛總有幾分古怪。明明二人交談正常,舉止有度,但總有種暗藏的劍拔弩張之感,裴云暎笑得越是親切,紀珣舉止越是有禮,這感覺就越是強烈。 陸曈疑心他二人過去曾有過節。 林丹青輕咳一聲,移開話頭笑道:“杜掌柜這桌菜真是豐盛,這盆荔枝腰子熬鴨,看上去和仁和店大廚做的差不離多少?!?/br> 阿城嘴快:“林醫官厲害,這荔枝腰子熬鴨,本來就是東家在仁和店買的?!?/br> 杜長卿敲一下他的頭,罵道:“就你話多!” “是在食店買的?”竹苓愣愣開口,“我還以為是自家做的呢?!?/br> 這桌飯菜委實豐富,賣相又很好,小藥童原本還嫌棄醫館院子有些狹窄,看到菜肴后,那點嫌棄頓時不翼而飛。紀珣學醫,飲食十分清淡,小孩子嘴饞,難得見一桌油汪汪,誰知竟是從外頭買的。 苗良方解釋:“咱們醫館的幾個,廚藝都一般,怕招待不周,引人見笑,小杜才特意去仁和店買了酒菜回來?!?/br> 竹苓疑惑:“既然這樣,為何不直接在酒樓里吃呢?” 酒樓里還寬敞一些,自家公子也不用和油汪汪的白炸鵝擠在一處。 杜長卿翻了個白眼,皮笑rou不笑道:“都是坐館行醫,醫官院的醫官領著俸銀,偶爾還能從貴人手里漏個金子珠串什么的,咱們這里可不同?!?/br> “來西街瞧病的都是窮人,別說賞些資銀,遇到濫發好心的,有時候還要倒賠幾個?!闭f至此處,瞪一眼苗良方,苗良方趕緊低頭吃花生,假裝沒聽見。 “就掙那么點銀子,物價還飛漲,今年又加征稅賦。說實話,醫館這回擴店,可是把我家底掏了個空,可將來呢,未必賺得回來。這要說,哪是開店,簡直就是布施做善事了?!?/br> 他身子往后一仰:“仁和店訂席,席位費也要錢,當然是在醫館吃更劃算?!?/br> 竹苓茫然。 他雖只是個小藥童,但自小跟著紀珣,除了飲食清淡、日子乏味,倒不曾吃過什么苦。 尤其紀家清流學士,這種為一錢銀子貨比三家算八百回賬,實在難以理解……竹苓偷偷看向自家公子。 紀珣垂著眉眼,一言不發,似在認真沉思杜長卿的話。 林丹青見狀,笑著道:“話不能這么說,西街日子雖清貧些,卻也不愁吃喝,知足常樂嘛。況且盛京這頭還算好的,前些日子,我回家聽我爹說,蘇南鬧蝗災,莊稼幼苗被吃空了,那邊的人都已鬧起饑荒?!?/br> 銀箏驚訝:“蘇南蝗災?” 眾人一愣,蝗災消息是先從宮里傳出去的,西街尚未聽說。 杜長卿看看陸曈:“那不是你們的家鄉嗎?” 陸曈和銀箏是從蘇南來的。 苗良方皺眉,“飛蝗蔽日,莊稼頃刻而盡,饑荒一旦鬧起來,大疫恐怕緊隨其后……” 他嘆口氣,神色有些擔憂。 聽見“大疫”二字,陸曈眸色微動。 院中氣氛頓時有些沉重。 杜長卿見狀,輕咳一聲,站起身道:“好好慶宴,說這些不開心的干嘛呢?今日我們歡聚在這里,是為了慶祝仁心醫館開張五十年——” “我老爹要是泉下有知,也該欣慰了。畢竟就算他自己來,也未必能開到四十九?!?/br> 他這一打岔,倒將方才沉郁沖散了一些。 東家抱起桌上酒壇,“我買了甜酒,動筷之前,大家先舉一杯吧?!?/br> 他正要拔掉酒塞,一直不怎么作聲的紀珣突然開口:“喝酒傷身,我今日帶來青竹瀝,正好可以用上?!?/br> 杜長卿抱著酒壇“啊”了一聲,有些費解地看向紀珣。 慶宴喝酒不是常事么?這人卻偏偏說喝酒傷身。 也太煞風景了。 難怪外頭要傳言他不喜與人相處。 估計人也不喜與他相處。 四下無人說話,林丹青自然的順過話頭笑道:“青竹瀝……名字真好聽!” “紀醫官是入內御醫,平日只有宮里的貴人們才得他親自寫方制藥。先前他做的‘神仙玉肌膏’,如今外頭多少人想買都買不著。青竹瀝既是紀醫官特意準備,定然所用不凡,今日能嘗到,算是咱們走運。是不是?” 銀箏也趕忙打圓場道:“就是就是,聽說御藥院的藥材與外頭成料截然不同。藥露放在外頭,不得賣個百八十兩的,今日我們是托了紀醫官和東家的福,才能見識這好東西呢!” 桌上,那只漂亮的琉璃罐子上刻了細致花紋,里頭裝著露液青碧幽幽的,在罐子里晃蕩,像盛著汪翠綠翡翠,木塞已被打開,有淡淡清苦芳香彌漫開來,倒是十分消夏去燥。 杜長卿目光閃閃。 平心而論,他是不想喝這玩意兒的。哪戶人家慶宴上不喝酒只喝藥? 這也太晦氣了! 不過…… 御藥院的藥材珍貴,林丹青說得也有道理,這東西放到外邊,不知有多值錢。 試試就試試。 心中打定主意,杜長卿就把方才的甜酒放下,轉而抱起紀珣帶來的罐子,笑說:“那是那是,既然是紀醫官精心釀制,要是不喝,顯得我們多不識抬舉似的?!?/br> “來來來——” 他道:“酒碗都舉起來啊,咱們皇城里的瓊漿玉露,這就來咯!” 他說得夸張,紀珣不習慣被人這般起哄,面上閃過一絲不自然。 藥童竹苓卻面露絕望。 杜長卿并無所覺,誓要將這東道主做到極致,貼心地抱著罐子給每人來了一碗。 陸曈的面前也擺了一碗。 她低頭看著面前酒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