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827節
嬴政心中,一股憤怒再也抑制不住,瞪大眼睛,聲嘶力竭的怒吼道,臉龐猙獰之余,一把將手中的竹簡,狠狠的摔在地上,隨后如同發泄一般,賜教上前,把地圖上的楚軍木偶,全都踢出地圖之外。 “昌平君,汝負寡人?。?!” 嬴政嘶吼著,猙獰的看著地圖,望著楚國的位置,眼神全是戾氣。 在一旁伺候的韓謁者,以及其他宦官,也紛紛低下頭,不敢看向嬴政這副模樣。 這是當初秦大將桓齮時,嬴政雖是憤怒,卻都沒有如此舉動。 書房大門。 這還好李斯、尉繚、王綰等人,也方才來到書房內,見到嬴政的模樣,全都止步,彼此對視一眼后,方才硬著頭皮,繼續來到書房內。 “拜見王上!” “拜見王上?。?!” 李斯等人,連忙對著嬴政拱手打禮。 赤腳踩在地圖上的嬴政,這時候方才冷靜下來,然而陰沉的表情,以及那一雙眼神,讓人見狀不寒而栗。 “寡人絕不能坐視白衍被圍,眾位愛卿,還請為寡人出謀劃策!” 嬴政一臉平靜的說道。 說話間,嬴政并沒有看向李斯等人,而是直接開口。 “王上,恕臣斗膽之言,眼下除非楚國不攻打武關,否則王賁將軍,必須要回防秦國,王上可還記得,昔日楚懷王,傾楚國之師,趁我秦國司馬錯大將軍伐蜀之際,攻打我秦國,若非其他諸國突襲楚國,秦國危矣,眼下我秦國亦如當初,藍田、驪山、咸陽皆兵力空虛,外加昌平君此前乃我秦國丞相,深知秦國部署……” 尉繚想了想,看向一旁的李斯一眼后,最后看向嬴政:“王上若不果斷下令,恐事情有變!” 尉繚沒有說出那句,昌平君在郢陳叛亂,作為楚系官員之首的昌平君,又怎會僅煽動郢陳一地,要知道除去昌平君之外,昌文君在各郡邑的秦軍大營內,也頗有威望。 想到這里,尉繚突然為之一愣。 “王上,不好!昌平君叛亂,昌文君恐怕已經暗地里聯絡其他秦軍營地的將領!” 尉繚突然一臉慘白的說道,其中的意思很明顯。 “白衍?。?!” 王綰、李斯等人,這時候也醒悟過來,全都直勾勾看向嬴政,一個可怕的念頭,頓然浮現在腦海里。 天下皆知秦國以北,白衍統領的鐵騎、邊騎,皆是秦國精銳之師,楚國既然一開始,就沖著圍攻白衍的念頭去,有昌平君、昌文君作為內應,那不可能不策反秦軍將領。 “備馬車!” 嬴政聽到尉繚的話,也反應過來,本就絕望乏力的嬴政,瞬間如同泄氣一般,眼神之中,滿是無措。 這是自嬴政繼位秦王之日起,第一次露出這般迷茫的表情。 “寡人要親自去見王翦!” 嬴政眼下,僅能倚靠的,便只有王翦一人,不管是藍田的屠睢,還是其他郡的大營守將,嬴政都已經信不過。 一面是武關危,楚國大軍隨時會攻打秦國,一邊是失去魏地,繼李信之后,曲阜一地的秦國大軍以及白衍,都有覆滅的危險。 這時候嬴政已經不敢再把機會,賭在其他人身上。 唯有王翦,嬴政才能信得過,也唯有王翦,眼下才能讓嬴政有絲許心安,但凡有任何一絲可能,嬴政都不想放棄,在嬴政眼里,只要王翦愿意為秦國統兵攻打楚國,定能吸引楚國絕大部分兵力,到時候白衍之圍,不攻自破。 “王翦!” 李斯、王綰等人聽到嬴政的話,一臉意外,但隨后看著韓謁者領命離去,轉頭看向嬴政,李斯等人也意識到,嬴政這是要去向王翦低頭。 但想到尉繚方才的話,他們仍然有些擔心,即便嬴政能請王翦,但面對昌平君的突然叛亂,以及昌文君的籌謀、人脈,白衍能撐得到那時候嗎? 第五百八十四章:王翦回咸陽,嬴政的猶豫不決。 