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既然季家已經接到了季予惜,那荀鶴就在機場和他們一家告別。季母本來說可以先送他回去,荀鶴則說:不用了。小惜做坐飛機也累了,趕緊回去休息吧,我舅舅給我安排有司機。 既然如此,季母也就不多留他了。 回到家后,芳姨已經準備好了午餐,十分豐盛。季予惜看著就很有食欲,忙說:我在外面就想念芳姨的手藝。 季母嗔道:那你也沒說早點回來。 這是她第二次說這句話。季予惜笑嘻嘻的,心里覺得很溫暖。被人掛念的感覺真好。 他問了幾句家里人的情況,知道大哥在公司,二哥也在學校,姑姑和單予安也都好好的。最后他問了問林雅的情況。季母說王安華陪林雅已經回過了她的老家,把她父親安葬了。林雅現在和王安華很親近,她們兩個很有緣分,可能用不了多久就會辦理正式的收養手續。 這樣就很好,季予惜也能放心了。 聊完了這些事,季母說起來季予惜的劇要上映的事情,想問問季予惜還要不要接戲。拍一部劇休息三個月,季予惜也確實有點兒無聊了,他本來也準備問問大哥,看有沒有新的劇可以給他拍的,拍戲還是很有意思的。 不過可能劇播出的時候他也要配合做宣傳,這個是之前就和王導商量好的。估計到時候季予惜還要再忙一段時間,接新戲也要等宣傳期之后了。 季母就說:到時候你去哪里宣傳我都陪你去。 季予惜開玩笑道:就是上鏡也不怕嗎? 季母思考了一下,搖搖頭說:不怕。她更怕季予惜被人謾罵,就算替代不了,也想陪著他。 季予惜有點感動,這就是他的家人。 雖然他早就知道他有很好很好的家人,但在荀家經歷了荀鴻的事情之后,他還是覺得和荀鴻比起來他幸運太多了。他唯一一次擁有家人的機會,主腦給他安排了這么好的家人。 季母像是察覺到了他的情緒,又溫和地轉移話題:過幾天我要到村鎮去做公益你想和我一起去嗎? 話題轉得太快,季予惜先愣了愣,然后說:好啊,做什么公益? 季母說:離我們一百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村子,村子里有一個小學。那個小學只有一百多名孩子,全都是留守兒童,其中一多半還是女生。每年開學前我都會給那個小學捐贈物資,包括衣服、文具還有小女孩用的一些衛生用品。 那里的孩子非??蓯?,但是也很可憐。有些小女生的頭發都沒有人給她梳,我上次去的時候,挨個給小女生們梳頭發,梳了一個多小時,還送了她們漂亮的發卡,那幾個活潑點的小姑娘一直問我什么時候再去。 季母的臉上滿是懷念的神色。 季予惜聽著也有了興趣,他隨口問季母:那個地方叫什么名字啊?還有那個小學叫什么小學? 季母說:叫向陽小學,他們的村子叫向陽村,是一個聽起來生機勃勃的名字。 向陽小學?季予惜覺得這個名字有點兒耳熟。這不是一個好的兆頭,他覺得熟悉的事物一定是有什么背景和淵源,而且大多都不是什么好事。季予惜臉色沉靜地在自己的系統備份里搜了向陽小學的名字。 看到搜過結果,季予惜的心猛地一沉。 【原來這就是臭名昭著的留守兒童性/侵案的案發地?!?/br> 他這一句話倒把季父季母嚇了一跳。 季母差點兒叫出聲來,那個村里的孩子都是小學生啊。最大的小女生不過12歲,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會發生這么殘忍的事情?這件事情發生了多久了?她公益援助這個小學已經有三年時間了,聯絡人和學校的老師都不知道這種事情嗎?還是說他們也參與其中? 季母越想越心驚膽戰。 她和季父一起望著季予惜,指望季予惜能多透露點細節。 季予惜也不負他們所望,在系統備份里看到案件描述,就把回憶串起來了。 這個故事還是發生在他寄生于演員主角的那個故事里。當時他的宿主接拍了一個現實向的電影,需要實地取材,有人就建議導演來這個村子拍攝。剛來的時候,一切很正常,這個村子就是普普通通的村子,村子里青壯年很少,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民風淳樸,孩子們也都天真可愛。 沒過兩天,他的宿主在野外看見了一個小女孩,大約十歲左右,宿主就把他包里的巧克力給小女孩吃。這個小女孩接過巧克力,熟練地脫掉了褲子。當時他的宿主大驚失色,語氣嚴厲地讓這個小姑娘把衣服穿好。這個小姑娘也被他嚇壞了,提上褲子就跑了,以至于宿主都沒有來得及問清楚。 宿主越想越不安,在他第二次遇見這個小姑娘的時候,他又給了小姑娘一包餅干。 小姑娘試探地看他的神色,接過來餅干后又在猶豫要不要脫褲子。宿主就盡量和藹地問她:為什么拿了別人的東西要脫褲子? 小姑娘說一直都是這樣的。也不光是她,別的女生也是如此,拿了別人給東西都是要脫褲子的。 宿主當時氣得兩眼發黑,仔細詢問了小姑娘脫下褲子之后發生的事情,確定這就是性質惡劣的留守兒童性/侵案。按照小女孩兒的說法,參與實施犯罪的人很多,不是一個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