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批準立項(85)
尚濟民那天當然看到了陶硯瓦的字掛在荷蘭使館客廳了。而且他和陶硯瓦一樣,也是想了各種可能。但他最后的看法是:這說明不了什么,既說明不了陶硯瓦的字有什么特別偉大的意義,也說明不了陶硯瓦這個人有什么超乎尋常的能力。無非就是他的一幅字,由于什么什么原因,掛在了那里而已。 他現在仍然用最主要的精力,關注、推動項目的進展。 他心里十分清楚王良利、張雙秀二人決不是干事情的人,但卻不會對他做事形成任何阻力。即使他們想成為阻力,似乎也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但在他急需左膀右臂的時候,二人卻幾乎幫不上任何忙。 所以他經過認真思考,毅然采取了幾個特別措施,而且都是大手筆: 一是策劃成立了國學基金會,并自任理事長,同時調來某直轄市政府原副秘書長、香港某上市公司董事長陸宏圖過來,擔任基金會的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二是調來剛從某中央媒體退下來的副總編趙青春,擔任單位的新聞顧問,而且列席黨組會議,按班子成員同等對待。 三是請示國務院分管副總理同意,選聘特約研究員,以調整、充實、優化專家隊伍。 當院子里的槐花盛開、北京雨季到來之際,尚濟民主持召開了黨組擴大會。會議議定如下事項: 一、同意劉世光調往國務院應急辦(總值班室)工作; 二、任命魏發達為辦公廳主任,免去其業務司長職務。 《項目建議書》還在評審階段,項目還沒正式立項,一切都得等待,著急也沒用。 尚濟民、岳順祥、陶硯瓦等人,都如大旱之望云霓,等著《項目建議書》的通過。 陶硯瓦掌握到的情況是:國家發改委已將《項目建議書》正式報到國務院,建議由國務院全體會議討論通過。 國辦秘書一局的消息是,已經收到,正在安排進入會議議程。 類似這樣的項目,國務院是不可能專門開會進行研究的。一般是在某次會議的主要議程之后,順便塞進去討論幾個重大項目。具體是由發改委一位副主任作簡要匯報,然后會議討論通過。 第一位的事情是要加進去。加進去了,議程里有了,到開會時還可能會出現由于前面的事情用了太多時間,就把后面的事情往后順延,只好等下次研究了。而下次開會,也許一周,也許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所以項目上會,有的會很順利,但個別時候會出現一等再等,甚至會等上一兩個月。 但可以肯定地是:項目到了國務院了,離正式立項越來越近了。 籌建辦有幾個年輕人,有一個姓朱的愛人懷孕了,有一個姓高的正在“封山育林”,煙酒不沾了,還有個姓張的小姑娘結婚一年了,公婆已經催著她們要孩子了。陶硯瓦就開玩笑說:懷孕的生出來就叫“朱立項”,“封山育林”的生出來叫“高可研”,姑娘先別著急,將來生個孩子叫“張開工”。 于是,就經常有人說起笑話:“朱立項”啥時候出生???然后有人會說:咱們的項目還沒批下來呢,等著呢。 說句實在話,搞成一個項目,可比生個小孩子難得多得多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