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572節
一個個宦官、侍女的聲音傳來,白衍聽到聲音,也連忙站在木架旁,對著嬴政輯禮。 “王上!” 白衍等到嬴政開口讓他起身,方才抬頭。 或許是潁川接連不斷的動亂,讓嬴政無比憤怒,今日再次聽聞潁川動亂的嬴政臉色并不是很好看。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白衍都沒有開口,安安靜靜的把木箱內的竹簡取出,送到嬴政面前,每當嬴政批閱完,便把竹簡拿去木架上。 與昨日不同,今日韓謁者并未在書房內,只有白衍與嬴政,還有幾名伺候的宦官,很安靜。 經歷過昨日的教導,白衍倒也沒有昨日那般手忙腳亂。 有條不紊的把竹簡安置妥當,處理清楚,白衍也不斷在心中勸告自己,這就當做磨礪心境,任何事情不能焦躁急躁。 “王上!易水傳來的急報!” 書房外,突然一個宦官,急匆匆的捧著一卷竹簡進入大殿,對著嬴政稟報道。 “拿過來!” 嬴政見到白衍沒有反應,輕聲說道。 白衍聽到嬴政的話,這時候才醒悟過來,韓謁者不在,這里只有他和嬴政,任何急報以及消息,都要他去拿,想清楚這點的白衍,連忙小步去到宦官面前,接過竹簡。 第四百一十八章:寡人終有一日,要親口告訴他 王宮書房內,由于易水的消息傳來,原本下朝的大臣紛紛都在一個時辰左右,全部都被嬴政命人召入王宮,聚集在書房內。 白衍依舊在幫著嬴政處理竹帛。 而在書房最中間那巨大遼闊的地圖旁,李斯、尉繚、昌平君、隗狀等人,全都互相小聲議論,此刻看著書房最里面那一排排木架旁忙碌的少年身影,眾多大臣的眼神不一。 嬴政在處理好一卷竹簡之后,方才起身。 白衍則在等嬴政離開后,方才來到木桌前,拿起嬴政放置在木桌上的竹簡,朝著其他木架走去。 等白衍來到嬴政身旁的時候,嬴政已經與李斯等人,指著地圖上易水的位置,交談許久。 而通過觀察,白衍也逐漸聽出如今易水那里的狀況。 王翦、辛勝兩位大將軍已經率領秦國大軍抵達易水,而燕國也舉傾國之力集結燕軍在易水,準備抵抗秦國大軍的進攻。 “王上,據微臣收到的消息,魏王突染重疾,臥病在床,魏國斷然不可能出兵,此刻在易水的敵軍,除去燕國外,應當便是代地趙嘉的大軍?!?/br> 尉繚看向嬴政。 李斯、隗狀等人則看著地圖,隨后看著趙地的位置。 趙嘉二字,對于這些大臣來說,并不陌生,畢竟當初秦國圍困邯鄲之時,趙嘉便是率領多數趙國宗親離開邯鄲,逃往代地。 “趙嘉!不過一郡之地,也敢阻攔我秦國兵鋒!狂妄!” 嬴政聽著尉繚的話,看著地圖,淡淡的評價一句。 “匈奴方向可有消息?” 嬴政目光從易水的位置移開,轉而望向代地以北的那片遼闊疆域。 嬴政清楚,如今齊國不動,楚王、魏王都臥病在床,秦國滅燕最大的威脅,便是只剩下北邊的匈奴、東胡、夫于那些游牧部落,那些部落一旦要趁機對付秦國,不管是聯合燕國還是南下,對于秦國來說,都頗有威脅。 “回王上,暫時沒有,臣已經命人出使月氏,勸說月氏見匈奴南下,便趁機發兵攻打匈奴!” 李斯對著嬴政輯禮道。 嬴政聞言點點頭。 白衍也不由得看向李斯一眼,隨后看著地圖上的局勢,感嘆一句精彩。 秦滅燕,誰能想到,讓秦國擔憂的,并非是中原諸國,而是北方的匈奴、東胡,而最終能幫助秦國威脅匈奴的,恰恰也是數百年間,與秦國是死敵的月氏。 “王上,宮外齊使田鼎求見!” 一名宦官彎著腰,緩緩走進書房,來到嬴政身旁稟報道。 嬴政聽到宦官的話,詫異的轉過頭,看向宦官,幾息后,嘴角輕笑一聲看向白衍。 “白衍,你先去招待田鼎,寡人議事過后,再去見田鼎!” 嬴政說道,說完后便繼續看向地圖。 昌平君、隗狀、李斯等人,聽到嬴政的話,全都看向白衍,若是此前還有絲許可能,那么此刻隨著嬴政的話,李斯等人已經確信,嬴政的的確確是要把白衍提拔為中常侍。 畢竟此刻不管白衍所做的事務,還是嬴政的安排,全都是中常侍的事務。 “諾!” 白衍有些意外,但看向嬴政的側臉,還是連忙拱手輯禮,后退兩步轉身與宦官朝著書房外走去。 片刻后。 咸陽王宮大殿旁,田鼎跟隨著宦官,一路來到內殿。 