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像他這種非智囊的選手,只要圍觀就好。 只是看著幾乎每次朝堂辯論都會敗下陣來的慕良弼,這真的是劇情里的男主? 能力和小反派比,真是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兒。 若是沒有主角的氣運,這種人真的能夠當上皇帝嗎? 無論朝堂上雙方如何爭吵,慕成弘都不阻止,甚至看著慕子晉和慕良弼一副針鋒相對的模樣,還樂得他們如此。 戚堯不能理解慕成弘的心態,難不成這就是對方希望的所謂的平衡朝堂? 連續幾次三皇子都未能占到半分便宜,下了朝看到慕子晉的時候,臉色都比過去難看了許多。 只是這樣的狀況沒有持續多久,周邊的赤月國突然出兵,大舉來犯,儼然是一副想全力進攻大夏的模樣。 這樣的大事,自然引起了朝堂內外的重視。 就連戚堯也十分地驚訝,畢竟,在劇情里可未曾提過在這個時候赤月國就動手了,這分明就是慕良弼繼位以后才有的劇情。 如此,抵御外敵,就必須要選一個合適的將領帶兵出戰。 三皇子和慕子晉就這個事情再次爭論了起來。 慕良弼推薦的是威遠侯的兒子陳將軍,而慕子晉推薦的則是兵部尚書岑大人看好的人選孫將軍。 說起來,陳將軍還是舒妃娘娘的哥哥。 威遠侯想當年確實聲名赫赫,但是他已經老了,不可能再上戰場。 陳將軍是他的嫡子,年歲不小,官職也不低。 但他能夠擁有現在的地位,卻不是靠著實打實的軍功。大體是祖上的庇佑,外加有個好父親,實際上的能力并不強。 至于孫將軍,則是一個沒有什么背景的人。 年歲相比于陳將軍自然是年輕,經驗也沒有對方豐富,但兵法卻用得極好。 兩方的人爭論不休,四皇子也同樣站隊,幫著三皇子說話,認為陳將軍更為合適。 皇上左右猶豫之間,或許是想到了威遠侯的才能,所以最終還是決定派陳將軍前往。 見皇上聽從了自己的建議,慕良弼對著慕子晉露出一抹得意的笑。 慕子晉卻始終面色平靜,只是站在朝臣之中的岑尚書面色有些不好。 他在兵部多年,對于各位將領了解得很深。 陳將軍這人雖然算不得個草包,但是太過于驕傲自滿了。 之前沒什么戰事還好,現在真要在這么重要的情況下派他上,岑尚書幾乎可以預見大軍慘敗的場景。 最重要的是,陳將軍失敗了不打緊,到時候犧牲的可是他們大夏的兵將和百姓。 定下了人選之后,像是軍費物資,各方面自然也要到位。 可在這個時候,戶部尚書卻站出來,一臉為難的模樣,告知皇上他說的那個軍費數目,他根本就拿不出來。 慕成弘聞言就要發怒,戶部尚書見狀趕忙道:“陛下!國庫空虛已久,之前北方有大旱,賑災花了不少的銀子。臣,臣這也實在是沒有辦法!” 其實戶部那邊更想說的是,若不是皇上往日里奢靡成風,今天要建這個園子,明天要建那個樓。 衣食住行全要頂級,還十分的喜新厭舊,國庫的銀子也不至于如此吃緊。 但他沒膽子說,所以只能揪著災情說話,然后不停地對著皇上告罪。 見戶部這副模樣,慕成弘也犯了愁。一時之間也沒法討論出該如何是好,只能先行下了朝。 下朝后,戚堯回到國公府中,心里卻一直惦記著這件事。 赤月國帶兵打過來可不是一件小事兒。 尤其是,對方攻擊的那個邊塞城鎮,不正是他大哥。戚光赫駐軍的所在,這讓戚堯有些擔憂。 皇帝選的那個將軍也不怎么好,雖然說他沒見過陳將軍和孫將軍分別打仗是什么樣子,但至少他能夠簡單地看出一個人的性情到底如何。 那位孫將軍明顯處事就比陳將軍沉穩很多,哪怕陳將軍的年歲要比孫將軍大。但是那一副志得意滿,不將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模樣,就讓他很不放心。 驕兵必敗,這可是一句古話。 況且,他也很相信岑尚書的判斷。 再有,就是軍費糧草的事情要解決。 說起銀子,戚堯下意識地想到了姚家。 畢竟姚家有錢,在他心里可是根深蒂固的事兒。 可關鍵是軍費要那么多銀子,姚家出得來嗎?他這樣算不算是企圖坑人啃老! 自覺的這個想法不太孝順,戚堯有些猶豫,但也知道這一戰十分地重要。 畢竟在原本的劇情里呀,男主也是險勝,還是在勾搭了對面赤月督軍小皇子的情況下。 但現在,他們可沒這個路數可走。 保住了大夏是最基本的,等到小反派登上了皇位,他一定會讓小反派好好的報答姚家的。 不過,姚家稀罕這種報答嗎? 他剛剛一瞬間理所當然的想法,臉好像有點兒大…… 戚堯還要臉,所以他決定還是去一趟姚家,親自地問一問外祖父祖母那邊的意見。 他是想要為了救邊城的無辜百姓出一份力,也想要幫一幫戍邊的大哥,但他不會強迫別人也一定要和他有一樣的想法。 若是姚家真沒有或者是不愿意,他就不從他們身上惦記了。 想到這里,戚堯趕忙換上了一身便服。隨后又去慶福樓拿了一盒子最好的點心,就往姚家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