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386節
昔日中原六國是‘士人’,不愿為秦國效力。 或者說,中原六國的士族都抵觸秦國! 這是如今秦國最致命的問題,也是魏老曾經說過的無解之局,秦國接連滅掉韓、趙,然而卻無法消化這新奪來的疆土。 其實這個問題,在白衍心中,倒是有辦法,然而一直都領兵在外伐戰,根本沒時間去做出記憶之中的‘紙’‘書’。 ‘士人’出自士族,士族幾乎壟斷士人階層,普通人根本讀不到書,根本不識字,更沒有機會去學,普通百姓的孩子注定從成年之后,便去參加戰爭,或者為家人謀求生計。 這些現實的問題,要想打破這個困境,不僅要天下一統,停止戰事,更需要在秦律之中,再次做出巨大的變更,然后靜等數年,甚至十年。 如此一來。 天下人皆有書讀,天下人皆能識字。 在魏老以及秦國朝堂所有官員、甚至是嬴政眼中的無解之局,便可逐步化解。 不過白衍也清楚,這是一場不弱于變法的改革,需要的時間很漫長,一但實行,足矣轟動整個天下,成可青史留名。 若敗~也會如商鞅車裂,或者更慘! 白衍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等到那一天的到來,到那時,他還會不會做這件事情。 大殿上。 嬴政聽著文武百官一件件事情稟報、議論,許久后,無意中望向秦國的那些將軍。 當余光不經意間,見到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當看到哪個身穿秦國官服的少年面色思索,似乎在思考著什么,嬴政眉宇間微動,眼神浮現一絲好奇。 對于那個少年。 嬴政可是十分重視,而且少年從未辜負過他的信任。 故而嬴政很好奇,是何事,能讓那少年在這大殿內面露思索,時而皺眉,嘆息。 但好奇歸好奇,如今不同于此前在書房時,可隨意詢問,眼下在大殿內諸多事物尚要處理,一絲好奇也轉瞬即逝,下一刻,嬴政就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官員的匯報上。 大殿下。 白衍也沒注意到嬴政的目光,回過思緒后,也不知道過去多久,看著朝堂內在處理完其他事情之后,已經開始談及出巡邯鄲之事。 看著各個部門的官員逐一匯報,其中的事宜、安置、瑣事之類的,數不勝數,但每一件事情都要處理妥當。 出身百姓人家的白衍,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隆重的出行。 “白衍!” 突然聽到大殿上傳來聲音,喊著自己。 白衍聞言,轉頭見到嬴政在大殿上望著自己,于是連忙起身,從武將行列之中走出。 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白衍來到大殿中間。 “微臣在!” 白衍對著大殿上的嬴政拱手輯禮道。 輯禮的白衍尚未聽到回應,就聽到大殿上的嬴政,又喊了另外一個人。 “贏侃!” 白衍聽完嬴政的話,沒有動作,依舊輯禮著,不過耳邊卻很快傳來輕微的腳步聲,腳步聲來自文官最前面,比他更靠前。 “微臣在!” 白衍聽到那人的回答后,凝氣屏聲,認真注意接下來的話。 果然接下來,大殿上就傳來嬴政的命令。 “寡人令你們二人負責此行的護衛事宜!即刻起,便離宮著手安排,不可誤期?!?/br> 嬴政的話,讓大殿內的文武百官,紛紛看向白衍與贏侃。 對于這二人負責此行邯鄲的安全,文武百官之中,基本都沒有爭議。 贏侃是櫟陽的王室宗親,王族之人的身份率領咸陽這里的禁軍,以及王宮的護衛,不管是身份還是地位都綽綽有余。 而另一個白衍,雖然年輕,但就連因雁門一事而怨恨白衍的那些文武百官,也找不出任何理由反駁,讓嬴政收回成命。 白氏鐵騎的功績世人矚目,一場場戰事下來,白氏鐵騎的驍勇善戰,秦國何人不知。 其主將白衍,更是以‘先登’出身,這是秦國所有將軍,提及之時,皆忍不住嘆服的事實。 論謀略,秦國將軍之中,何人不是身懷本領。 但此行前去邯鄲,在所有秦國將軍之中,還真找不出能比先登出身的白衍,更為合適的人。 