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報銷的先進未來!
書迷正在閱讀:狌學教授的訪美日記、紈绔第一君、貴妃娘娘寵冠后宮、傅爺家的金絲雀開局亂殺、穿成總裁文里的白月光替身、救命!嫁給糙漢將軍后被寵野了、惡毒女配一心求死、克系求生,我在海島當吃播、[歷史同人] 穿越之漢武嬌主、穿越改變劇情,姨媽拯救世界
“這是初步統計資料?!?/br> 澤縣。 一位干事將一份統計表遞交給了經濟戰負責人。 并詳細匯報統計資料中的詳細: “截至目前為止,冀南地區新建工廠一百零七個,包括制衣廠,肥皂廠,火柴廠等,家具廠,鑄鐵廠?!?/br> “還有二百七十七個農?!?/br> “七十三個養殖場,養殖雞鴨豬牛等牲畜?!?/br> “如果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保守預計,到今年年末,規模還能再擴大一倍,屆時,不計算老百姓自己種植的糧食,養殖的家畜?!?/br> “冀南地區生產物資的總價值將達到了一億新冀南幣?!?/br> 干事匯報完,會議室內,眾人齊齊露出笑容。 一億新冀南幣。 還是保守預計。 以糧食計算,相當于一億斤進口白面等細糧,或者三億斤高粱等粗糧。 不算多。 一億斤細糧主糧,也不過五萬噸,以如今冀南地區總人口五百萬人計算。 人均只有一百斤! 等于人均生產了一百塊錢的物資! 但這個數據,是不包括冀南地區老百姓,以及其他個人工廠,作坊生產的,而是根據地直接管理和出資新建的工廠,農場,養殖場產能。 如果算上老百姓自己的產值,大約人均是三百八十塊! 差不多每個人每天有一斤糧食。 對于一個近期有大量難民涌入,人口暴增近一倍的地區來說,非常不錯了。 要知道,冀南地區,僅僅發展才四個月而已,即便到過年,也才八個月。 等于冀南根據地,在短短八個月的時間內,經濟幾乎是從無到有,發展到現在。 當然, 這一切,都歸功于幾乎不限量的銀元供應,以及,國際市場對銀元的洶涌需求,使得冀南根據地,以及其他根據地,絲毫不需要擔心貨幣超發的問題。 還有充裕的糧食。 才能完成這一份奇跡。 “那些工廠設備?!?/br> 匯報完,干事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其中有不少甚至是鬼子商人賣過來的?!?/br> “質量很不錯?!?/br> “技術也比較先進” “一部分都是美利堅淘汰下來的,甚至還有一部分是美利堅最新設備,比如最近進口的十臺五十千瓦燃煤發電機?!?/br> “都是美國最新產品?!?/br> “雖然價格昂貴,但可靠性極佳,非常適合我們根據地缺少技術工程師的情況?!?/br> “不過,一旦鬼子大軍來進攻,到時候··” 干事的話一出,會議室,其余人紛紛看向經濟戰負責人。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干事擔憂,他們也都擔憂。 雖然如今部隊實力大增,但距離和大部隊鬼子平原正面野戰,還差得遠。 別說冀南根據地的部隊,就算是把獨立團拉出來,面對兩三個師團的鬼子,在冀南地區,這個平原地形上,也絕對打不過。 到時候,這么久,耗費數千萬銀元,凝聚無數人心血的冀南根據地,怕是會毀于一旦。 “先進的美利堅發電機么?” 經濟戰負責人笑了笑。 在太行根據地,見識過李云龍那位神秘朋友提供的,為兩臺印刷機提供電能的發電機后,再看從美利堅進口的那十臺,買賣期間甚至有鬼子商人參與的發電機。 負責人深刻的體會到,雙方之間技術差距。 獨立團那邊的發電機, 只有美利堅五分之一不到的重量,七分之一的不到體積,可以直接裝在雙馬拉的板車上,但發電功率卻是美利堅發電機的兩倍。 而且噪音低,不會產生劇烈的黑煙,不需要持續消耗水, 甚至可以連續運行幾十天,不需要維護。 還能自動檢測故障。 可以說,兩者根本不是一個東西。 “不需要擔心?!?/br> “總部已經有詳細應對計劃?!?/br> “負責這個計劃的是,副總參?!?/br> 負責人的一席話,讓眾人放心下來,也讓眾人明白,這里面涉及需要嚴格保密的內容,不再多問。 “接下來,我們的任務,是購買更多的機器設備,價格貴一些沒關系,越多越好?!?/br> “不僅僅我們冀南根據地需要,還有太行,太岳根據地也需要?!?/br> 負責人加重了語氣。 其實他也不了解,具體總部到底有什么打算。 