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綜漫] 我靠馬甲系統組成了祗王一族、[綜漫] 原來我是湯姆蘇、[柯南同人] 偵探總懷疑我是嫌疑人、[咒回同人] 是六眼未婚妻又怎樣、[火影] 章魚小丸子、[原神+星鐵] 誰還不是條龍了、灰燼【西幻NP】、完美世界•神裔傳說
趙歸真有一瞬間的失神,于是石磬決定再推他一把 其實,我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極得當今天子的信任。按照你之前所想,由我去游說天子,勸他禁絕佛門,獨尊道術,理論上并非不可能。 但這條路,實際早已被你以一己之力完全堵上了! 石磬給畫了個大餅,然后在趙歸真眼前親手把這大餅撕碎,任是誰都受不了。 于是李好問額頭青筋暴起,額角冷汗涔涔,怒問道:何出此言? 趙道長,石磬放緩了聲調,用一種適合追憶的音色與節奏緩緩地奏著,上次會昌滅佛時,你曾經告訴武宗皇帝一個讖言。李氏十八子,昌運方盡,便有黑衣天子理國。 趙歸真沉聲道:不錯!那是我門下一名擅長卜束的弟子,占卜出的預示。說與武宗陛下聽說,他當即采納了我等關于滅佛的諫言。 石磬周身的紋路發生些微變化,勾出一個冷酷的弧度,接著道:那么敢問,十八子是何意? 趙歸真驅動李好問的身體,哈哈大笑。 李司丞啊李司丞,想不到你有朝一日竟會問我這小兒也能答得出的問題。 十八子,便是我李唐的國姓,李氏,以拆字法拆開的結果。 既然十八子代表李字,又為何在前面又要重復一遍李氏? 這 趙歸真當時便被問住了,愣了片刻,強詞奪理道:天下有這等規矩嗎?拆字法之前,就不能將原字再重復一遍的嗎? 呵呵!石磬的音節一如既往地諷刺而優雅,那我問你,穆宗一脈,包括其后來登基的三位皇子,敬宗、文宗、武宗,他們各自的子嗣,除去那些年幼便夭折的,長到成丁的龍子鳳孫共有幾人? 趙歸真不言語了,片刻后反問道:你這么說是什么意思? 石磬敲響了幾枚輕快的音節:趙真人數不清楚,我可以告訴你,從穆宗算起,總十八人! 正好合十八子之數。 我再問你,武宗皇帝滅佛之后,你有沒有命你那位擅長卜術的弟子重新占卜,看是否打破了這個讖言? 李好問臉上的神色也越發凝重。 李司丞,你到底想說什么?趙歸真再次發問。 就在這時,石磬旁,突然出現了一幅鮮明的景象 你看這人! 這幅歷史影像中出現的,是一個穿著黑衣的僧人。僧人光著頭,穿著一襲破舊的僧袍,足上蹬著的是草鞋。 這僧人身后是江南的柔山媚水,一看就與長安一帶的景致不同,到處是綠意盈盈,霧氣在那僧人背后的山間縈繞。 這名黑衣僧人雖然穿著最為平庸而破舊的服飾,卻負手昂然立于這天地之間,面上表情堅毅,自信滿滿。 要不要我放大一些,讓你看清楚? 然而不必石磬再對此加以調整了,這幅從歷史中拖出的影像足夠清晰,總是那人的發型、服飾,甚至是面容、表情,都與現如今有天壤之別,可是這副屬于李唐皇族的秀氣五官,卻教人一望而知。 這這是 從李好問口中傳來上下牙齒打架的聲音,顯然趙歸真震驚莫名。 黑衣天子? 是的,當今天子曾經離開長安在南方游歷。當時他剃度出家為僧,當了一段時間的和尚。 這是李好問親自跑了一趟江南,追溯歷史,費盡心思,才找到的歷史影像。 當初他曾經短暫上溯,前往會昌四年除夕至元日的太極宮中,見到過當時還是光王的李怡,見到他鬢邊偏短的頭發,又聽當時的武宗皇帝李炎提到過光王曾經南下江南。 當時李好問并未意識到什么,但后來王子喬提醒了他,趙歸真有致命的弱點。 李好問才想起來查證此事。 一查之下,果然如此。 當初你用來勸說武宗皇帝滅佛的讖言,正好成為了當今天子登基的讖言。 趙歸真,是你自己堵了自己滅佛的路。 當今天子,為了反對穆宗一系,是萬萬不可能延續武宗時滅佛的政策的。 如今的天子李忱,本就是憲宗庶子,又由太監擁立,可謂得位不正。 但是趙歸真當初為了勸武宗所占(編)卜(造)的讖言,恰好成了李忱即位合法性的最佳證明,因為這是武宗在世時就已經認可的天意。 另外,李忱痛恨郭太后和兄長穆宗,認為父皇憲宗之死與這兩位密謀宮變脫不了干系。 因此,但凡穆宗和穆宗的兒子皇帝們支持的,李忱登基后,就一概會反對。但凡兄長和侄兒們重用的大臣,李忱一概都貶到瘴癘之地去;而他那好侄兒煞費苦心驅逐的外來信仰,李忱就一定要將它們再扶持起來 畢竟,李忱自己也曾經出家著黑衣,是貨真價實的黑衣天子呀! 當日你與天子在這興慶宮合作處理關于郭太后的首尾,就應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