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391節
雖然老將軍的話,以及白巖等人輯禮的模樣,對于這孩童‘惡意滿滿’! 但此舉的確是為這孩童好,讓孩童能見到,唯有立信,方才得外人嘆服、尊崇。 怪不得當初在上郡,楊憲不僅位高權重,更是頗具威望,人脈之強,就連一些隱士先生都能請到。 “楊將軍,等等!” 白衍看著楊彥拖拽著孩童要離開,輕聲說道。 說完,白衍起身。 “白將軍!” 楊彥聽到白衍的話,轉頭見到白衍起身,以為白衍是要求情,憤怒的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就連大堂內,楊老將軍等人,也都看向白衍。 好在下一刻。 所有人就見到,白衍緩緩來到孩童面前,蹲下身子。 一個身穿官服,并不魁梧的少年,一個被父親抓著衣服,眼中滿是恐懼的孩童,一大一小互相對視。 這場景讓所有人疑惑。 隨后,在所有人驚訝的目光中。 白衍抬起一只手,揉了揉孩童的腦袋。 “族規當立,為人以信,犯事受罰,等會不管什么懲罰都是你應得的,但在離開前,我很好奇,為何你要冒著族規上前?” 白衍帶著絲許笑意,著看向孩童:“可否告知與我?” 白衍不會反對楊老將軍的嚴厲,如今這世道,人無信難立,上至君王信任,下至好友交心,皆是如此。 但一碼歸一碼,白衍不愿見到這孩童就這般一句話都沒說就被帶走。 這對孩童會有不小的影響。 楊氏有族規在,孩童明知故犯,受罰是應得的,但冒著族規上前,說出原因,這同樣也是孩童應得的。 不過這個道理白衍不會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委婉的詢問。 大堂內。 聽到白衍的話,所有人都一臉驚訝,隨后眾人都見過世面,與無數人打過交道,哪里聽不出白衍的意思。 白巖更是一臉滿足的笑起來。 既不讓楊氏為難、破例,又能知道原因,還能照顧孩童。 都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此刻,白巖這個丈人,看著白衍,那才是越看越滿意。 曾經應以為傲,視作心頭rou的長女,每一想到日后要把長女嫁出家門,白巖都會心中隱隱不舍,然而眼下看著那少年。 白巖巴不得早日把長女送到其府上。 大堂上最上方的老將軍,聽到白衍的話,眼神之中,原本嚴厲的模樣,也不由得軟下來。 看著自己的愛孫,隨后看著少年,老將軍眼神浮現一抹察覺不到的感激之色。 再生氣,楊溥善終究也是自己的愛孫,自己的后人。 百年后他于楊彥不在,楊氏便是交在楊溥善手中。 “既然白衍將軍問,便說出原因!” 楊彥瞧見楊溥善那害怕、詢問的眼神,輕聲說道。 說完之后,楊彥嘆息一聲。 因為話音落下后,楊彥都發覺自己的語氣軟了下來。 而那個名叫楊溥善的孩童聽到楊彥的話,連忙轉頭看向眼前的少年,兩個小眼珠的目光中,即使感激,更是激動。 “溥善聽他們說過白衍將軍的事跡,溥善也想日后能和將軍一樣厲害,還請將軍告訴溥善,如何才能像將軍這般!” 楊溥善奶聲奶氣的問道。 而他的話,毫不意外的讓大殿內的眾人,紛紛笑出聲。 別說老將軍,就是楊彥都忍不住無奈的看向自己的孩兒。 感情就是為了問這。 若是想知道,等酒宴之后,不管何時問父親,或者問他都可以,還非要冒著族規,偷偷上前。 “想要像我這般?” 白衍聽到這個八歲左右的孩童,想要日后能與自己這樣,忍不住一臉古怪,也有些不好意思。 捫心自問,白衍清楚自己能有這一日,與自己的際遇脫不開關系,之后更是機緣巧合做去幫搬運尸體,碰到一個個恩師。 若非如此,又怎會有今日。 但這些白衍不可能說出來告訴別人,甚至父母、外祖母,以及田非煙也不會說。 眼下聽到這楊彥之子的話。 白衍想了想。 “那就要好好學,學天文、地理,兵書、律令,學習如何交友,如何待人!” 白衍說道。 而白衍的話,讓遠處的眾人點點頭。 老將軍與馮劫認為是白氏教育得好,這才理解怪不得白衍年紀輕輕,便有如此大才。 然而在白伯、白巖、白裕三人眼里,卻是在感嘆,到底是從齊國來的氏族子弟,這底蘊著實不一般。 然還沒完,當看到楊溥善問白衍是都學完這些之后,才那么厲害的嗎? 眾人本以為白衍會點點頭。 那曾想。 白衍卻出乎眾人意料的搖搖頭。 “學無止境,白衍能領兵且常勝,便是一直在學,只要不死在沙場上,就要一直學到老!” 白衍說出后世一句名言,用來忽悠這小小年紀的孩童。 若是日后這孩童真能如同他說的這般,做到那種程度,那也算是后繼有人。 不過白衍不知道的是。 他的話,不僅僅忽悠住八歲的楊溥善,就連其他幾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甚至是一大把年紀,步入年邁的老將軍,都因為白衍的話,而面露沉思。 “學無止境!” “學到老!” …… 咸陽城。 距離楊氏宴客已經過去一日,咸陽城內,一些消息靈通之人,已經知曉昨日楊端和老將軍宴請白衍,與其一起的,還有楊氏收到詔令、賞賜的消息。 所有士族聽到這個消息,喜怒哀樂皆有。 最絕望的,當屬那些因為雁門一事而恨白衍的士族,之前白衍連連立功,深受王上寵信、器重,前段時間所有郡縣、朝堂諫言白衍的竹簡沒有聲息便能看出,想要扳倒白衍,難! 如今楊老將軍與白衍交好,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萯陽宮。 白衍正在帶領親信部將,在萯陽宮與宮殿守衛交接事宜,畢竟此行千里,隨行的侍女、宦官,以及王宮的守衛。 這些白衍都要全部了解并且登記,否則一旦出發,隨行囚徒、勞役、更卒不下十萬之眾,外加上一些有心人,難免會出現紕漏被人利用。 萯陽宮的宮殿外,白衍正在率領部曲在登記著,突然看到遠處一輛五匹馬的馬車過來。 五匹馬的馬車在秦國,可并不多。 按照曾經的周禮規定,天子駕六馬,諸侯王駕五匹馬,卿駕四、大夫駕三、士二,庶人一。 不過到后面,從春秋的吞并到如今的滅國,周王室早已不存在,別說在昭襄王時期,齊、秦二國稱帝,就是在更早之前,秦公時期便已經偷偷開始使用天子葬禮。 如今沒有周王室,別說在秦國,就是韓國尚未被滅之時,連韓王安都已經使用六馬,而非五馬,畢竟韓王安是姬姓,但看著其他諸侯王都用六馬,唯有自己用五馬,這不是落人一等嗎。 于是韓王安也使用六馬,而公子使用五馬。 此時,白衍看著遠處那輛馬車,有些好奇是哪位公子,會來這萯陽宮! 要知道如今別說在世人眼里,就是在朝堂內的大臣心中,都不愿靠近這萯陽宮,擔心惹禍上身。 想到這里。 白衍看著遠處的馬車停下,在交代親信事情之后,便朝著馬車走去。 在這個說一句話都要輯禮的時代,身為秦國將軍,雖說在忙著處理事情,但看到公子到來,無論如何也要上前輯禮。 不僅是他,若是他沒有注意到公子的馬車,那么身為秦國公子,不管是哪位公子,也要主動來找白衍輯禮。 否則傳出去,不管是名聲還好,還是公子與大臣間的關系,對于公子日后繼位或者其他,都沒有好處。 嬴政也不會讓這樣的公子繼位。 馬車停下。 護送馬車的那些扈從以及仆人、侍女見到白衍,紛紛讓路輯禮。 “將軍!” “將軍??!” 雖說是在公子府邸,但對于左更白衍負責護送的事情,不管是扈從,還是侍女都是知道的。 馬車上,一個十二三歲,身穿綢衣玉飾的少年,從馬車內走出。 少年頭上綁著頭發,臉頰輪廓居然于嬴政,有七八分相似。 見狀。 白衍哪里還不清楚,看年紀與模樣,這公子,應該就是公子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