林間小苑內,寒冷刺骨的風吹拂而過,讓兩名走過侍女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小聲的議論天冷一句后,方才繼續往前面走去。 而在一間書房內,火爐內的炭火點燃著,四周的木架上滿是精致的陶器,以及一些一卷卷竹簡,伴隨著不少劍座上的寶劍,這副場景估摸著,若是普通百姓人家,或者貧寒士人能來房內看一眼,指定又能與好友吹噓數年,乃至到老都依舊不會忘記。 這句話沒有絲毫夸張,別說秦國的百姓,就是常年沒有戰事的齊國,百姓都年復一年為生存而忙碌,如同衍父、孇氏那般,忙碌一年到頭,若能存上一些錢給家中置一些衣物,那便是一個好年。 精美的瓷器、竹簡、還有藏劍,這是世間絕大多數百姓,想都不敢想的。 木桌前的王翦,手里便拿著一卷竹簡,時不時喝上一口暖暖的茶水,沒有往日的勞碌,以及不敢有絲毫懈怠的重擔責任,退去秦國官服的王翦,白發之下,如同一個和藹的老人。 然而平靜的氛圍總會被打破,而與往常侍女、仆從的腳步聲不同,聽著外邊隱約傳來的聲音,戎馬多年的王翦,幾乎立即便聽出,衣甲間的碰撞聲。 衣甲! 王翦眉頭微皺,放下竹簡,目光看向門外,感覺到房門外到處都已經被秦卒包圍,王翦嘆息一聲。 已經辭官歸隱一段時日,難得享受一番平靜,王翦清楚,門外那些秦卒不管是不是沖著殺他而來,都不是什么好事的征兆。 王翦收起竹簡,緩緩從木桌前起身,聽著房門被推開,三子王從急匆匆的來到書房。 “父親,王上已經來到府邸外!” 王從來到父親王翦面前,拱手說道。 王翦聞言,心中松口氣,嬴政親自來到這里見他,那秦卒便不是為了殺他而來。 從三子身旁走過,朝著門外走去,方才走出房門,與書房內暖洋洋的感受不同,一出房門后迎面而來的,便是刺骨的冷意,讓人不禁皺眉。 看了四周的秦卒果然都是中車府衛,王翦緩緩走到院子等候。 沒多久。 伴隨著遠處府門方向的走廊下,傳來腳步聲,在王翦與王從的目光中,便見到嬴政帶著一眾侍女、宦官,朝著院子走來。 “王翦,拜見王上!” “王從,拜見王上??!” 王翦與王從,紛紛跪在地上,隨后對著走來的嬴政磕頭打禮。 從前王翦的身份是秦國官員,秦國大將軍,故而僅需輯禮,而非磕頭打禮,如今已經卸去官職的王翦,甘愿成為平民百姓,自然要與街道上百姓見到嬴政馬車時一樣,跪在地上磕頭。 “老將軍,請起!” 王翦頭還捧著地面,便感覺到頭頂前方的腳步,隨后手臂就被攙扶起來,看著嬴政親手攙扶自己,王翦似乎有些預感,但還不確定。 而嬴政扶起王翦后,也沒有多做客套,而是看向王翦,面色既是不甘,亦有凝重。 “老將軍,李信兵敗了!” 嬴政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心里也滿是復雜,昔日他詢問過王翦,王翦卻說要六十萬秦國大軍,而李信只要二十萬,故而嬴政最終在王翦與李信之間,選擇李信。 而王翦辭官的舉動,以及昔日嬴政親口說出的話,都讓此時站在王翦面前,嬴政心中十分復雜,尷尬、悔恨……等等情緒,都在柔然而生。 “李信將軍兵???” 王翦聽到嬴政的話,老臉一愣,即使看到中車府衛時,知曉嬴政到來已經預感出事,但王翦也從未想過,這個出事,是李信兵敗。 雖然昔日王翦并不贊同李信所說的二十萬大軍滅楚,但王翦卻也清楚李信的能力,否則滅燕之時,王翦也不會讓李信單獨領兵去追擊燕軍,眼下聽到嬴政說李信兵敗,這讓王翦愣神過后,也很是不解。 