不管是秦楚齊魏燕,亦或者已經被滅掉的韓國、趙國,在其王宮之中,都會置有內殿,用于早朝之時,另一個預備突發情況的地方,例如一些他國使臣或者朝中大臣的話,只能告知王上,而不能讓百官得知的情況下,就會被帶到內殿。 田鼎看著門外的兩個侍女一眼,隨后從中走過,一進門內,就看到年輕的白衍已經在等著他。 看著一身秦國官服的白衍,田鼎目光復雜。 “白衍,見過田大人!” 白衍對著田鼎輯禮道。 “白將軍!” 田鼎業拱手還禮。 雖然相隔幾日不見,但再次見面,二人目光都頗為復雜,田鼎算計白衍,白衍也算計田鼎,立場不同,二人都清楚對方的心思。 領田鼎來的宦官對著白衍輯禮,隨后便緩緩退下。 白衍看著宦官離去的背影,轉而看向田鼎。 “秦國出兵燕國,王上正在處理要務,田大人且在此稍作等候!” 白衍說道。 田鼎點點頭,隨著白衍的話音落下,田鼎看了眼前的咸陽內殿一眼,隨后看向白衍。 “田鼎沒想到,白將軍年紀輕輕,便被秦王委以重任,日后將相不過囊中之物!” 田鼎感慨一句。 “王上厚恩,白衍尚且年輕,行事魯莽,莫說出入將相,就是為一地官員,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王上不棄,白衍幸之,有何可言將相之事?!?/br> 白衍抬起手,對著田鼎緩緩打禮,無論話語還是舉止,處處透露著謙卑。 何為謙卑,謙虛而恭順,多是用于晚輩對長輩,白衍這般態度顯然就是沒有站在官職的立場,言語直接說自己的能力不行,全靠嬴政厚恩之下,愿提攜他這個朝堂小輩。 “白將軍過謙!” 田鼎看著沒有絲毫自得模樣的白衍,試探之舉,皆在心中化作一聲嘆息。 年少有才之人,田鼎見過,然能如眼前少年這般,不懷才自傲之人,田鼎活那么久,從未見過第二個。 就是當初荀州那般,言語謙遜,然眼神卻頗為心傲,這些都瞞不過田鼎的眼睛。 更何況。 那時候的荀州,可比眼前是少年,還要年長許多許多! 內殿之中,田鼎轉過頭,看向一旁夸大的木窗,看著外面的景色。 “聽聞小女此前曾將亡母之物交給白將軍,不知白將軍可否帶在身上?” 田鼎說話間,看向白衍。 隨后在田鼎的注視下,白衍點點頭,從官服內取出一直帶在身上的玉佩。 “田姑娘贈此物于白衍,贈物之前,田姑娘有言玉佩來歷,并囑咐白衍好生保管,故而白衍從未讓此物離身?!?/br> 白衍說話間,看著手中的玉佩。 看著這塊跟著自己兩年多,幫過很多忙的玉佩,白衍滿是留念,回想當初在臨淄之時,田非煙轉過身蹲下,從衣服內取出并且交給自己,這塊玉佩就從未離開過他。 不管是在何處,不管是藍田練兵還是去戰場。 心中感慨過后,白衍抬頭望向田鼎,玉佩的事情他不會瞞著田鼎,也不會找理由說不帶在身上,因為這是田非煙給他的,他一直很在乎。 “既然小女送給白將軍,田鼎便不再多言,此物是亡妻為數不多給小女之物,日后還望白將軍勿要丟棄!” 田鼎看著玉佩,隨后看著一臉坦坦蕩蕩的少年臉頰,最終沒有收回玉佩。 其實在來之前,甚至方才開口之前,田鼎都還有著拿回亡妻玉佩的念頭,但看著坦坦蕩蕩的少年拿著玉佩站在自己面前,田鼎卻猶豫起來。 回想洛陰城荀州、藺安順的話,看著眼前這個已經被嬴政帶在身旁的少年,田鼎思索之時,最終決定,不收回玉佩。 “白衍冒昧,田大人可否告知白衍一些田夫人,以及田姑娘的事情?” 白衍見到田鼎開口問回玉佩,心中也是松口氣,把玉佩收起來后,看著側身看向窗外景色的田鼎,猶豫幾息,還是輕聲問道。 “白將軍乃是秦國將軍,白氏子弟,何故詢問這些瑣事?” 田鼎聽到白衍的話,看向白衍一眼,轉頭繼續看向窗外,話里話外都在提醒,白衍所問毫無意義,白衍是秦人,是白氏子弟,是秦國將軍。 “聽聞~!” 白衍正準備說話,內殿外便傳來動靜。 見狀,無論白衍還是田鼎,全都停下交談。 “王上!” “王上??!” 隨著門外兩名侍女的聲音響起,嬴政便出現在白衍與田鼎面前,走入書房之中。 “王上!” 白衍抬起手,對著嬴政打禮。 “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