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臺灣之行(上)(99)
陶硯瓦早聽說臺灣的公費宴請很少,官員請客要么自掏腰包,要么都是由朋友埋單。晚飯由蔣綄春安排,應該是很正常的。 吃完晚飯,回來的路上算是看了臺灣的夜景?;貋頃r張桐鳳還要去逛街,陶硯瓦說累了,想早點兒休息,孫鎮濤和龔揚說可以陪她去,于是三人興沖沖去了。 陶硯瓦回到房間,先沖了個澡,然后就躺在床上,打開電視,想找找有沒有中央四套,果然還找到了,正在播0點半開始的“海峽兩岸”。陶硯瓦可能是忙碌一天累了,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第二天上午10點馮墨耕搞的畫展要開幕,地址在仁愛路四段505號的臺北國父紀念館。 這個紀念館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00周年而建的,是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宮殿式建筑,是臺灣著名建筑設計師王大閎的作品。 據說是從1964年開始籌建,197年5月才告落成,歷時8年之久。 王大閎是0世紀臺灣最重要的建筑師之一,他的父親是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的外交總長王寵惠。王大閎先生在瑞士、英國劍橋、美國哈佛留學,曾與貝律銘是同窗。國父紀念館是他在臺灣設計的優秀作品之一。 陶硯瓦想起王大閎曾做過民國外交部長的父親王寵惠,雖對其人道德文章不甚了了,但卻聽過他一件趣聞。 那是前些年他聽國務院參事楊玉清講的。楊玉清曾在民國駐法國大使館做過秘書,當時的大使是著名外交家顧維釣。據說王寵惠曾到使館視察,下車后在地上吐了一口痰,當時有人提醒他:“部長先生,這里不可隨地吐痰”。沒想到王寵惠不以為然地說:“我是堂堂外交部長,吐了口痰有什么了不起!” 國父紀念館分為前后兩部分,前為中山雕像紀念堂,后為表演廳。 該館高0.4米,是一個正方形建筑,四邊每長100米,各有14根灰色大柱,黃色屋頂四角高高翹起,狀如大鵬展翼,雄偉巍峨。 走進紀念館一樓大廳,迎面是孫中山先生銅像,左右有持槍衛兵護衛。 銅像高5.8米,重達17噸。臺座上鐫刻著孫文先生題寫的《禮記·禮運》上孔子論述“大同”社會的一段話: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里每隔一定時間舉行三軍儀隊交接儀式。觀看這個交接儀式也是游客來此參觀的重要內容。 大廳左右兩邊,是寬敞、明亮又氣派的國父史跡展東室、西室,東室是以中山先生與中華民國為主題的展覽室,西室則是以中山先生與臺灣為主題,并有有關臺灣歷史的介紹。里面藏有孫中山于194年4月1日手書的《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全文二十五條。這是中華民國成立后,孫中山針對國家建設所提出的規劃方案。還有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印璽。 國父紀念館一樓北面,是可容納500多人的大會堂,是島內最大的表演場地。這里還設有演講廳、中山講堂、逸仙書坊等。 紀念館二樓有中山國家畫廊和孫逸仙博士圖書館,中山國家畫廊是國家級藝廊,據說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的藝術家在此展出;孫逸仙博士圖書館藏書三十余萬冊,全年供民眾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印璽閱覽。 此外,三樓還有逸仙藝廊、德明藝廊和逸仙放映室,在地下一樓還有翠亨藝廊、載之軒、翠溪藝廊、書報閱覽室、視聽中心,是臺北市民室內藝文、知性活動的多元化地點。 馮墨耕院長的“大道同行——兩岸中國畫藝術展”開幕式,就在這里舉辦。來自兩岸及香港的40多位著名國畫家應邀參加此次文化交流盛會。 開幕式比較簡單。主席臺就設在展廳中央,一拉溜兒擺了幾把椅子,中間坐著尚濟民、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新黨主席等政治要角,以及馮墨耕等著名畫家,對面還有幾十把椅子,則坐滿了兩岸三地的畫家以及岳順祥、陶硯瓦等人。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曾擔任行政高官,在兩岸都有較高聲譽。他說兩岸同屬炎黃子孫,同文同種,這兩年兩岸藝術交流頻繁,兩岸同胞都能近距離感受兩岸藝術大師的作品,大飽眼福,這是兩岸交流的另一座橋梁。如果說經濟合作是手攜手,互惠互利,文化交流就是心連心,是更重要的事。兩岸同胞感情經過文化交流得以理解溝通,這是根本上的交流。 新黨主席說中華書畫通過山水、花鳥、花卉等元素展示深厚的人文氣息,我們有責任把中華藝術氣息繼續傳承給下一代。 尚濟民說這次畫展展出諸多名師大家的經典力作,作品所體現的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情cao,血濃于水的念土情懷,是海峽兩岸及香港藝術家文明同根、大道同行的生動寫照。海峽兩岸加強相互學習借鑒和交流合作,必將有利于促進中華書畫藝術的傳承、創新和繁榮。我聽說以書畫展為載體的本次藝術活動將在展期舉辦理論研討、主旨演講等一系列交流活動,從深度和廣度上拓寬兩岸藝術交流領域。這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表達多元文化的共享性與互動性,進而以嚴謹的視角深入剖析中國畫、油畫和書法的美術史脈絡及當下的良性創作狀態,在中西藝術交融和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展現經典藝術的魅力與光輝。 發言完畢,就算是開幕了。大家就都各自參觀作品去了。 尚濟民有國新兩黨領袖陪著,邊交談邊看展覽。岳順祥、陶硯瓦、馮墨耕等人,就都跟在后面,也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