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過于需要特效幫助才能呈現的效果在內部商討中被打回,龍典畢竟不是真龍,靠特效把背景設定,武力設定都提高一個等級,那劇本的情節就存在漏洞了。 特效要既能體現鬼怪的非人感,還要保持在人的正常的武力值和民國時代的武器能力值下可以被解決,不止對視覺效果設計師有要求,也對當時只是為了爽一點寫了很多效果描述音還有外觀的編劇團隊提出了挑戰。 好吧,改。 本以為能休息一段時間的大家再次投入了工作。 林懷星也在積極對接《鬼怪》的投資商,他自己的錢的確可以覆蓋劇組的投資,但前期的經驗告訴他,如果想獲得更公正的評價和流量,就必須與虎謀皮。 各大平臺注資的投資公司也好,院線公司也罷,還有特效公司,具有超大綠幕拍攝條件的影視城,背后的投資人層層關聯,該如何在選擇較少的公司而覆蓋更多的投資公司,也需要精心考量后才能定下。 公司內部的策劃部門還有串聯公司都在盡努力幫助林懷星,畢竟林懷星目前是公司的項目的最大投資商,給他們發著工資呢。 但林懷星的個性讓他無法完全的把一件事在自己不了解情況的前提下就托付給別人,慢慢的他需要做決策的東西就越堆越多。 我不適合當領導。 林懷星在背投彈飛行員談衛國這段臺詞時深有所感。 談衛國是覺得他沒有過人的能力和突出的天賦,付出的努力又沒達到遠超他人努力的情況,不能擔當作為一位領導。 林懷星也覺得自己不能當好領導,他甚至比談衛國更不配。 談衛國起碼相信每一位同僚都在為了保衛國家而努力,而林懷星對于自己不知道的流程完全不敢相信別人,只能問來問去,然后再確認執行的進度。 當然,這種對應的比喻并不合適,畢竟林懷星只是被選中扮演談衛國,而不是真的和談衛國有了相同的境遇,要為之拼搏的也并非是同樣的東西。 ------ 張聰并不會因為林懷星是他公司的藝人,或者林懷星是張賀非常喜歡的孩子就對林懷星放低要求。 進組前導演畫的餅林懷星可以吃,但林懷星要真為了前期許諾的一些特殊待遇而影響了自己的狀態,張聰是不會見事不管的。 cut,林懷星過來! 呵斥林懷星沒進入狀態浪費時間的聲音不會比呵斥別人的聲音低,張聰擰緊眉毛指著監視器里林懷星的臉,問他:你這時候在想什么? 這是談衛國和同伴們為了更好的執行飛行任務在晚上昏黃的燈光下學習飛機架構知識的畫面。 按說林懷星應該能很輕松地拍完這個大概率同空鏡沒什么區別的畫面,但在張聰眼里,卻處處都存在問題。 能被選中成為負責投彈的飛行員,在那個飛行員少的年代里也是千里挑一,談衛國面對學習不應該眉頭緊皺,手指緊緊的夾住筆,表現出一種學渣面對知識無法進腦的感覺。 林懷星聽進去了張聰的指示,手松了,眉頭不緊了,可心是繃緊的,只要鏡頭貼得近一些,漏洞就通通都能被看到。 拍攝對于林懷星一下就成了苦差事。 就像是善于奔跑的人停下來突然發現自己穿的是雙不合腳的鞋,想再次奔跑卻完全找不到原來的感覺。 對于林懷星的狀態,張聰給林懷星下了死命令。 要是做不到相信自己能和談衛國同頻,那就拼命去努力,去調整自己的狀態。 什么影響林懷星的情緒就扔掉什么,等待的工作不要做,未來的問題也不要想,全身心的投入到電影中。 無論之后的工作是什么,演員身份才是林懷星的基石。 林懷星和陳嵐還有對接的其他人員都說明了一下,暫時和外界斷了聯系。 在無法相信自己可以飾演談衛國的時間里,他重新又看了那些用來幫助張賀描寫出談衛國這個人的報刊、記錄和一點點雜談。 談衛國所表現出來的個人觀念和思想越是崇高,他越是無法代入,更無法允許自己輕易地表現出來那種狀態。 好在多年的學生生涯讓林懷星知道認錯態度積極和不會就問的重要性。 看在他的態度上,張聰沒說出什么難聽話,只是讓林懷星別一個人拖累了整個組的進度。 林懷星思來想去,給陳羅成打了電話。 他身邊認識的,演技精湛的,都沒有陳羅成老師演技精湛,也沒有陳羅成老師曾飾演過的烈士人物多。 陳羅成雖然仍沉迷于在皮套后面用變聲器給大部分群眾充當心靈樹洞固定時間免打擾免得露餡,但對于林懷星的問題他也是能中途停一下進行回復的。 他問林懷星:你是不是覺得自己不配啊? 第162章 說林懷星沒這么想過,那是謊話。 但要林懷星確認自己就是因為感覺自己不配和英雄相比較而影響到了演技,林懷星又不確信。 不是,這有可能嗎? 他心理就這么脆弱,一點小情緒就能把他打倒? 不應該吧。 如果不是不配得感,那是你突然察覺咆哮式演技也是很有用的嘍。 陳羅成打趣林懷星,見林懷星不吱聲,又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