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477節
白衍也忍不住皺眉,當真是差一點就要被埋伏刺殺。 “贏侃,贏侃!你負吾等~你不得好死!” “贏侃!你不得好死??!” “贏侃你不該負吾等!” 馬車外,突然傳來大吼大叫的聲音,白衍與楊端和聞言,互相看向彼此。 白衍伸手掀開小窗布簾,隨后就看到,在街道上,一個個五花大綁的男子,被押起來,嘴里不斷朝天大吼漫罵。 四周街道上,數不清的百姓看到這一幕,紛紛喧嚷的議論起來。 而白衍這時候的馬車,也緩緩停下。 “那人便是趙夷!” 白衍轉頭對著楊老說道。 從韓謁者哪里得知事情經過后,捫心自問,白衍不相信,與他僅在祭祀有過一面之緣的趙夷、趙朔,會聯合那么多士族,動用那么多人脈,因他是白氏子弟,以及雁門一事而暗殺他。 這說出去白衍是一點都不相信。 雁門一事雖說傷及無數士族的利益,但以趙氏宗親的根基,還完全不至于耗費如此大的代價死磕,而白氏的原因更是離譜,這些王氏宗親的人有那么仗義,趙國何至于亡國。 不過眼下人多眼雜,白衍并不想在這里下馬車去詢問趙夷。 這件事情,還是交給其他人調查便好,嬴政已經下令讓他趕赴雁門,眼下還是不要拖延嬴政的命令。 “趙夷?!?/br> 楊老點點頭,隨后轉頭看向白衍,想了想。 “老夫聽說,昨晚在贏侃的府邸,并不僅僅是趙夷、趙朔二人!” 楊老輕聲說道。 楊老并沒有告訴白衍如何得知,不過卻告訴白衍,昨晚在贏侃的府邸,除了趙夷與趙朔,還有其他人。 “還有人?” 白衍聽到楊老的話,十分意外。 為何這些贏侃沒有告知王上,莫非,還有贏侃的族人! 對,能讓贏侃隱瞞的,唯有同是王室宗親之人。 楚系! 不知為何,白衍腦海里突然浮現這個念頭。 正當白衍想要說話的時候。 馬車外,隨著趙夷等人被扣押。 街道上,擁堵的百姓雖說被驅趕讓路,然而街道兩旁卻依舊有密密麻麻的百姓看熱鬧,當看到鐵騎到來,所有邯鄲百姓,全都看向鐵騎之中的那輛馬車。 邯鄲百姓都清楚,能在邯鄲城內,由百余名鐵騎護送,除了嬴政,便只有一個人。 而趙夷等人自然也立刻意識到,馬車內的人是誰。 隨后。 在所有邯鄲百姓指指點點中,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趙夷、趙朔等人,突然大喊。 “白氏族人,趙人得而誅之!” “白氏之人不得好死!趙人啊~!你們忘記血海深仇了嗎?忘記長平滿地尸骨?” 趙朔與趙夷一臉悲戚的大聲喊道。 一瞬間,街道原本看熱鬧的所有趙人百姓,紛紛安靜下來,看向彼此,看向那輛馬車。 望著那些威風凜凜的秦國鐵騎,趙國百姓無一人敢上前。 但聽到那些話,所有趙國百姓看向那輛馬車,腦海里都忍不住浮現三十年前的事情,眼神逐漸帶有一絲恨意。 然而再多的恨,看著秦國鐵騎士卒,騎著戰馬護送馬車開始緩緩朝前走,誰都不敢輕舉亂動,甚至連漫罵一聲都不敢。 畢竟那源源不斷騎馬的秦國鐵騎,眼神已經逐漸掃視街道兩旁,那模樣似乎隨時都準備好要拔劍殺戮一般。 想起高奴焚城,想起連月氏與匈奴都被燒死數萬人,被殺死上萬人。 所有邯鄲百姓看著那些鐵騎將士的眼神,都逐漸浮現一抹恐懼,害怕。 街道上,任憑趙夷如何漫罵刺激趙人百姓,依舊被壓到一旁,眼睜睜的看著秦吏與趙人百姓,給那些鐵騎讓路,給那輛插有秦字黑旗的馬車讓路。 片刻后望著那離去的馬車,趙夷方才癱軟在地。 此時聽著四周那些趙人百姓開始喧鬧起來的聲音,趙夷滿臉失望,如此之趙人,何談復國。 回想方才趙人百姓那一臉害怕的模樣,想起的一幕幕,趙夷清楚。 日后,只要有那白衍率領鐵騎在雁門,趙地百姓,便不敢再有反抗之心。 白衍不死,鐵騎不除,趙國便再無可能復辟啊~! 趙夷滿是絕望的閉上眼睛。 