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速度就是勝利
書迷正在閱讀:狌學教授的訪美日記、紈绔第一君、貴妃娘娘寵冠后宮、傅爺家的金絲雀開局亂殺、穿成總裁文里的白月光替身、救命!嫁給糙漢將軍后被寵野了、惡毒女配一心求死、克系求生,我在海島當吃播、[歷史同人] 穿越之漢武嬌主、穿越改變劇情,姨媽拯救世界
三菱飛機研究所。 “課長?!?/br> 一位鬼子軍官走了進來,對著正在一架飛機旁忙碌的掘越二郎匯報導: “德國的航空技術人員已經下船,預計半小時后到?!?/br> “航空本部讓您去接應一下?!?/br> “知道了?!?/br> 掘越二郎頭也不抬的繼續看著眼前的飛機。 發生在北評的,那一場震驚整個帝國航空界的空戰, 敵人的一架雙發轟炸機,僅僅依靠速度和技術,居然在二十多架帝國飛機,其中還有五架零式戰斗機的包圍下,輕松逃走。 如此戰況,讓航空本部,以及海軍部深刻的意識到一件事。 帝國的路,錯了! 帝國航空的技術路線錯了! 現在,已經不是二十年前,機動為王的時代了,雖然飛機的機動性很重要,但速度也不能落后。甚至,更重要。 但帝國技術儲備弱,基礎科技能力弱小, “德國··” “但也要注意速度?!?/br> 帝國做不到, 但德意志肯定可以。 發動機技術突破,十分困難。 美利堅,雖然近期大規模和帝國進行商業活動,但不可能存在技術出口,甚至開始對帝國進行技術封鎖。 但世界上,不僅僅只有美利堅一個科技強國。 ··· “注意高度?!?/br> 發動機技術進一步突破,而且是大跨度突破,兩三年的那種。 但是·· “速度1 尤其是飛機發動機領域。 想要大幅度提高零式戰斗機的性能,只能裝備大馬力發動機,而且不能有太大的重量增加。 土八路不僅僅有飛機了,還有了大量防空武器,華北地區的天空,不再是他們肆意的跑馬常 得益于華北地區敵人飛機的驚艷表現,這一次鬼子航空本部和海軍部不再互相沖突,而是統一了技術要求——即便犧牲一些機動性,也要保證飛機的速度。 他們都是在華北地區,服役多年的鬼子飛機,參加過多次,襲擊八路軍根據地,支援地面蝗軍和土八路戰斗的任務。 帝國生產發動機的工廠,就是他所愛的三菱公司,目前最先進的發動機,最大也不過一千三百馬力,而且體積大,重量也大,故障率高。 “八路軍有大口徑防空機槍?!?/br> 德意志的科技,可是絲毫不遜色于美利堅,甚至在一些領域,還有過之。 為此,航空本部和海軍部聯合下達了零式的改進任務, 這一任務,自然落在了零式戰斗機的設計師,掘越二郎頭上。 想到這里,掘越二郎猛然抬起頭,雙眼亮起。 寶馬公司的發動機,一點也不比美國人的發動機差。 但近期, 局勢突然大變天。 加納順正正在組織戰前會議。 關于轟炸土八路根據地的戰前會議。 華北方面軍陸航旅團,司令部內。 零式戰斗機,性能已經是極限了,他幾乎榨干了零式戰斗機的性能,為此縮短了鉚釘長度直徑,幾乎沒有任何防護,甚至降低了機體強度,連油箱,都是薄薄的一層鋁皮。 幾位參加會議的飛行員有些恍惚。 “嗨1 “沒有好的發動機,哪里來的速度1 盤旋和滾轉等機動性和狗斗,已經在漸漸被淘汰了。 鬼子認識到了,空戰,速度才是王道。 裝進零式戰斗機之后,反而性能會下降。 北評。 也曾經和果脯的戰斗機交過手。 “來人?!?/br> 大規模生產還存在良品率低的問題。 沒有再提升的空間。 帝國發動機技術已經到極限了。 想到這里,掘越二郎對即將到來的德意志技術團隊有些迫不及待。 除非, 掘越二郎嘆了一口氣。 “射高大概在八百米左右,射速很快,威力大,對我們的飛機威脅很大?!?/br> “機動性也非常高?!?/br> “盡量不要降低到八百米以下?!?/br> 加納順正小心叮囑。 “還有速度?!?/br> “雖然沒有情報表示,土八路有戰斗機,但也不能排除,有這個可能?!?/br> “所以,攻擊期間,盡量保持速度?!?/br> “給出足夠的撤退冗間?!?/br> “一旦發現敵人戰斗機,立刻脫離戰斗,降低高度,在一百米以下高度,全速返航?!?/br> 加納順正是個老鬼子,經驗豐富,有豐富的指揮作戰經驗。 雖然部隊沒有表現出來戰斗機,但依舊留出了足夠的警惕,并且部署了最優化的選擇。 在他看來,敵人的戰斗機,必然速度極快,但這也有一個缺點,高速屬于高空戰斗機,而低空,需要機動性。 雖然高空俯沖進攻低空,優勢極大,但一旦飛行高度低于一百,那么就能最大限度避免敵人的強大。 “嗨1 參加會議的鬼子飛行員紛紛表情凝重。 