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一山二虎(62)
6、 劉世光和魏發達的競爭其實早就開始了。 兩人都是尚濟民前任耿茂盛調進來的,這位耿茂盛退休前,有一個比較大的政治cao作,就是使自己在從行政崗位上退下來的時候,一定要全力保住全國政協常委的身份,從而使自己的政治生命、政治影響再得以延續五年。 他退休的那一年,既是政府的換屆年,也是人大政協的換屆年。情況比較微妙,時機不可喪失。 他的具體cao作也很簡單:寫好自己當政五年的總結,把總結報告國務院同時抄報全國政協,爭取全國政協主席有個批示,順利延續留任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和常務委員。 所以,能否寫好自己當政五年的總結,就成了至關重要的頭等大事。 凡是能夠當到部長級的人物,都是政治經驗十分豐富,政治cao作十分嫻熟的人物。耿茂盛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 一是在會上嚴肅闡述這次總結的重大意義。從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重視總結講起,一直講到黨中央總書記的政治工作報告、國務院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秘書長的指示和要求。 二是為了寫好總結,成立領導小組,他親任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所在正司局長悉為成員。 三是成立起草小組,由魏發達任組長,成員從全機關年輕寫手中選調。小組怎么搞,在哪里搞,由魏發達定。后勤保障由服務中心負責。 四是規定時限,拿出初稿。 這個陣勢,實際上是傾全機關之力了。 魏發達也當仁不讓,躊躇滿志,表示不負重托,全力完成這個艱巨任務。 第二天,他就帶一哨人馬奔了成都,住在省委組織部一個賓館,開始了他的遠征。他決心要用自己的“雕章五色筆”,換取耿茂盛的“紫殿九華燈”,并且大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之氣概。 魏發達一走,劉世光這邊感到一絲失落。 他左思右想,有道是“國難輕妻子,時危重甲兵”,自己在關鍵時刻不沖上去,更待何時?于是他毅然主動去找了耿茂盛。 他見了耿茂盛,只說這次的總結確實重要,黨組重視,采取的措施也萬分正確。只是以業務部門為主來搞,辦公廳同志們感覺不放心。 耿茂盛早料到劉世光會有這么一出,他正等著劉世光張口呢。就說:世光啊,你找陶硯瓦再組織幾個人,也抓緊弄個稿子,哪個好咱用哪個。 劉世光就得了圣旨,帶著陶硯瓦,還有辦公廳幾個人去了懷柔寬溝,決心弄出錦繡,再回宮大比,一舉奪魁,談笑封侯。 陶硯瓦心里明白,這臺戲不好唱。因為成都那邊是a角兒,寬溝這里是b角兒。b角兒要想代替a角兒,除非你唱得太好了,感動了觀眾,或者等待a角兒生病出事兒。而觀眾雖然只有耿茂盛一人,但在他心中,肯定是寄望于魏發達多些,看重一些,畢竟人家是費孝通的學生嘛,你劉世光不過是個中專生嘛,至于你的大學文憑,那都是參加工作以后糊弄來的嘛!你手下的陶硯瓦也一樣,沒有正規文憑,你們是個草臺班子嘛! 劉世光先讓大家一個一個拿上鑰匙進了房間,安置妥當后,就招呼大家到咔啡屋集合,讓每個人隨便點。幾個人以前出來開會,都是規規矩矩,這次放開點,都很享受的樣子。有點咔啡的,有點紅茶的,臉上都蕩漾著歡喜。 劉世光說,我們現在的形勢,大家心里清楚。有個正規軍已經在成都鋪開陣勢了,我們是游擊隊,也總算是來到一線戰場了。能不能把這場仗打贏,就看我們在座的幾位了。我們要按照毛主席的思想來打,就是要不畏懼,不迷信,用智慧,求全勝。陶主任,我建議你把黨的十七大政治工作報告,以及008年國務院的政府工作報告看一看。這兩篇文章都是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一定有可借鑒之處。我們不妨移花接木,照貓畫虎,勾勒出一個大致輪廓,說不定就能力挽狂瀾,反敗為勝??傊?,既然受領了這個預備隊的任務,就要拿出絕活兒,讓領導看看咱們的實力。我個人有信心,各位不妨先議議。老陶你是老同志了,這次我們這兒動手寫也是以你為主,你先談談。 陶硯瓦明白劉世光心思,但沒想到他竟然把毛主席抬出來了,而且講了半天,也沒聽出來哪一句屬于毛主席的思想。充其量只能算是山寨版的毛主席思想吧。就說: 我自從轉業到地方,頭一年10月份報到,1月初就執筆寫當年的工作總結,說來也曾寫過十幾年吧。但象今天這種情況,作為替補、預備隊,還真是頭一次。世光剛才算是作了戰前動員,我看我們只能丟掉包袱,放開膽子,懷著必勝信念,敢于全面超越,爭取最好結果。我看能不能簡單分分工:李燕負責收集材料,我負責搭建文章結構,主要是開關部分、結尾部分以及所有大小題目。其余三位同志一個負責執筆五年回顧,一個負責執筆今年工作,一個負責執筆今后展望。世光你也得分個任務:就是盡早拿到成都方面的成果,最后當然是你負責把我們的成果報給領導,讓他接受和采納。我看三天之內拉出初稿,再用兩天進行調整,五天后班師回朝。 大家就說同意。劉世光也說,就按老陶說的辦。 劉世光說,既然思想統一了,任務都分了,大家先輕松輕松,咱們現在去爬山,中午1點吃飯。 大家就歡呼著回屋換鞋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