但這份計劃,有老總,副老總,總參,副總參,李云龍,趙剛等人聯合簽名的命令。 以及, 結合那兩臺先進到不可思議的印刷機,負責人內心隱約有一種猜測——李云龍背后的老板,對因為鬼子破壞的機器會報銷。 而報銷來的,非常先進。 負責人沒有多想,認真貫徹上級的命令——瘋狂的搜集各種機器設備,不管先進與否,不管什么機器設備,來者不拒。 “是1 ··· 北評。 火車站。 一隊鬼子,運送著一批木質貨運箱,來到了火車站,然后登上了一列軍列。 “五挺八路軍的捷克式輕機槍,四一年式機槍,三八式步槍,毛瑟98k步槍,兩挺60式迫擊炮,一門82式迫擊炮?!?/br> “以及對應子彈和零件?!?/br> “還有三套破損的步話機,兩臺破損電臺?!?/br> 負責押運的華北方面軍渡邊參謀長心疼得看了一眼清單。 前面幾種武器還好。 帝國繳獲的雖然不多,但也不少。 但82口徑的遠程迫擊炮,帝國至今為止,繳獲的也只有一門。 畢竟,有這種火炮的,都是八路軍的主力團,蝗軍幾乎不可能有機會對這種部隊進行殲滅,再加上這種火炮實在是輕便,兩個人就能長距離機動。 繳獲極難。 至于步話機和電臺。 土八路對這種機器保護極其嚴格,即便最后萬不得已,也會炸掉,所以至今沒有繳獲完整的,破損的倒是繳獲不少。 給美利堅的幾臺,是其中最好的。 “注意保護物資安全1 吩咐一句,渡邊參謀長心里卻在想一件事。 這些武器所蘊含的技術,材料,制造工藝,設計水平等等,無一不是先進到讓帝國軍工人員絕望,與帝國目前工業技術之間的差距, 用一個比喻,相當于上世紀帝國民用工業水平,和現在美利堅最先進軍用水平之間的差距。 四十多年的差距。 尤其是繳獲的被八路軍命名為二代步話機、電臺的通訊設備。 其他武器,帝國雖然制造不出來,材料,加工工藝,都差太多了,但軍工人員至少還能理解,這種武器為何如此先進。 但這種第二代通訊設備, 至今,帝國技術人員都不理解,他們是如何將美利堅都需要使用大量電子管,電容,電線等,合計百來斤重的元器件,縮小到巴掌大小,不足半斤的? 而且性能更加先進! 當這些先進到不可思議的武器,出現在美利堅軍隊的視線中,會發生什么呢? 渡邊參謀長突然有些期待。 ··· 喀嚓! 另一邊, 草擬好在新華報上刊載的關于公開擊斃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的新聞稿后,趙剛伸了個懶腰,走出了辦公室。 隨著根據地的穩定,楊村也開始了大建設。 團部建筑全部重建了一遍,趙剛的辦公室雖然沒有用水泥,畢竟,如今陸老板雖然也開始提供鋼筋水泥,但數量比較少。 每個月只有幾千噸。 多用于建造彈藥庫,和倉庫。 再加上考慮安全,所以趙政委的辦公室,依舊是窯洞結構,不過增加了木梁和木材用量,內部純木板拼接,比之前好的不是一點半點。 團部外, 新華社的攝影老夏,正舉著照相機,對著楊村,以及獨立團團部駐地,軍營,陣地,衛兵,防空陣地等建筑拍攝。 一幅幅畫面, 一個連,一百二十多名身著統一整齊的嶄新八路軍軍裝,戴著軍帽,扛著九八k,捷克式,腰間掛著手榴彈的士兵,列隊走過。 從遠至近,再到遠處。 背景是大變樣的楊村, 距離二十七師團掃蕩,也才過去兩個月。 破壞容易建設難,再加上充裕的木料,大規模燒制的磚窯,楊村大量開始新建房屋,還能看見不少正在新建房屋的老百姓。 老舊的破碎房屋和新建的房屋交錯,給人一種浴火重生的感覺。 以及隨處可見的水渠。 為了改善多旱地的情況,民兵工兵部隊組織新建了引水渠,從遠處河流引水,并修建了蓄水池,將旱地變成了水澆地,從此楊村附近不需要完全靠天吃飯。 厚實的鋼筋水泥陣地內,雙聯裝12.7毫米機槍指向天空,拇指粗大,巴掌大小的彈鏈,從機匣輸彈孔中延伸而出。 仰角拍攝視角下,帶著水冷套筒的槍管的槍管給人的壓迫感不次于大型火炮。 下一張, 是一位戰士拿著一枚巨大的子彈,手掌占據大半個底片,顯得子彈格外巨大。 “趙政委,飛機可以拍攝么?” 拍攝完畢后,老夏走到趙剛旁問道。 沒有比飛機更好的宣傳了! 在老百姓心里,飛機大炮,是武器的頂點,代表著戰爭的勝利。 鬼子一路占領如此多地盤,全是因為鬼子有飛機大炮。 新式戰防炮,已經拍攝了,就差飛機了。 “當然可以?!?/br> 趙剛當即笑著答應。 新式運輸機已經到位,雖然暫時還沒開放兌換,但想來不需要等多久。 而且, 清單中,戰斗機也出現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