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狡兔三窟
方不為說完了整個案情,蘇民生和劉成高又喜又無奈。 喜的是方不為盯住了主要人物。不出意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會把這個付老板挖出來。 無奈的是,高思中像個狗皮膏藥似的,貼在了行動科的身上一樣。 但他們也怪不到方不為的頭上,方不為隨時匯報案情,這一點錯都沒有。蘇民生和劉成高也不想等整個案子都結束了,自己連案情的偵破過程都不知道。 萬一馬春風心血來潮問起他們來,他們答不上的話,絕對不會僅僅是挨一頓責罵那么簡單。 “這個付老板的做派怎么跟間諜似的?”聽完了方不為的匯報之后,高思中下意識的問道。 蘇民生和劉成高也有同樣的疑惑。 雖然有禁煙令,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會事。大街小巷掛羊頭賣狗rou的店面多了去了,有的甚至還掛著戒煙療養機構的牌子,里面其實就是在經營大煙。 這就跟后世二十一世紀的洗頭店按摩房似的,誰都知道里面干的是什么勾當。 所以在這個年代,只要有關系,販賣煙土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罪名。最多也就防著不要被同行黑吃黑就行。 但這個付老板明顯是小心過頭了,這小心謹慎的做派,絕對不是一個煙土販子該有的防備心理。 高思中,蘇民生和劉成高都認為,這個付老板肯定和何世榮被滅口一事有關。 他要么是防備著青幫門徒,要么是防備著特務處。 這兩方勢力,一個比一個不好惹。 青幫還好一點,如果付老板一口咬死何榮被刺和他沒關系,再花費些銀錢,上下打點一番,最后找個中人說和一下,這事情不難解決。 但特務處就沒這么好打發了。進來之后,就算沒嫌疑,也得脫一層皮。 再說了,如果沒嫌疑,他躲什么躲? “是不是有問題,等人抓回來就知道了!”方不為回道。 方不為現在就在等消息。 一是等電訊科派往電話局調查的人員回信。 二是等青哥最后的落腳地點。 第四組這里的消息來的最快。 青哥乘座的小車果然還是進了城。但讓方不為沒想的是,青哥哪里都沒去,又回了昌寧街的住處。 這個付老板小心的有些過頭了吧? 方不為暗暗的揣測著。 今天針對付老板的安排,不管哪一件,方不為都認為施行的很完美。 換位思考,如果把自己放在付老板的位置上,也就最多懷疑一下要貨的剛來,貨就被燒了,怎么會這么巧? 許大海這么大的買家,都沒能把付老板引出來。方不為只能變換策略,燒了他在城南碼頭的貨。 但付老板還是沒出現。 這是唯一會讓付老板起疑的地方。 正當方不為反思的時候,電訊科這邊也有了回復。 電話記錄查到了,青哥住所的那部電話,今天和一個號碼通了七次話。 通話的號碼正是護衛隊長告訴手下的那一個。 其中有三次,正好處在關鍵的時間節點上。 一次是青哥告別許大海,離開酒樓回到住所之后。 第二次是護衛來通知青哥,城南碼頭倉庫失火,煙土被燒的時候。 第三次是剛剛,青哥押著三個護衛,回到住處以后。 但聽完電訊科的匯報,方不為卻發現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青哥打最后一個電話的時候,電訊科的人員就在電話局,聽到了通話內容。 通話的內容確實是青哥在匯報倉庫失火的原因,但稱呼卻不對。 青哥開頭的第一句話是:轉告大哥…… 接電話的不是付老板? 方不為暗暗的吐了一口氣,這個付老板太狡猾了。 如果電訊科的人沒有聽到這最后一次的通話內容,自己肯定以為這個電話所在在地址就是付老板藏身的地方。也肯定會安排人抓捕。 抓了這個人,也就等于驚動了付老板,再想抓他,無疑于大海撈針。 這個人只是一個傳聲筒,最多算是付老板安排的煙霧彈和警示哨。 可越是這樣的小伎倆,就越難識破。 “這個人接過電話之后,有沒有再用這個電話對外聯絡過?”方不為問著電訊科的人。 “沒有!”電訊科的人回道。 再沒有電話聯系過,這個時代又沒有無線通訊設備,這個人用什么辦法,才能最快的聯系到付老板? 電報不可能,還不如打電話方便快捷呢。 方不為心里基本上有數了。 “你去,通知葉興中和馮家山,秘捕劉世青!”方不為對邢明生說道。 劉世青就是那位青哥。 邢明生剛要走,方不為又叫住了他。 “我估計付老板肯定會在劉世青住所的周圍安排人員監視,只憑第四組,人手有些少。股長,還得麻煩你親自過去盯著些,讓兄弟們把包圍圈擴大一些,不要走漏了風聲?!?/br> 劉成高拍了拍胸口:“放心,絕對跑不了他!” 說話的同時,方不為也站了起來。 看他要走的架勢,高思中下意識的問道:“你去哪?” “我去會會那位付老板!”方不為冷聲笑道。 “你知道他在哪?”劉成高問道。 “八九不離十,就藏在離這個接電話的人不遠的地方!”方不為回道。 旁邊的高思中瞇著眼睛看了看方不為。 他也想到了這一點,還想著拿這個拿作拿作方不為,讓方不為讓點好處出來,沒想到方不為的反應速度比他想像的快多了。 被方不為一提醒,劉成高和蘇民生也反應了過來。 這個突然冒出來的人,最多也就是個傳話的。也是付老板怕被人直接摸上門來,故意設置的一層煙幕。 這個人沒用電話,只能是靠人傳遞信息,付老板要想知道第一手的信息,就不可能藏的太遠。 “要不要幫忙?”高思中問道。 方不為還沒說話,劉成高猛的站了起來。 “跟蹤抓捕,還是我行動科的兄弟們手熟一些,就不勞高科長多費心了!” 接掌行動科以后,蘇民生第一次覺的劉成高是如此的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