他們可都是參加過不久前,對襲擊北評的土八路飛機的包圍戰斗,那在超低空,超過五百五十公里時速,五十米以下高度突圍的敵人飛機。 至今依舊盤旋在他們腦海中,甚至,時不時出現在他們噩夢中。 揮之不去。 敵人實力很強。 無論是飛行員技術,還是飛機性能。 這次任務,不能大意。 “出發吧,諸君?!?/br> 加納順正下達出發命令。 ··· 冀南根據地。 澤縣以南。 小池山。 小池山名字來歷未知,但這里,卻是冀南根據地最高的山峰之一,因此,這里除了駐扎一個營的主力部隊外,還有一臺雷達布置在山頂。 小池山山頂的鋼筋水泥房間內。 尹四目光專注的,不時掃過眼前的雷達屏幕。 尹四入伍四年左右,不是老紅軍,而是新紅軍。 他三六年末才入伍,當時十四歲,跟著部隊走過了長征的最后一段路,并一直待在陜北抗大那邊。負責警衛和后勤工作。 因為一直跟著部隊,雖然沒上過什么正經的學,但他的文化水平依舊相當不錯。 在部隊組建雷達兵之后,他主動報名,經過審核,成功成為一名雷達兵,經過兩個月的培訓學習,掌握了雷達cao作技巧。 “不可思議?!?/br> 看著眼前的雷達屏幕,即便知道了原理,但尹四依舊感覺難以置信。 這一臺機器,居然可以持續探查搜索一百公里開外的,一千多米高度的飛機,知道飛機的速度,方向,并且持續跟蹤。 瞄一眼雷達,尹四繼續閱讀手里的書籍,期間,時不時看向屏幕,保持警惕。 雷達,讓尹四深刻體會到了,他知識的缺乏。 就在此時, 屏幕上的幾個點,引起了尹四的注意。 ··· 機常 申勝日常完成訓練熱身,從殲一座艙上走了下來。 近期根據總部的情報,鬼子打算對根據地發起空襲,所以他僅僅進行了一小時適應性訓練,留出體力來,應付鬼子的空襲。 “他娘的?!?/br> “小鬼子可別忽悠人?!?/br> 不滿意的申勝罵罵咧咧。 得益于在伊比利亞半島的經歷,他駕駛過的飛機很多,德國人的飛機,他也駕駛過。 但包括運五和運六在內,沒有任何一架飛機,比得上駕駛殲一給他帶來的感覺。 一百多個小時的實機飛行,讓申勝深刻的感受到,只有殲一,才能給他帶來駕駛的樂趣,這種在天空中真正自由翱翔的感覺,才是申勝真正想要的。 如果不是小鬼子要來, 他每天最少也要駕駛六個小時。 其余六個小時,要用來訓練,和學習飛行知識和理論。 至于殲一飛行手冊,他早就被的滾瓜亂熟了。 甚至,如果不是上級不允許,在保證學習和普通訓練時間不減少的情況下,他能每天飛行是個小時,然后睡覺八小時。 足夠了。 只可惜, 上級以超過身體負荷為理由,拒絕了他的申請。 “報告?!?/br>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參謀跑步過來,向申勝匯報: “雷達站消息,發現鬼子飛機?!?/br> “數量七架,速度三百五十,高度三千,方向330,距離一百七十公里?!?/br> “上級命令你們第一戰斗機小組立刻出擊,擊落全部敵機?!?/br> “是?!?/br> 立正敬禮后。 “哈哈··” 申勝忍不住狂笑出聲: “終于來了1 他興奮期待的揮舞著拳頭,發泄內心的激動。 雖然駕駛殲一戰斗機飛行,掠過根據地的凌空,俯瞰太行,太岳的大地,是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但駕駛殲一擊落鬼子的飛機,才是他真正的夢想。 “準備起飛1 申勝聲音高了八度。 戰斗機時刻備戰,殲一不僅僅是集成了八十年代的技術,還有后勤體系,也是八十年代的水平,簡化了很多。 五分鐘后,兩架殲一戰斗機,就直沖天空。 “報告?!?/br> “殲擊機壹號已起飛?!?/br> 申勝在指揮頻道內匯報。 語氣充滿了自信。 雖然這一次是他第一次實戰,但申勝對勝利有絕對的把握。 “殲擊機二號已經起飛?!?/br> 申勝的僚機同步匯報。 目前,能熟練駕駛殲一戰斗機的,只有申勝和他的僚機,還有五位飛行員,經驗不足,還需要進一步訓練,才能正式開始駕駛戰斗機戰斗。 當然, 主要原因是。 兩架就足夠了。 三十年的技術差距。 即便依舊使用活塞螺旋槳技術,沒有絕對代差,但也不是區區七架鬼子三十年代末期服役的老式攻擊機能夠應付的。 “敵機距離你們130公里?!?/br> 頻道內,戰場指揮通訊員匯報了位置: “方向320?!?/br> “收到1 話音落下。 轟! 申勝一推油門,兩架殲一,以六百五十公里的時速,向鬼子飛機飛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