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幕間、(nph萬人迷)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替秋。[GL|BDSM]
曹仕建來者不善,一時間臺下嘩然。 林煦安替他捏了把汗,滿腦子都是:這家伙不會被上頭封殺吧?! 第 18 章 人物(下) 曹先生提到的進出口關稅政策,本身源自我們鋼鐵企業的原材料短缺困境。伊方主持人似乎料到了曹仕建有此一問,好整以暇地端起手,疊放在小腹上方的位置,過去三年,我們企業一直在向貴方廉價出口鐵礦石,相關的鋼鐵企業卻飽受貴國傾銷政策的損害。雙方合作的前提是公平公正,我們推動一些保護性政策,維護國內的市場秩序,也很合乎情理。 曹仕建的視線落在那人交疊的雙手上,不動聲色地接了下去:這幾年大宗商品持續走低,過去一年鐵礦石價格普遍暴跌20%至30%,而伊方計劃在十年間,將鐵礦石產量從當前的21萬噸,提高到82萬噸,你們給出的價格,不過是在市場平均價格的2%到5%波動區間,我們的采購和銷售條件滿足市場規律,利潤符合市場預期,無論從哪個角度去分析,離傾銷的判定標準都相差甚遠。& 他說話的語氣非常平靜,仿佛一切只是陳述事實,沒有夾雜任何私人感情。 伊方主持人意識到繼續爭論下去,只會給對方抓到把柄,于是換上泛泛而談的口吻,一如中企老總的姿態。 其實我認為,雙方當前的困難不是困難,而是一個契機,一個改變合作模式、讓我們從長期發展規劃中尋找新合作空間的契機。伊朗人話鋒一轉:至于您指責我們維護他國投資方、傷害中企利益,我認為是多慮了。中方是在我們遭受不公正制裁期間,唯一對我們經濟有實質性幫助的世界大國,這一點,無論是政府高層,還是我們企業家,早已達成了共識。 對伊朗人的場面話,曹仕建既沒有表達不屑,也沒有絲毫欣喜之意,眉眼間反而多了一種隔岸觀火式的漠然。 很好,既然提到長期合作,那我們就來談談長期合作。他說,發展鋼鐵工業一方面依賴于鐵礦石的生產加工,另一方面需要大量水、電,以及基建設施的保障。信建參投伊斯法罕、設拉子的基建項目,最終目的自然也是為了長期合作。當然,我們不會忘記,剛來這里的時候,貴國還處在禁運當中,任何工業產能的投資都非常困難,信建做些基建投資也是一時權宜,畢竟基建既沒有產出,又沒有多余產能,還能提供大量的勞動崗位。如果我沒記錯,當年貴國全國青少年失業率已經超過了15%,德黑蘭一地的失業率甚至一度高達20%。 二人話里話外的針鋒相對,表面上是企業家臺上交流,背后早已暗流涌動。林煦安再不了解當前國際貿易的背景,現在也慢慢體會出來了。 凡是在我們遭受制裁和經濟困難時幫助過我們的朋友,我們都會記得。伊朗人的語速加快不少,就投資門檻而言,過去我們對外國投資者與伊方合資公司的控股有嚴格限制,近期考慮到貴方的訴求,這項規定上月已經取消。此外,如今中方企業也有自行招募工程技術人員的權利,你們現在完全可以在獨資與合資公司中合法使用中方雇員。 曹仕建單手扶住同傳耳麥,聽到中方雇員四個字,忽然敷衍地笑了一下。 您說的這些,可不是中方獨有的權利。他眸色微沉,視線慢慢掃過臺下,最近總能聽到一些風聲,有些人說,'東方不亮西方亮',還有人說,'沒有中資,我們還有日資、法資'中伊互信不過三四年,沒道理河沒渡完,先把橋拆了?坦率地說,這次不論你們找誰,都很難找到我們這樣的合作者,因為我們足夠耐心、克制、誠信,這種不貪圖一時富貴的合作方式,才是真正的長期合作。 這人說完,忽然一抬左手,摘掉了耳麥。 林煦安心頭猛地一跳。 這還是林煦安第一次聽曹仕建講英文曹仕建平靜的語氣之下藏著波瀾,吐字清晰、語速溫和,和美國大片那些一驚一乍的老外完全不一樣。 電腦前的人不禁恍惚:那人到底想做什么? 他為什么要換英語?是為了說給某些特定的人聽的么? 直到現場傳出一聲無線話筒的蜂鳴,方才回過神來 同傳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翻譯過半 '向東看'還是'向西看',一直是困擾你們的難題。但是,如果有市場化需求,完全可以敞開門來做生意,為何單獨留下北約國家的資助?伊國素來有'安全綠洲'之稱,部分地區偶有矛盾沖突,也只是局限在部分地區,如果貴方繼續搖擺下去,與舊歐洲藕斷絲連,到底是債務危機重現,還是'阿拉伯之春'重蹈覆轍 大概是話里的內容過于敏感,現場有個工作人員上去提醒了一下,曹仕建抿了抿嘴,略顯無奈地戴回耳麥。 他換回中文繼續:主持人讓我談談中伊合作的未來,我以為當前的中伊合作,還是繞不開伊美關系,繞不開對岸的大選,關于這些,我們不該諱疾忌醫。如今的海對岸,新媒體造勢來勢洶洶,反建制派甚囂塵上,去年很多人認為這些人會曇花一現,但事實恰恰相反。如果這幫人上臺,對我們行業的影響將會如何?我想在座各位應該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