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東京求生游戲、S級向導的治療記錄單(哨向nph)、我在耽美文里茍且偷生(1v3)
然而盛逾海話音剛落,何野的手機再次震動,他端起一看:何總,都市日報有沒有看? ◇ 第101章 別他媽找我 李琛發的,問他有沒有看某日報今天的晚間新聞。什么新聞。 何野煩躁地戳著手機,因為緊張輸錯了好幾個字母,最后找到那家挺有名氣的報社,看到他們發的推送。 標題取得很狗血:《慈善組織到底是圈錢名利場?還是政商聯誼會?》已經有五千多條評論,四十萬瀏覽,點進去一看,又是一些無聊的捏造,寫的好像真的一樣。 但有一張圖片吸引了他,是何家三代人的拼接圖片,何兆川、何大軍、何野,三個人都選用了二十多歲時候的照片,均是意氣風發。 禾苗基金會在何兆川時代被創立,交到何大軍手里時,出現過信譽危機,在何野的cao縱下,多方勢力團結,把何大軍描述成一個完美受害者,暗地里再加上對報案人的施壓,最終報案人撤訴,把矛頭指向別的與何野不睦的資方,既保住了基金會,又把不想合作的資方踢出,完成閉環。 這是何野的思路,但當時的媒體和公眾只知道何大軍是一個被誣陷的,被欺負的,只求父親重視的可憐人,在證據做足的情況下,何大軍一紙悼亡父書徹底改寫了民眾的輿論走向。 當時媒體遠不如現在這樣普及率高,推廣速度快,所以很多人,乃至媒體都不知道這件事。 今時今日,再次把這件事翻出來,這家媒體,用蜘蛛網一樣細的探究方式來針對那時的證據一條條提出質疑。 只是沒有實質性證據,他們還不敢說的太放肆。 何野現在腦子里全是宋英粲,大致翻閱一遍,和李琛回了個消息:不是什么大事,他們瞎說的,過幾天風頭會過去。 李琛很快回復過來:要慎重,多關注你們公關。 因為xx日報說的沒有太清楚,何野臨時拉起來的團隊也不敢說的太直白,怕被說是“做賊心虛”。 何野說了“好”,沒再回復,他連抬手的力氣都快沒了,無暇顧及其他。 抵達醫院的時候,已是深夜,金城醫院的人紛紛跑來。 他們從出事起就在看監控,在何野到的那一刻,剛巧找到了那兩個外國人其中的一個在噴水系統上搗鼓什么。 “倒回去看,”何野點著屏幕,倒映著晃眼白光的眼睛里滿是血絲,卻一眼不敢錯漏,“這里,停,放大?!?/br> 保安協助放大屏幕,在金城醫院極度高清的監控器下,能看到外國人手里是一個帶環狀的和瓶蓋一樣小的東西,時間是十一天前。 “這能確認是爆炸物嗎?”何野扭過頭,急切地詢問身后的警察。 花園里因爆炸而留下的微量粉末已經由爆破類專家鑒定出爆炸物類別,現在只要鑒定出是由這兩個外國人埋下的,就可以發出通緝令,逼停貨船。 兩位專家扶正眼鏡,很肯定地一點頭,于是通緝令就在十分鐘里發布。 然后貨船在最近的港口靠岸,警察抵達,抓捕犯人,找到宋英粲,或者別的飛機被扣住,總之會找到宋英粲。 這是何野愿意想的最好的結果,他不愿去思考宋英粲不在那三架直升機的任何一架上。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可以做的只有等消息,無盡的等待讓他逐漸喪失體力和耐心。 何野坐在冰涼的椅子上,手肘抵在膝蓋處,低著頭一言不發。 時不時有人上來說話,他就會抬頭迫切詢問是不是找到宋英粲了,對方說沒有,他就又低下頭去。 何野的臉蒼白得可憐,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血色,因為忙碌而很久沒有剪的頭發耷拉在額前,擋住一部分鏡片,手指間正在向上散發著白色的煙霧。 他舉起抽了一口煙,雙目沒有焦點地上下緩慢一眨,直到視線中出現一雙皮鞋。 何野眼中閃過光點,幾乎是立即抬眼皮,站起身,把煙頭掐在煙灰缸里隨便一搓,“找到了?” “三架飛機都排查了......”盛逾海低著腦袋,“都不是?!?/br> 何野婉拒盛逾海要開車的要求,他把車開的很快,在市區里沖山河酒店奔去。 然后排查,看一個又一個如玻璃碎片般瑣碎凌亂的監控視頻,監控中有他們三個人上到天臺的視頻,但是天臺沒有監控。 盛逾海的手下早就盤問過這里的前臺還有一些客人,那些人都說記得其中一個外國人,是個染成紅棕色頭發的印度裔。 這樣鮮明的特征,上了天臺之后又沒有坐其中一架飛機,肯定只能下來,那么一定是可以找到人的。 在有了這個確切信息后,他便開始調取周圍商戶的監控。 和警察一起連續忙碌了近三個小時,何野看到有一家24小時便利店門口,出現一個紅棕色頭發的人。 經過辨認,正是那名外國人。 警察接到信息,又分了一部分警力出來排查商戶周邊。用了一小時,往后倒退摸排出紅發外國人的具體行動路線。 在他們上天臺的視頻過后,僅僅過去十分鐘,酒店后門就出現兩個黑發男人帶著一個坐輪椅的女人,然后就在酒店附近一公里左右的超市,其中一個黑發男人摘下了發套,露出一頭紅發。 據初步推斷,他們很有可能從天臺出來后,先走疏散通道到下一層,而后坐沒有監控的貨梯下去。山河酒店是有監控死角的,警察的推斷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