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放心吧,一會兒就給你改,掐個腰快得很。 趙文倩這才掉頭離開,走到門口回頭看了眼,不知在想什么,推著自行車出了門。 韓舒櫻到了商場,先把裝著淺灰色毛線的青布包放進柜臺里,然后在成衣區域轉了一圈,走動下,清點下衣服數量,確認無誤,然后在她那片區域,走走停停,將沒掛好的衣服整理一下,擺放整齊。 應付完早上進來的一波人后,沒什么人了,她才拿著布包去了旁邊布柜找同樣閑下來的王梅。 梅姐,你看下這個毛線,織一件貼身的毛線褲,要多少?韓舒櫻對織毛衣沒概念,??椀娜擞斜容^有數。 營業員王梅一眼就看到青布包里面的六個毛線團。 淺灰色毛茸茸,一看就很軟很暖和。 咦,你這個毛線不錯啊,在哪兒買的?王梅眼睛一亮,趕緊拿起一團,捏了捏,又扯下一根仔細看了看。 韓舒櫻說過她有親戚家在海市,是海市那邊的貨,說出來時還有點虛,后來一想,反正她在這里也就干三個月,三個月到了人家柜臺營業員回來了,她就得走人,再加上見過曾祖,知道海市還真有個姑媽不對,不叫姑媽,她應該叫叫高祖姑母? 這輩分絕了。 總之這關系她就干脆拿來胡言亂語,雖然她不是真正的曾家姑奶奶,但好歹也是曾家的后后后子孫輩兒,不算冒犯吧? 有這么一層關系,于是她就更加滿嘴跑火車:哦,我親姑母在海市,她家里頭有人在商場上班,能弄到不少好東西呢 王梅一點沒懷疑,畢竟不是人人都是江公安,韓舒櫻的氣質在這里了,壓根就不像農村丫頭,農村丫頭一眼就能看出來,氣質是沒辦法裝的,一看就是那種家境好的姑娘,加上對象又是公安,平時吃的用的都是好東西。 也舍得花錢,身上穿的衣服料子,就沒有不好的,想想也是,沒有個在海市的親戚,哪能搞到這么多好料子,王梅有時候看著都眼饞,從頭到腳,她穿得咋就那么漂亮,連綁辮子的發帶都有人問,她還想給她閨女也弄個發帶,到時候綁頭發上去學校,多好看。 你這個線比較細,這一小團頂粗毛線三團,但是吧,織出來的毛褲可能沒有粗線那么厚,會薄一些。細線就是這樣,織出來的衣服薄,但同樣一球線,細的線耐用。 那就先織薄的。這個淺灰毛線很暖和,看劇本上說的是什么六羊仙毛,她也不知道是啥毛,但肯定比一般毛線保暖,劇本出品,必出精口,薄的應該夠用了。 織個褲子,三團應該差不多了。 剩下的梅姐,你幫我織個大圍巾吧,一米六長,六十寬。 哎喲,這圍巾可真夠大的。 擋風,好看。薄的話長一點沒關系,到時淺灰色毛圍巾往頭上一戴,多好看,出門還能當披肩,主要是顏色好看,毛絨淺灰。 一個毛褲,一個圍巾,剩下的線給你織兩雙襪子對吧?你就給我七毛吧,我得織個三天。按說得要一塊,誰讓她們坐柜臺閑著也是閑著,平時這樣的活兒也少,大家自己會織,只有韓舒櫻不會,才找人織,認識的人肯定便宜點。 韓舒櫻爽快地將錢掏給王梅。 然后她倚著柜臺問:梅姐,你上次帶我去被服廠,那邊棉花挺多的哈?我還想買點。 王梅把針拿出來,看了眼周圍沒什么人,她道:那邊不認識的人去買棉花,又要錢又要票,你不如拿著布料去換,里面有不少工人,手里有棉花,給點啥就換了 那梅姐,你再幫我換點唄。 你想換多少? 三斤棉花。她打聽過,一斤棉花可以做一件棉衣,厚得話再加二兩,她不需要太厚的,一斤就夠了,再做件長款的,差不多也要一斤半,那就要個三斤棉,畢竟她主要弄棉花給曾父做棉鞋。 三斤?王梅想了想,等我去找找,一個人湊不上,被服廠不少小姑娘手里頭有,但也不多。像結了婚的家里用棉花多,都給孩子做衣服了,能攢下來的少。 嗯,布我帶來了。 那行,中午我再帶你去一趟,看能不能換到。王梅拿著線往針上打結,兩三下已經織上了,她經???,速度非???,看了眼韓舒櫻腿長,用手量了幾下后,就從褲腰開始織起來,眼看著一會工夫,就織出寸許長一圈。 這個過程中,王梅已經夸了三遍:你這毛線真不錯。又輕又軟,拿在手里一點不費勁,握在手里熱乎乎的,一看就是好東西,這是好毛線,純羊毛的吧?她越織越愛不釋手。 韓舒櫻干笑:可能是吧? 中午,王梅帶著韓舒櫻去了被服廠,之前她能換到棉花,是因為在被服廠工作的小姐妹看中了她的布料,想換來做圍巾。 但現在變成韓舒櫻這邊找被服廠的人換棉花,主動權就不在她手里了,這就有點難搞。 王梅找了幾個人,只有兩個小姑娘有點意動,主是要韓舒櫻的布料好,她們天天和布料打交道,雖然都是些棉麻類的料子,但是好東西一眼就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