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430節
烈候好音也確有其事! 當初三家分晉的那段時間,趙國幾乎每一位繼位的諸侯,都會因為繼位的事情,而發生內亂。 其中趙獻侯,便是在一波三折后繼位。 在趙獻侯繼位后,為了避免代地、晉陽這兩個地方錯綜復雜的關系,便把都城從代地,遷到中牟城。 所以在三家分晉之前,中牟還是趙人的都城。 當時中牟城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不管是文化還是貿易,都無比繁榮,在當時,天下百花齊放,各地都有各地的民風習俗,中牟城內的百姓不喜戰事,唯愛詩歌、舞曲。 也是如此,才導致在趙獻侯之后的趙烈侯,從小便接觸詩歌,并且長大后只能用癡迷來形容。 為此還想要封賞兩位教導詩歌的恩師,百里封地! 幸好被趙國大臣阻攔。 這便是烈候好音的故事由來。 書房內。 嬴政聽到白衍的話,表情露出一絲意外。 “寡人還以為,此行你是來勸寡人滯留洛陽?!?/br> 嬴政說道。 說完后,嬴政一邊拿著竹簡,一邊抬頭看向白衍一眼。 此刻嬴政看向白衍的眼神,浮現一絲笑意。 繼當初讓白衍任命上郡高奴城守,以及秦國大軍副將之后,此行前往邯鄲,便是嬴政給白衍的第三個考驗。 贏侃對白衍有頗詞的事情,嬴政自然已經聽說。 對此白衍倒是沒有怪罪白衍,畢竟在那足矣讓贏侃不耐的諸多繁瑣小事背后,嬴政作為秦王,卻能看到白衍那小心翼翼的背后,代表著的是,比任何人都要盡心盡責。 一路上的聽聞,甚至對于贏侃的不滿,嬴政雖然不說,但不代表看不到。 也是如此,方才白衍前來求見,嬴政第一時間便知曉,白衍的目的。 不過眼下沒有聽見白衍提及,嬴政倒是意外。 嬴政自然也聽得出,白衍言語之中,那去民間打探消息應當是假,去探查消息才是真。 “回王上!” 白衍聽到嬴政的話,抬起手,對著嬴政拱手輯禮。 “此行,王上令白衍為護軍之將,非諫言之臣?!?/br> 白衍輕聲說道。 話音落下,一直在看著竹簡的嬴政,終于放下手中的竹簡,雙眼直視白衍。 身為秦王的嬴政,哪里聽不出白衍這句話背后的意思。 護軍之將非諫言之臣! 嬴政心中品讀這句話,滿是感慨。 望著面前這年紀輕輕的少年,嬴政當真是越來越喜歡,若是當初的出身以及坦白,讓嬴政放心,而后其才能,讓嬴政重視。 那么從雁門斬殺士族、對秦國將領毫不留情面開始,嬴政才是是真的越來越喜歡這個年紀輕輕的少年。 就如同眼下,若是換做其他人,如贏侃那般,要么就是察覺不到,要么就是入孟於那般官員,稍有察覺便會認死理,不斷諫言,甚至不顧君臣之禮頂撞。 唯有白衍,深得嬴政喜歡。 當懷疑之后,得到詔令,白衍會想著前去解決那未知的危機,替他嬴政掃除障礙以及所有問題,而不是諫言,讓他這個秦王為此止步。 想到這里,嬴政看向白衍。 心中所想或許只有嬴政清楚。 “禮樂之事,你便交由其他人去做即可,身為鐵騎主將,領兵才是你的所長?!?/br> 嬴政輕聲吩咐道,并沒有答應白衍的請求。 這句話,若是讓李斯、王綰、昌平君等人聽到,一定會錯愕,因為那些秦國重臣一定能聽出,這句話里面,滿是嬴政對白衍的喜愛,以及對白衍的保護。 在嬴政心里,年紀輕輕,便善于領兵伐戰的白衍,既然心中懷疑中牟城有危險,那就更不應當涉險前去中牟城。 這些完全可以交給其他屬下去調查。 “謝王上!” 白衍聽到嬴政的話,也是愣了一下,反應過來后連忙輯禮。 不過禮畢后,白衍看著嬴政。 “王上,此前微臣奉命前往邯鄲時,曾結識一閑云野鶴之人,此人曾言見過趙國世代相傳的靈烏,白衍還是想抓去中牟擒靈烏而獻王上,若是不得,亦能尋得歌姬請罪,還望王上成全微臣一片心意?!?/br> 白衍說完后,對著嬴政行稽首禮,寬大的繡袍鋪在木板上。 這一次行禮。 白衍許久沒有起來,而書房內也在話音落下后,靜悄悄的。 也不知道過了許久,嬴政那渾厚的聲音方才響起。 “善!” 而匍匐跪地的白衍,聽到嬴政的話,心中松了一口氣,起身后看向嬴政。 就在白衍的目光中,嬴政看著他。 “此行多帶一些隨從,若有靈烏,便帶來給寡人見一見!” 嬴政開口說道。 此刻嬴政的目光滿是凌厲。 白衍聞言,看向嬴政一眼,隨后對著嬴政輯禮。 “微臣,必不負王上信任!” 白衍說完,見到嬴政點頭,方才輯禮起身,后退幾步,轉身離開。 書房內。 嬴政看著白衍離去的背影。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在秦國方才攻滅的韓地、趙地之中,一定有諸多反秦勢力。 然而對于那些送達的消息,在嬴政心里,卻與所有人看到的不同,嬴政看到的是一個挑釁,若是止步不前,那么日后他嬴政必將會被天下人恥笑,又何談威懾天下。 嬴政從始至終都不相信,被秦國攻滅的韓趙故土,那些士族到底能有多厲害。 若是在咸陽守衛以及鐵騎的護衛下,那些士族能殺他嬴政。 當初韓趙,便不會被滅國! 方才之所以不想讓白衍前去,是擔心白衍這樣的棟梁之材有危險,不值得。 但后面白衍提及邯鄲,嬴政自然清楚白衍當初在邯鄲,應當是有作為,比起其他人,更適合前去中牟城,也更有把握。 也是如此。 嬴政思索一番后,方才答應白衍前去。 既然白衍有把握,那他自然不會阻攔,對于白衍的能力,嬴政還是信任的。 更何況嬴政也囑咐白衍多帶一些人,若有不對,亦能全身而退。 “如今寡人倒要看看!還有多少個‘鄭氏’,寧愿誅全族也要殺寡人?!?/br> 嬴政心中呢喃道。 鄭公! 想到這里,嬴政的眼神之中滿是冷漠,與方才看向白衍的眼神完全不同。 在嬴政心里。 歷代秦王秦君從無龜縮之意,寧死亦勿忘東出。 如今他嬴政,不僅要秉承歷代秦君之志,東出滅六國,更要威懾天下。 讓后世天下,皆為秦土! …… 洛陽王宮之中。 身穿官服,帶著爵弁的贏侃,正在一個小房間內,享受著侍女的伺候。 在贏侃對面的幾個木桌后,分別都坐著身著綢衣的士人,細數之下,一共有五人。 這五人年紀不一,年輕的二十七八,年紀大一點的都四十多歲。 正當眾人在房間內攀談之際,房門外,突然走來一名士卒。 見狀。 原本攀談的眾人紛紛停下交談。 “大人,白衍方才進王宮,求見王上!” 士卒來到房間內,上前對著贏侃輯禮,小聲的稟報道。 贏侃聞言,突然笑了笑。 “果然!” 贏侃搖搖頭,無奈的說道,言語之中皆是對白衍的輕視。 “大人何意?” 見到贏侃的模樣,書房內其他五人紛紛不解。 贏侃這時候面露笑意,把之前在王上下達詔令之后,便猜測白衍會進宮求見的事情說出來。 “果然是贏侃大人!” “那白衍也太不識抬舉了些,贏侃大人都已經提點那白衍,不曾想那白衍如此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