李信統領二十萬秦軍,雖不能勝楚,但也絕不可能如此輕易兵敗才是! “昌平君在郢陳叛變,煽動郢陳一地的百姓叛亂!李信麾下都尉,戰死七人,其余都尉,盡數被俘!二十萬將士,全都戰死在楚國!” 嬴政說到這里的時候,眼神中的怨恨,再次抑制不住的浮現,甚至手都有些顫抖,這一切都源自昌平君。 好在嬴政再次控制下來,不像一開始在朝堂上那般怒急攻心。 “寡人擔憂此乃楚國算計,讓寡人令王賁撤兵回守秦國,而楚軍則傾一國之兵,圍攻白衍,寡人不能看著白衍,死在曲阜!” 嬴政通紅的眼神冷靜下來后,面色冰冷的看向王翦,隨后后退兩步。 王翦聽到嬴政的話,瞳孔一縮,昌平君謀反的消息,不僅僅讓王翦震驚,也讓王翦背后都浮現諸多冷汗,王翦不敢想象,若是他統領六十萬大軍與楚國交戰時,昌平君在后方截斷糧草,與楚國合謀,他又能如何應對。 然而還未等王翦回過神,就突然看到,后退兩步的嬴政,頓然跪在地上,這讓王翦再次心頭一驚。 “寡人錯了!悔不聽將軍之言,才造成了今日的失敗,還請老將軍,能為寡人,勝楚國!破楚國之謀,解白衍之圍!” 嬴政跪在地上,親口說出的一番話,別說王翦,就是王翦身后的王從,以及遠處府邸內的仆從、侍女,全都看呆在原地,瞪著瞳孔滿是不敢置信,就連中車府衛的衛士,也一臉震撼。 秦王嬴政! 居然當面向曾經的臣子王翦,親口認錯! 這可不是其他人,而是被天下世人,譽為暴君、虎狼之軍的秦王嬴政?。?! 這若是傳出去,怕是天下人都要瞠目結舌,隨后拿這件事情,肆意嘲笑嬴政,如鼠目寸光、如昏君庸王…… 嬴政不可能不知道這點才是! 為何? “王上!還請起身!王翦承擔不起!” 別說身后早已經嚇得面色慘白,渾身打顫的王從,就是王翦本人,老邁之年,見到嬴政的舉動,也被嚇得一身冷汗,飛快的上前,跪在地上攙扶嬴政。 王翦乃是秦國四朝老臣,至昭襄王時,便是秦國將軍,故而不僅僅是看著嬴政長大,也分別接觸過昭襄王、孝文王,以及莊襄王。 而在所有秦國君王之中,王翦見過昭襄王下令,賜死白起,也見過孝文王、莊襄王的所有事跡,唯獨沒有見過,身為秦王,會向臣子認錯的。 “老將軍,楚軍一日日向西逼進,寡人眼下,只能請求老將軍解秦國之危!” 嬴政看著攙扶自己的王翦,并沒有起身,而是看著王翦,輕聲請求道。 王翦就算原本有不再入秦國朝堂的念頭,然而見到嬴政的眼神,以及方才的言行舉止,也再難說出拒絕之言。 “還請王上起身,隨老夫入室!老夫這便去換衣服,隨王上前去咸陽!” 王翦嘆息,隨后便下定決心,對著嬴政拱手打禮。 因為王翦已經辭官,對于這段時間所有戰事情況,以及楚軍所有動向都一無所知,故而眼下當務之急,便是去咸陽。 “寡人在此等候老將軍!” 嬴政見到王翦答應,激動的說道,心中悄然松口氣,連忙起身,對著老將軍拱手打禮。 王翦感覺著天冷,本想勸說,然而當看到眼神滿是期盼與喜悅的嬴政,猜測到李信兵敗之事,讓嬴政的心里遠比這天冷更難受萬倍。 于是王翦便沒有再勸說,而是拱手還禮后,便轉身回去換衣服。 咸陽王宮。 當被召入王宮書房的李斯、尉繚、王綰、辛勝等人,看到書房內,被嬴政請回來的王翦,全都有些意外,好在轉息間,便互相點頭示意,緊接著便向嬴政拱手打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