大殿內。 白裕、楊彥看著白衍,心里忍不住羨慕。 在經歷過雁門一事后,其他官員之所以沒有反駁,先登出身十分關鍵,有官員有反對時,胡老也是用這個理由反駁,令其啞口無言。 這一件事情上,白裕與楊彥,當真羨慕白衍。 先登固然危險,然而待像白衍這般,來到這一步之后,先登的作用,難以想象之大。 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在善意以及不忿的一個個眼神中,白衍聽到嬴政的話,拱手接令。 “諾!” 白衍接令之后,見到前面那穿著秦國官服的贏侃,對著嬴政輯禮告退,白衍也再次輯禮。 “微臣告退!” 白衍禮畢后,看向大殿上的嬴政一眼。 看著嬴政的目光,自從昨日交談之后,白衍感覺到嬴政如今看向自己的眼神,似乎是期許那般。 白衍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 反正決定不負嬴政,只要嬴政不懷疑,白衍就不擔心什么。 看著贏侃轉身,白衍也與贏侃一同朝著王宮外走去。 不過轉身的瞬間,白衍注意到文武百官最前面,與李斯、隗壯等秦國大臣站在一起的昌平君。 看著昌平君那一臉和善的眼神,白衍心頭間浮現一絲警惕。 若是在前去邯鄲的路上,出現任何安全隱患,他可是要被問責,特別是在處理雁門一脈的事情之后,就連中庶子蒙氏蒙嘉,都已經記恨于他。 想歸想。 見到昌平君的模樣,白衍還是浮現絲許笑容。 隨后方才轉身離去。 大殿外。 方才走出大殿,走了二十余步來到百步階梯之上,白衍看到前面的贏侃這才止步轉身。 “贏侃大人!” 白衍自然清楚這是準備打招呼,于是率先對著贏侃輯禮道。 對于這贏侃,白衍沒見過,但通過贏姓,加之其官位,心中猜測很可能是王室宗族哪里的人。 特別是嬴政讓贏侃與他一同負責護衛此行安全。 “白衍將軍!” 身穿秦國官服,年近三十的贏侃,見到白衍輯禮,連忙拱手回禮道。 此刻看著年紀輕輕的白衍,贏侃雖然沒有什么功績,卻也沒有嫉妒、或討好之類的情緒,畢竟在贏侃眼里,在秦國,歸根結底,白衍再厲害,也只是有能力有才華的‘外’臣,而身為宗親的他,即使沒有這一身官服,也是王上的宗族之人。 他是嬴政的宗親,有血緣關系的人。 這是白衍無論如何都比不上的。 故而他并不會因為白衍此前立下多少功績,就討好,他與王上的血脈關系還沒淡化到那地步,如今以他的地位,若要討好,除非當初武安君白起在世才有資格。 “此番白衍將軍,可帶有多少鐵騎將士?” 贏侃看了一眼大殿,隨后對著白衍,示意一邊走一邊說。 白衍點點頭,隨后把鐵騎將士的數量,告知贏侃。 看著面前的百步階梯,想起方才來時,還是與文武百官一同前來,如今百官尚在宮殿內,只有自己以及贏侃提前離開。 這種早退的感覺,還真舒服。 不過想起方才見到的昌平君,白衍就忍不住微微皺眉。 以如今的情況來說,嬴政死對昌平君沒有半點好處,但難保昌平君不會有心思對付他。 “白衍將軍,既然王上命你我二人肩負此行安全,那贏侃便先去準備,白衍將軍可先行去太后哪里稟報!” 贏侃對著白衍說道。 贏侃的話,讓白衍從思緒之中回神,轉頭看著贏侃,點點頭。 “好!” 白衍點頭應道,既然要護衛,那必然要去見一見太后。 對于這個名聲不是很好的太后,白衍心中也是十分好奇,畢竟當初嫪毐一事,不僅秦國沸沸揚揚,就是整個天下,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且蘄年宮兵變,也是嬴政掌權的一個轉折點。 對于當初的過往以及其因的這位趙太后,白衍說不好奇是假。 “贏侃大人,白衍便先行告辭!” 因為贏侃需要調動的是禁軍,故而白衍與贏侃并不順路,停下腳步后,白衍便向贏侃告辭。 “請!” 贏侃對著白衍拱手還禮。 隨后二人互相說出自己的住址,方便這段時間若有急事,可以聯系。 白衍看著贏侃離開后,自己也轉身離開王宮。 來到王宮大門外。 一直在王宮外等候的親信與馬夫見到白衍,連忙牽著馬車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