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步步為營
結果剛剛進了鎮口,兩個人就被攔了下來。 攔住他們的,是兩個穿著布衣的壯漢,沒有槍,手里全都提著短棒。 劉處長臉色一緊,下意識的就要往腰上去摸,被方不為輕輕的碰了一下。 “兩位何故攔路?”方不為問道。 燈光雖然昏暗,但方不為看的很清楚,這兩個漢子面膛黑紅,雙手粗糙,一看就是下苦力的,應該是鎮子里的保甲。 “巡查!” 一個漢子回了一句,又把馬燈湊到兩人的面前照了一下。 要是一般人,漢子也就放行了,但方不為和劉處長實在是太顯眼了。 就算是下著雨,也只是身上濕透而已,但這滿身的泥是從哪來的? “你們怎么這么狼狽?”漢子問道。 “坐船過來,上岸后走上來的,能不一身泥么?” 方不為指了指山下。 河道的盡頭地勢低,岸邊全是泥水。 要是方不為一個人來,根本不用這么麻煩??吹竭@兩個大漢之前,他早就繞路了。 …… 問了幾句,看方不為回答的有理有據,兩個壯漢便把方不為和劉處長放了進去。 “怎么盤查的這么嚴,會不會和李鳳年有關?” 走遠了一點,看附近沒有人,劉處長低聲問道。 “說不上!”方不為搖了搖頭。 兩個漢子的表情不似做假,應該是真的在巡邏。 而且問的問題并不繁瑣,只是問他們怎么弄成了這副樣子。連兩個人的來路和目的也沒有提及。 但一個小鎮而已,用的著如此防備? 會不會是李鳳年發動了周邊的群眾在做范? 這兩個人若是真的和李鳳年有關系,怕是每一個進了鎮子的人,他都會知道。 時機不巧??! 方不為看了看還在下著的小雨,皺起了眉頭。 明天既不是初一,又不是十五,再加上這么大的雨,一般的香客肯定不會來上香。 這樣一來,自己是不是已經被李鳳年安排的人懷疑上了? 幸虧下船的時候化了妝,李鳳年一時半會還認不出自己。 但往前走了幾步,方不為卻發現了不對。 鎮上燈火通明,大部分的鋪子都沒有關門,特別是香燭鋪子,不少人在進進出出。 而且既便下著雨,還是有不少行人在街上走動。 再往遠處一看,方不為看到有兩家客棧的門口竟然還停著小車。 怎么這么熱鬧? “人怎么這么多?”劉處長先震驚的問道。 “今天是什么日子?”方不為反問道。 “五月十九日!”劉處長回道。 “我是問漢歷!” “四月初七??!” 明天就是佛誕日,怪不得這么大雨,鎮上還這么多人,而且還巡視的這么嚴? 方不為猛的一驚。 這么重要的信息,竟然讓自己忽略了? 山上這么多人,那這山還怎么圍? 不但增加了大部隊暴露的風險,而圍捕李鳳年的難度,更是增加了好幾倍。 幸虧沒有提前發動。 方不為扭頭就往回走。 他是要去傳令,讓兩部人馬全部后撤,等候命令。 而且必須要給總部匯報,免得一干首腦等的心急。 劉處長不明所以,只能緊跟在后面。 幾分鐘之后,方不為又折返了回來。 暫時不能圍山,那就必須先把發電報的人跟緊了。 緊跟在后面的劉處長累的氣喘噓噓。 鎮落不算小,大多都是店鋪,衣食住行樣樣都有的賣。做的全都是香客的生意。 路過一家衣店時,方不為買了兩件僧衣和鞋襪,等出來后,兩個人便是一副僧不僧,俗不俗的打扮了。 一身泥水在街上晃蕩,還是太顯眼了。 要是走在城里,就會覺的很怪異。但在這種佛風盛行的地方,這種打扮很常見。街上有不少的行人,都是這樣的居士打扮。 沒看衣鋪里的掌柜,不但穿著僧衣,剃著光頭,還一口一個施主,就差腦門上點戒香了。 往前沒走幾步,方不為又看到了剛才盤查過他們的那兩個大漢。 大漢沒有發現他們,不緊不慢的往前走著。方不為一看,大漢前進的方向,就是電臺發報的位置。 之前還想著怎么找個借口,帶著劉處長繞到那條街上,這不現成的借口便來了么? 方不為給劉處長使了個眼色,兩個人遠遠的跟在了后面。 這條街有些偏,巷子也很窄,但大多數的店鋪都是開著門,亮著燈的,但獨獨發報的那一家,沒有一絲亮光。 方不為抬眼一看,是一家糧店。 兩個大漢連彎都沒有拐,直直的進了糧店的隔壁。 是一家飯館。 方不為和劉處長對視一眼,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驚駭。 方不為是在想,難道巡視的保甲,真的和李鳳年有關? 一路走來,街上還開著門的飯館有好幾家。就算這兩個大漢肚子餓了,也不用繞這么遠吧。 到這種時候,方不為不會相信任何巧合。 劉處長看著方不為,意思是現在怎么辦? 直接跟進去肯定不行,憑白惹人懷疑。 方不數抬頭掃了一眼,看到前面不遠處的一處店鋪門口,掛著一盞標有客棧的燈籠。 …… “兩位居士,對不住了,客滿了!”看客人進門,客棧的掌柜立馬迎了上來。 方不為沖客棧的老板笑了笑,上前一步,把兩塊銀元放到了柜臺上:“有事耽擱了,來的有些晚。但明天的早香是必須要上的,還請掌柜的行個方便!” “真沒客房了!”老板看著銀元,一臉的舍不得,但最后卻無奈的攤了攤手。 “能有個睡覺的地方就成,至少不用在外面淋雨……”方不為又拿出兩塊銀元,放了上去。 掌柜的看著銀元,眼睛一亮,指著柜臺后面的小門說道:“就這一間了,本不是用來守夜的,只有一張小床,要不兩位將就一下?” 方不為不過是想找個借口罷了,自然一口答應了下來。 簡單的收拾了一下,方不為又問著掌柜:“麻煩掌柜,這附近有沒有食肆?” 掌柜伸手一指:“出門向右,再往前走三家便是!” 指的正是兩個大漢進去的那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