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錦繡農女:重生夫君求抱抱、錦鯉到農家:妤寶有空間、末世全家都崛起,廢柴竟是我自己
臣知罪,是臣御下不嚴,才有此疏忽。臣保證將犯人全部緝拿歸案。刑部尚書道。 皇帝恨鐵不成鋼,數落道:犯人一夜之間跑了這么多,可見你刑部的管理是有多么的散漫。 皇帝又道:行了,追犯人這件事交給金羽衛去...... 我反對。 話音剛落,被一道反對聲音打斷了。 太后一襲宮裝朝服緩緩走進朝堂,文武百官們齊跪地行禮。 哀家覺著金刀案尚未有個說法,盧指揮使是當事人,這尋找犯人的差事不宜再交給金羽衛接手。 是啊,太后娘娘所言甚是...... 有道理,盧指揮使該避嫌...... ...... 如今的天下雖然是皇上的,但說到底皇上的皇位來之不正,兵權還沒有完全收回,隨時都會江山易主,冷宮的太上皇若是想復辟也不是不可能。百官也不敢不賣太后面子,紛紛迎合。 此起彼伏的討論聲,皇上使勁一拍桌子,這些人才算是低調的小聲嗶嗶了。 最后眾人的討論結果大概就是要么自己解決,要么請外援。 有人建議讓刑部自己解決,有人建議東城衛去捉拿逃犯。 都安靜一下。太后威嚴的聲音再次響起,哀家覺得東城衛的人協助刑部尚書一同追回逃犯,眾卿可有異議? 臣沒有異議。刑部尚書哪里還敢有異意,有了這個臺階,他趕緊回道。 臣附議。其它官員也附和。 ......朝中百官都沒有異議,太后又問皇帝:皇上以為如何? 皇帝眼眸瞇了瞇,太后真乃小人行徑,事情到這份上了,再假惺惺問自己同不同意有什么必要嗎! 兒臣覺得甚好。就按母后說的辦吧。 早朝便在這爭執中度過。 冷宮的守衛照例給太上皇送膳食,但是叫門半天無人開門。守衛覺得有些不尋常,取來了冷宮大門的鑰匙開了門,宮內空空蕩蕩,一個人影都沒有。 地上只有幾具暗衛的尸體,尸身早已冰冷,死亡時間不短了。 不好,中計了,城中的混亂應該就是太上皇搞出來的動靜。 守衛總官要去報告皇帝,說太上皇逃脫的事,被人攔下了。 不可,如果皇上怪罪下來,你我的人頭不保??偣俚膶傧伦钄r道。 可若是被人發現了呢?守衛總官有些心里沒底。 皇上現在的身體就是強弩之末,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歸天了,到時候這天下便重新回到太上皇一脈手中。還有誰會在意咱們兩個的瀆職。 守衛總官擰眉思索,總覺得哪里不對勁。若是太上皇重新掌權,你我前幾年克扣冷宮飲食,又從不賣太上皇面子,估計他第一件事就是將你我大卸八塊。 那...... 還是趕快去告知皇上,趁太上皇還沒有跑遠,將他追回來。守衛總官分析。 冷宮守衛總官一路急急的趕往皇帝上早朝的宮殿,未等到太監前去通報,便急火火的進殿。 文武百官都好奇的看向這位總官,這人是誰啊,不經通報就擅自闖進殿中。能有資格進殿的,都是有一定品級的官員。 這總官就是武職中的芝麻小官,百官不認識他也不足為奇。 卑職參見皇上。守衛總官跪下,行了個禮。 平身。 皇帝叫他起身說話。 皇上,卑職有事啟奏,冷宮...... 退朝。 提到冷宮,皇帝急急打斷了總官的話,趕緊宣布退朝。 冷宮里除了零星幾個嬪妃,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他那個好哥哥,太上皇了。 他可不認為侍衛總官閑的沒事,跑到大殿上去跟他說幾個婆娘的事。 百官心中詫異,心思早已轉了好幾圈。冷宮應該出了什么事吧,這京城又該有什么驚天大瓜了吧? 不然皇上不會如此潦草的突然宣布退朝。 前腳金刀案說太上皇謀反,后腳這太上皇是不是從冷宮跑了呀? 太上皇手中還有一部分兵權沒交,看來是真的,那宮中很快就會有一場兵變吧! 哎,這大魏的天要變啊。 也有人反駁了前一種說法。 太上皇是不是也病危了,皇上怕天下人質疑他殺兄,急著撇清自己,所以草草退朝,想對策去了。畢竟對付兄弟的這種事不方便拿到明面上討論。 皇上若是知道下面的官員內心戲這么豐富,也該覺得哭笑不得了,他們不適合當官,倒適合去編戲文。 見大臣都已經離開走遠,皇上勾了勾手,令侍衛總官近前稟報??傆X得總官無事不登三寶殿,來找自己準沒好事。 壞事,就不該如此興師動眾。 皇上,昨日天降異相,京城進了很多毒蛇,冷宮的毒蛇尤其多,還有東......總官組織著語言,小心翼翼的向皇上報告。 皇帝聽的一個頭兩個大,他不耐煩沉聲道:直接說結果。 太上皇失蹤,暗衛全部身亡。 皇帝聽聞太上皇失蹤,面上有一瞬的怔愣,太難以置信了。冷宮守衛多如牛毛,這樣他皇兄都能跑了,細思極恐,隨即緊張的情緒占領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