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兩人如今熟起來,秦昭儀說話比以前更隨意了。 “你這么上道,我便與你講一件趣事。你可還記得上次重陽節跟著祥親王老王妃一起來的那個姑娘?” 祁黛遇點頭,“自是記得的,好像叫‘芷瑜’來著,是老王妃的孫女?!?/br> 因為自家那個便宜爹,祁黛遇后來有專門了解過祥親王一家子。 老祥親王是先皇的叔父,在先皇朝時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所以老祥親王去世后,先皇開恩,由其子繼承親王爵位,不用按照律法降爵。 而現任的祥親王,從親緣關系上來說,也屬于皇帝的叔父。但這對叔侄的關系遠遠比不了上一輩叔侄。 祥親王府如今,只有王府門上的那塊御賜匾額最金貴。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有著祖上的榮耀,再加上祥親王還是宗令,所以日子過得很是快活。 祥親王愛好享樂,喜歡養鳥,也喜好美人。 王府中一王妃二側妃四夫人六侍妾乃是滿額,還有很多沒有名分的通房丫頭。 “想來你之前也聽過,祥親王妃身體不好,王府的中饋至今還是老王妃把持著?!鼻卣褍x道,與此同時她眼里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復雜。 什么身體不好,不過是祥親王寵妾滅妻,自己又立不起來,郁結于心,以至于連管家之權都丟了。 要不是娘家兄弟是工部左侍郎,只怕王妃之位都不一定保得住。 祁黛遇回想原身記憶,是有這么一回事。祥親王府在勛貴中算是“接地氣”的,府中很多傳聞都流入市井,街上隨便拉個百姓都能說上兩句。 “那祥親王妃就生了一個女兒,就是那芷瑜,從小便養在老王妃膝下?!?/br> 祥親王子女眾多,昭國嫡庶觀念沒那么分明,庶子一樣有繼承家財的權利,只是不如嫡長子多,且不能繼承嫡母的嫁妝。所以那芷瑜姑娘雖是王妃親生,也不比其他姊妹高貴多少,能養在老王妃膝下,只怕是那王妃權衡利弊后刻意籌謀的結果。 這是一招妙棋。 畢竟祥親王葷素不忌,卻還是顧忌孝道,能聽老王妃的話。那芷瑜在老王妃身邊長大,祥親王也會重視幾分。再者,老王妃見多識廣,閱歷豐富,也能更好教導孫女。 這一籌謀,只有好處。 上次老王妃帶芷瑜姑娘進宮,為她的終身大事謀劃,就是證明。 祁黛遇聽秦昭儀的意思,想來所謂的八卦是關于那個芷瑜的? “你快說呀,到底怎么回事?” 秦昭儀又喝了一口珍珠奶茶,這才慢悠悠道:“老王妃想為自己的孫女尋一門好親事,特地帶進宮里,若是能得太后賜婚最好,便是不能,哪怕得了太后幾句夸贊,在親事上也更好挑揀。老王妃想得沒錯,重陽節后,祥親王府的門檻都快被媒婆踩爛了?!?/br> “最后,與戶部尚書寧大人的次子定了親事?!?/br> 說到這,秦昭儀頓住,給了祁黛遇一個“你細品”的眼神。 祁黛遇眨了眨眼,腦海中冒出一個想法,“寧大人長子可成親了?” 秦昭儀笑了:“沒有!” 那祁黛遇就懂了,六部尚書都是朝中重臣,皆由老臣擔任,這些老臣不是一心跟隨皇上的革新派,就是中立派。 那戶部尚書寧大人就屬于中立派的一員。 正因如此,寧大人可以給兒子娶一個老牌勛貴家的姑娘。但他到底擔心皇帝不滿,于是這親事是給次子尋的。畢竟在大眾觀念里,家中會由長子繼承。 用一個次子,娶回祥親王府的姑娘,還是品性得到太后稱贊的姑娘,對寧家而言,這門親事很不錯。 而對祥親王府來說,一門親事就搭上了戶部尚書府,也是好事一件。 祁黛遇點頭:“確實是一門好親事?!?/br> “我也覺得是一門好親事,可如今,這門親事卻懸了?!?/br> 祁黛遇一愣,都交換庚帖了還能有變? 秦昭儀神神秘秘的,“就在三日前,祥親王妃的嫂子,也就是工部左侍郎聶大人的夫人,去了祥親王府,當眾表示,自己的女兒和王妃的女兒抱錯了?!?/br> 等等,這話信息量有些大,祁黛遇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好半天,她睜大眼,“抱錯了?怎么可能?!” 這又不是演話本子! 官員家尤其勛貴家的夫人臨盆,光身邊伺候的人都有七八個,多的十余人都有,那么多人看著呢,怎么可能抱錯? 秦昭儀極有說書的天分,明明也是聽別人說的,卻仿佛親眼看見似的。 “是啊,祥親王妃當時也不信,那聶夫人就問了三個問題:你當初臨盆時是否在聶家生下的孩子?當年我們倆是否是同一天生下的孩子?我吃蝦蟹身上會起疹子,你吃卻不要緊,芷瑜吃蝦蟹身上也起疹子,難不成她越過你這個母親隨了我這個舅母?” “聽說祥親王妃當時就不說話了,想來以前也不是沒起過疑心。說起來,那芷瑜姑娘的確長得像聶大人,只是以前外人都覺得外甥像舅,可如今才知道,那是女兒肖父!” 祁黛遇咂舌,這可真是個大瓜。 “可是,聽聶夫人的話,她仿佛早就知道自己的親女兒是誰,為何如今才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