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青色布料顏色很特殊,她不打算送人,白色比較常見,送一點也無妨。 沒想到何主任的媳婦竟然把頭巾染成了綠色,還過來說:小韓,染廠的朋友說,你這布料不怎么上色啊,試了幾次才染上,一洗又掉了。綠色洗了兩水后,變成淺綠色了,不過何主任媳婦仍然喜歡,天天圍著。 那當然了,這說明何主任媳婦是識貨人,一般的綢緞美是美,但不抬臉,你丑你圍著綢緞,它的質地顯得你更丑了,臉更黑。 但劇本獎勵這個料子,特別抬臉兒,料子自帶柔光,無論什么人,圍上后都會覺得比自己以前好看一些,當然越戴越喜歡。 韓舒櫻沒法說,這個年代的人就喜歡綠色,滿大街綠色帽子,綠衣裳,綠頭巾行吧,她自個喜歡就好。 這次之后,唯一好處就是,出點什么小錯誤,比如記錯了衣服的票啊,何主任見到也不會說她,想請假輕輕松松,甚至有時候她來晚了,主任也睜一只眼閉一眼,估計是枕頭風吹到位了。 時間過得快,轉眼就到了五號那天,前天晚上翠英嫂子過來告訴她,今天早上五點半的車,讓她準備好,去采石廠路上還要轉車,來回快一點要兩個小時,慢一點要兩個半小時到三小時左右。 韓舒櫻已經跟王梅打過招呼了,她算了下,五點半的車按三小時算,她八點半之前就能趕回來,商場七點開門,也就晚一個半小時。 根本不用請假,王梅幫她照看一小時就行了。 韓舒櫻其實心里有點忐忑,馬翠英拿了個大包,里面裝著她男人的棉衣棉褲還有棉鞋,還有些她起早做的玉米面餅子,菜餅子,裝在大飯盒里。 韓舒櫻什么也沒拿,因為她根本不知道人是不是在采石場,她只是去看看,畢竟時間太久了,記錯了也說不定,如果不在采石場,在什么木材廠,木器廠 而且,她如果也拿東西,馬翠英看見肯定會覺得很奇怪,她暫時不想讓任何人知道這件事,今天去的目的就是打探采石廠路線,看看坐哪路車能到,然后就是問一下采石場有沒有這個人。 如果沒有,她可能會大大松一口氣。 如果有 她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馬翠花說采石場那個地方很偏僻,韓舒櫻特意把來鹿城時帶的土布衣裳拿出來穿上,又跟翠花嫂子借了塊舊頭巾圍在頭上遮住臉,打扮得就像農村不起眼的土丫頭。 然后幫著翠花嫂子大包小包將東西拎上車。 上車找到座位坐下,馬翠花才有空跟韓舒櫻說起采石場的事兒:你大軍哥他就一把子力氣,手頭還有那么點技術活,去了采石場,聽他說那邊產什么花崗巖石料,活兒累,但給的工錢還行,對了你大軍哥是cao作工,cao作機器割石頭的,這個活兒是技術活,那些勞改犯干不了,找的當地技術工。 開一個礦,需要不少人呢,礦山開采出來,你大軍哥說,還得把石頭破開,篩分出來,再搬運裝車,最后送貨,可累了,那些勞改的聽說有不少反知識分子,有好幾個受不了勞累,死在里頭呢。 嫂子,那里面吃的怎么樣,穿的怎么樣? 你想啥呢,你以為勞改是去享福啊,還吃的怎么樣穿怎么樣,有得吃有得穿就不錯了,聽你大軍哥說,那里勞改人員每人定量一天只有九兩糧食,干的都是重體力活兒,能把個胖子活生生累成肋骨條,而且不僅挨餓,還挨打呢,聽說有的人餓得受不了,從泔水桶里撈吃的,被看管人員見了都要挨打,如果有人好心給吃的,還會被看管的呵斥呢 大軍他是技術工,又是本地的,所以他糧食定量高,家里再給糧,他平時可以在石場開小灶,他們當地有五個人呢,每個月我們都給送糧,比那些勞改人員日子好過些,但也苦啊。那里什么都沒有,全是石頭,待久了能讓人發瘋,馬翠英是這么覺得的。 韓舒櫻聽著心里忐忑,七上八下的,她沒想到現在就已經開始了嗎?不是要再過三年嗎?沒想到這時候已經有這個苗頭了?現在只有一小部分人遭殃。 她實在笑不出來,只能對馬翠英干笑一聲,嫂子在家也辛苦。說完她望著窗外越行越遠的路線,兩人換車后,確實周圍景色越來越荒涼,直到坐了一個半小時的車到了終點站,天已經大亮了,馬翠英才拎著包下來,韓舒櫻幫她拿了一個包。 路上還看到有追跑的小孩子。 礦場附近還有個村子,還算熱鬧些,你看,礦區就在前面。說著馬翠英手一指,遠處有幾個小房子,東一個西一個,礦山里面開出了一條兩輛車可半排通過的山路,門口停著些礦車。 這些人白天就在那里頭揀石頭。 馬翠英熟悉地一路走到路口那處小房子,房子里面有人,外面還有排隊的,墻上寫了個簡陋牌子:會客室。 排隊這些人要么是這里勞改人員家屬,要么像我一樣,家里有人在這兒工作,送東西來的,每次見面只有十五分鐘時間,妹子,你在這兒等我一會,等我排上隊,看完你大軍哥,咱就在礦區轉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