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nph萬人迷)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替秋。[GL|BDSM]
年初,帷幕文化公布了年度劇目計劃,其中包括一部大劇場戲《道林·格雷的畫像》。顧以誠當時心思動了一下,但他那時作為一個沒有正式作品的新人,實在很難夠到大劇場男主。而這部劇也再沒有后續的消息了。 [reverie:有印象,怎么了?] [路霽曉:之前他們內部有些變動,耽擱了一陣子,最近才確定下來,準備開始招募演員了。] [路霽曉:你要不要去試試男主?] 第一幕 第4章 道林·格雷的畫像(1) 幾天之后,帷幕文化官宣了劇目,同時發布演員招募要求。按照官宣的時間安排,7月底之前會完成所有面試,敲定最終的演員人選,8月到10月中旬排練合成,10月下旬開啟首演。 音樂劇《道林·格雷的畫像》改編自王爾德的同名小說,原版由韓國出品。 少年道林·格雷原本心地純良,一幅畫家為他創作的畫像令他意識到自己擁有絕世美貌。道林受到好友亨利勛爵的言語蠱惑,擔心容顏老去,對著畫像許愿自己青春永駐,讓畫中人去變老,為此不惜以靈魂交換。他一時的荒唐念頭成為現實:多年過去,道林縱情享樂,畫像隨著他靈魂的墮落,日漸變得丑陋不堪,他本人卻依舊青春貌美。故事的結尾,罪行累累的道林想要抹除自己的過去,揮刀刺向畫像,刀子卻扎進了他的胸膛。他的尸體被人發現時面目蒼老可憎,而畫中人恢復成了年輕美麗的模樣。 帷幕文化這條微博很快淹沒在信息海洋中,只在劇粉內部掀起了一點水花:原著黨直呼毀經典;樂觀派對出品方審美充滿信心;悲觀派擔心中文版魔改或者演員拉垮;余下的吃瓜群眾則看熱鬧不嫌事大。 但討論最終都匯聚到一個核心話題上:誰來扮演這位王爾德筆下的絕世美少年?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世上也不存在一張符合所有人審美的臉。無論是誰,都免不了要遭受一番冷嘲熱諷的洗禮。 官宣微博下面有人評論:顧以誠感覺可以試試,前一陣子上熱搜那個 - 與此同時,顧以誠在跟著b站的原劇片段哼唱,手邊放著一本原著小說。 面試時間定在半個月后,這期間他打算多做些準備功課。他讀過小說,但沒看過這部劇的原版現場,在網上找到一些零碎的片段,鑒于語言不通,只能先大概熟悉一下。 這部劇確實符合帷幕的口味,原版的舞美做得唯美華麗,有不少充滿隱喻性的設計。顧以誠幾個片段看下來,蠻喜歡這種有些詭譎的音樂風格。同時他意識到,這部劇的歌難度不小,很考驗演員唱功。 顧以誠退出app,看了眼屏幕上的時間,準備出發去劇場。 今晚的男卡又排到他和路霽曉。作為音樂劇新人里面的老搭檔,他們是配合最默契的一組,又有顏值加成,不少女觀眾暗搓搓嗑起兩個人的cp,建了個超話叫“曉誠顧事”。劇方當然不介意順勢推一把,盡可能地多安排他們的場次。 - 后臺化妝間今天一如既往地熱鬧,氣氛卻有些反常。 “這些人根本不買票來看,一天天就會做網線組跟風黑!氣死我了氣死我了……” 制作助理小周義憤填膺,一手拿著手機刷豆瓣,另一只手拍著胸口,話音未落,冷不防聽到一個聲音問:“怎么了?” 小周每星期差不多要見到顧以誠三四次,自認已經對帥哥的臉免疫,但猛然抬頭還是覺得心跳漏了一拍。 顧以誠今天戴了副金邊眼鏡,配同色眼鏡鏈,乍一看有點腹黑斯文敗類的意思。 “……啊小顧老師來了。豆瓣有個帖子黑我們,鏈接我剛才發群里了?!?/br> 項目組里的幾個工作人員和演員們年齡相近,平時關系也很好,建了個老板不在的群“迷霧偵探事務所”分享日常和吐槽。 其中數小周最話癆,她今年剛畢業,有一腔熱情和理想主義在身上,對自家公司相關的一切都懷著種護犢子心態。 “我真的氣死了,拿小號回了兩條?!?/br> 顧以誠點開被他設置成消息免打擾的“迷霧偵探事務所”,順著鏈接找到了帖子。 標題:討論|tn這種模式真的是在推廣音樂劇嗎 tn是劇圈對“十二夜戲劇”的簡稱。樓主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顧以誠快速掃過去,大意是說雖然《迷霧》這部劇火了,但只是個例,其他常規中大劇場劇票版依然架起彩虹,上座率慘淡,整個音樂劇行業并未因此得到良性發展。相反,tn的這種年輕化小劇場模式更像是在造星,不少人為了能近距離接觸演員買票多刷,把看劇當成一種低成本追星,影響了劇圈的風氣。 對于這種帖子的出現,顧以誠并不意外。熱度必然會伴隨是非,很多從業者和觀眾把音樂劇視作高雅藝術,有一套自己的原則。 十二夜的老板雖說走的是更加大眾商業化的路線,倒也沒有忘記自己推廣音樂劇的初心,一直努力在商業性和藝術性之間尋求平衡點。 顧以誠手指上劃,翻看下面的回復。 10樓 話說卡司里最火的顧以誠本來就是秀人吧,想當愛豆結果沒出道。估計是因為娛樂圈太難混了,來小劇場還有機會吸吸粉。搞不好那個熱搜就是買的 11樓 不懂就問,tn有這個錢買熱搜嗎,感覺顧以誠的公司也不怎么管他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