邯鄲城門。 楊老坐在馬車內,看著白衍。 “可有埋怨汝祖上武安君?” 楊老笑著起來,輕聲問道。 回想方才馬車外,趙夷那些誅心的話,楊老清楚,在趙地百姓而言,事情盡管過去三十多年,卻依舊是所有趙人無法忘記的事情。 白氏,也成為趙人百姓,最銘記在心的一個氏族。 眼下看著白衍,想起白衍是白氏子弟的身份,楊老突然感覺,此前掠賣一事,殺掉如此多的士族,也未必全是不好。 能想象得到,若是當初白衍不一舉清除那些雁門舊族勢力,任其繼續蠶食雁門百姓,如今雁門會是何等模樣。 如趙夷所言,像白衍這樣的白氏族人,恐怕稍有不慎,便會有人刺殺,就是睡覺都睡不安生。 更別說士族會在暗地之中使絆子,不斷在暗地中煽動百姓作亂。 “何談埋怨!身為秦國將軍,有些事情不得不做!” 白衍聽到楊老的話,笑著說道,并沒有在意方才的事情。 他又不是真正的白氏子弟。 當初要白氏之姓,以及后面白裕把他留在陽城,與珪、梁朗等人分開,那時候,白衍便想過會有這一天。 而這一天到來之前,此前白衍已經努力鋪墊好一切,眼下面對趙人百姓,局面已經是最好的情況。 “說起來,白衍還想從楊老這里,了解當初秦楚之間的詳細戰事經過?!?/br> 白衍坐在馬車內,對著楊老輯禮道。 與余老將軍不一樣,楊老是士族出身,當初便是跟隨白起領兵作戰過,白衍還想聽一聽當初白起領兵的事情。 畢竟白起打過所有諸侯國之中,除了傷亡最大的趙國,其次最慘的,便是失去土地、尊嚴最多的楚國。 連楚王陵都被白起一把火該燒得干干凈凈,燒了楚人楚王的祖陵。 想到日后遲早要與楚國交戰,白衍還是想從楊老這里,了解一下當初的事情。 第三百六十二章:田濉為何能活著離開?女人的直覺 秦王政十九年,二月。 隨著太后趙姬的去世,嬴政并未逗留邯鄲多久,在王翦、蒙恬等一眾將軍的跟隨下離開邯鄲,與之一起的,便是任命邯鄲郡守、雁門郡守、以及高唐等地的任命,也逐一頒布出來。 這些人之中,有些是跟著嬴政從秦國而來的官員,有些則是此前降秦有功的趙國官員,依舊在當初的城邑任職。 唯一一些變故,是一些秦國王室宗親的年輕族人,被嬴政任命在趙地擔任官吏。 這些權利不高,但卻是實打實的權利。 而此番嬴政返回咸陽,讓所有人意外的是,原本此前率領鐵騎大軍的白衍,卻并沒有一同跟著離開。 …… 雁門善無。 在白衍的府邸內,院子外的景色隨著寒冬退去,萬物嫩芽逐漸開始復蘇。 或許雁門是偏北一些,又或許是氣候的緣故,二月之時,在雁門雁門善無,依舊能感覺到絲許涼意。 而就在一個涼亭內,兩個絕色女子,圍著一個小火爐旁,笑談品茶。 遠遠看去,一幅美景,讓人美不勝收。 或許若讓一些儒士見到,定會感慨一句景美人更美。 而在院子外。 突然一陣嘈雜的喧鬧聲,打破這副美景下的平靜。 涼亭內的兩位女子見狀,紛紛轉頭望去,隨后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映入女子的眼眸中。 “回來了!” 看見那名少年,一名稍微年長一些的溫婉美人,美眸之中浮現喜出望外的神情,精美的秦服下,身軀緩緩起身,朝著涼亭外走去。 倒是旁邊另一位妖艷誘人的美人,望著那歸來的少年,神情沒有半分喜色。 院子內。 白衍跟著府邸內的侍女,把大包小包的行李交給仆人。 “將軍!” 一句輕柔的聲音,一聲呼喚,讓略微有些涼意的氣色,似乎添加一絲暖意。 白衍轉過頭,看著許久未見的暴氏,臉上浮現一抹熟悉的笑容,有些靦腆,不過也是在私下才會這般。 府邸之中,不似在外,整日都要神情緊繃,不似戰場,整日都要面對將士的戰亡,血衣怒馬,在家中,獨處之時賞景觀月,品茶聽箏,還有面前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