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書迷正在閱讀:罪愛、溺于荊棘、香甜、龍脈、誰與爭鋒、悍妻、和豪門前男友復合后爆紅了、今天依舊臉很臭(h)、湊合活、萬人嫌哥兒重生后袖手旁觀了
她的眼珠子轉了轉,撲哧笑了。笑罷,她說:“雖然有點爹味,不過我還是深受教育呢?!?/br> “哈?”梁承禮可不覺得這是什么夸獎的話,干笑起來。 “你說的對,現在我們每天接受到太多信息了。以至于我們每天都在忙著表達自己的想法,立論啊、評論啊,各種輸出。忙于反駁和自己意見相左的想法,忙于要求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好像晚說一秒鐘就算輸,忘了思辨和反省……”她沉默了一會兒,笑道,“我覺得,就算沒什么水花也沒關系,至少我讀過了。只要有多一個人讀過,有多一個人不是忙著反駁你所寫的,而是有過思考,這篇文章就算成功了?!?/br> 第160章 新賽道-5 長假前一天的上午,梁承禮把寫好的文章交給學校廣電中心的老師。老師不知只基于對梁承禮的信任,還是同樣懷揣著一顆盼望放假的心,當天下午放學前,學校廣電中心的訂閱號就推送了這篇文章。 自從投了文章,梁承禮的心里一直記掛著這件事,所以文章一出現,他就看到了。 投這篇文章的時候,梁承禮懷揣著一份信念,決意要在這個當口把自己認為該說的說出來,哪怕他的想法只代表少數人的意見,可他不愿意錯過發聲的機會。但實際上,他投出文章后一直忐忑不安。他很擔心讀者的反應,也害怕收到一大批負面的評價,甚至會有人在現實生活中和他劃清界限。 網絡實名制可以約束大家在網上的行為舉止,謹慎發言,梁承禮當初認為這和自己沒多大關系——因為他上網時一直是中規中矩,從沒當過“鍵盤俠”。直到這份擔憂襲擊了他,他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把雙刃劍。 然而,現實顯得諷刺又滑稽。這篇讓梁承禮惴惴不安的文章發表后,日子過得一如往常。 臨近放假,每個人都歸心似箭,能安心坐在教室里學習的人不占多數,而心不在焉的學生們偷偷玩手機,自然是選擇刷短視頻和玩游戲,頂多看看微博熱搜,根本沒有人在意學校某個公眾號發表的一篇文章。 放學的鈴聲一響起,學生們都像脫韁的野馬似的沖出教室。桌上的書本和文具不知是何時收拾整齊的,儼然一副早已做好完全準備的樣子。 梁承禮背上書包,再次點開那篇文章,時隔三個小時,這篇文章的閱讀量是98,收獲了37個“贊”,有2個好友讀過。 發這篇文的事,梁承禮只告訴過葉錦程和歐陽惠清,感覺這倆就是這“2個好友”。梁承禮自嘲地笑了笑,不知該喜還是悲。 長假高峰期的客流量不可小覷,葉錦程提前一個星期買票,險些連站票都買不到。 晚一點的火車稍微富余一些,但等到放假這天,連當天最后一趟高鐵的票也售罄了。 “幸好回去只有一個多小時,當是坐公交車吧?!绷撼卸Y說,“其實你可以在網上買一個小馬扎,折疊款,折起來只有一瓶礦泉水那么大,還輕。平時買不到坐票的時候就能坐了?!?/br> 他一邊說一邊比劃。 地鐵的車門開了,葉錦程握住他的胳膊,把他拉到自己的身邊,方便讓站臺上的乘客上車。 這一站的人很多,基本都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大號行李箱就有三個。車門關上時,面對面站著的二人幾乎貼在一起,只差葉錦程用手臂擋在胸前,勉強拉開一些距離。 梁承禮往車門靠,回頭看了一眼車廂外快速變化的廣告牌。那些牌子像是浮光掠影一般,一道道,不真切。他瞄見車門上粘貼著“請勿依靠”的標識,重新站直來。 “你寫的那篇文似乎沒什么人看?!比~錦程說著,從口袋里找出手機,點開那篇公眾號文章,“107個閱讀量?!?/br> 比放學那會兒多了幾個。梁承禮自我安慰道:“也好,既是交差,也不會太得罪人?!?/br> 聞言,葉錦程抬眸白了他一眼。 梁承禮憨憨地笑了笑。 沒一會兒,地鐵到站了。門外候車的乘客不多,車門打開的瞬間,車廂內突然有一個推著行李箱的乘客嚷嚷著要下車。 一時間,車廂內出現一陣sao動,原本紋絲不動的乘客們紛紛走動起來。葉錦程緊緊地抓住梁承禮的胳膊,以防他被移動的人流擠出車廂外。 好不容易,那個乘客下車了。 車廂門徐徐關閉,葉錦程要把梁承禮從車門那里拉回來。梁承禮剛要往前,發現動不了,回頭一看,竟是t恤的一角被夾在車門縫里。 兩人詫異得對視,撲哧笑出聲。 梁承禮用力扯了一下,把衣服扯回來了。 “這校服質量還怪好的?!比~錦程打趣說。 他挑眉:“畢竟是‘新希望’嘛?!敝傅氖切7钠放?。 “你該不會覺得自己很幽默吧?”葉錦程諷刺道。 梁承禮得意地笑,笑罷,若有所思地說:“你這次回去,是要和家里人說明轉文的事了?” 他理所當然地點頭,奇怪道:“干嗎這么問?”這件事梁承禮一直都知道。 梁承禮歪著腦袋想了想,說:“我要不要也轉文算了呢?” 聞言,葉錦程大吃一驚,說:“這么草率嗎?” “哪里草率?”梁承禮嘆了口氣,“你是認為那些你亟需知道答案的問題,要換個途徑才能找到答案,對吧?我也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