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382節
如今白衍有沒有背景已經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讓白衍,真正變成白氏之人。 燭燈下。 聽到白伯的話,起初白衍有些疑惑,但很快,當望著白伯以及白巖的目光。 反應過來后,白衍哪里還感覺不到,哪里還猜不出。 “當初是白氏悔婚!” 白衍輕聲說道。 此刻白衍心中都滿是復雜,沒想到事情又牽扯到他這里。 如今看著年紀差不多跟父親一樣大,卻是士族的白伯、白巖,白衍沒有問這是不是威脅。 話已經說道這地步。 白衍哪里看不出來,若是他不答應,方才經歷雁門一事后,明面上白氏依舊會與他和和氣氣,但不管是白氏,還是胡家,甚至是馮去疾,都再也不會給他一點幫助。 而最致命的是。 楊端和將軍日后也是去雁門任郡守,并非在咸陽王宮的朝堂之中。 “白氏雖悔婚,卻從未虧欠過你,如今白氏主動提親……” 白巖開口說道。 一旁的白伯轉頭看向白巖,白君竹是白巖的長女,如今白巖親口對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說出這句話,也是難為白巖。 白衍的話音落下之后。 書房內很安靜。 四壁擺放著的燭燈略微搖晃,一個木桌前,不管是白衍,還是白伯、白裕,都陷入沉默。 白衍望著一旁燭燈上的燭燈,有些失神。 這時候。 書房門打開,白裕從外面走進來,見到這一幕,也是無奈。 “小子,是君竹嫁到你府上,不是你入贅白氏,你有何猶豫?” 白裕走上前,繼續跪坐在原先的位置,看著白衍輕聲說道:“當初你說過尚且年幼,恰逢交戰之時,不考慮成家,如今將近兩年過去,戰事又已經結束,別告訴我你沒想過女子!” “你小子想想,多少人想娶君竹為妻,即便是你與君竹退婚,但君竹曾經乃是你的未婚妻,看到君竹成為他人妻子,你能心中沒半點感覺?況且你在秦國一無背景,二無多少權貴人脈,你的人脈皆在軍……” 白裕生性直爽,直言不諱的把利弊告知白衍,不過還沒說完,就被白巖碰了碰。 看向仲兄一眼后,白??粗聊陌籽?,最終沒有再說下去。 此刻白裕心中也是憋屈,說不喜歡白衍這小子那是不可能,若非真的喜歡這小子,當初就不會那么照顧白衍,甚至把鐵騎交給白衍而非其他鐵騎將領。 但憋屈的是。 任憑好說歹說,白衍這小子就是不想娶白君竹。 嘆息一聲,白??粗鵂T燈下,面露思索的白衍,即便是再喜歡白衍這小子,今晚無論如何,都要逼這小子做選擇。 他白裕曾經如此照顧白衍,但如今,同樣身為白氏族人的他,也要為白氏想想。 今晚白衍要么答應娶君竹。 要么白衍拒絕后離開這個府邸,帶著外面的鐵騎將士離開。 第三百一十章:為人正直! 書房之中。 三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看著少年。 話都沒有說絕,因為即使是帶著絲許逼迫,三個中年男子依舊不想與少年撕破臉。 安靜的氣氛下。 許久。 少年終于開口,不過讓三名中年男子意外的是,少年沒有著急開口答應、拒絕,而是反問一句。 “方才叔父可是說將君竹嫁到我府上?” 白衍開口問道。 說話間,白衍看向白裕,隨后轉頭看向白伯、以及白君竹的父親白巖。 聞言。 白裕沒有開口,而是轉過頭,看向仲兄白巖。 白巖看向白衍,與白衍的目光對視。 “是!” 白巖點點頭。 不管是在秦國還是在其他諸侯國,入贅的男子,特別是入贅士族的人,地位很低很低。 就比如在魏國,按照魏戶律,贅婿是不能立戶的,就是不管任何情況,都不允許擁有自己的土地和住房,更不能做官,而且是包括子嗣和孫子在內,三代不能做官。 而在秦國更甚,贅婿的地位不僅與賤婢一樣,甚至被家人、孩子殺死,殺死贅婿的人也會無罪。 故而以白衍如今的地位,白氏自然不會讓白衍入贅,而是將君竹送到白衍的府邸。 “白衍尚有一問!” 白衍聽完白巖的話,隨后想了想:“衍冒昧猜測,此前王上如此信任衍,應當是白氏已經把衍的真實身份,告知王上!” 一句話,說到后面,白衍的眼神不動聲色的看向面前三人。 對于這件事情,白衍心里一直都有數。 木桌前,燭燈下的白伯聽到白衍的話,眼中閃過一抹心虛,就連白裕與白巖,表情都有些不自然,因為當初白氏親口答應少年不說出其身份。 但奈何這少年后面,本領之強,能耐之大,超出所有人的預料。 再瞞下去,就要出事! “白氏不能欺騙王上,而且這也是為你好!況且你來秦國,也是為了撐起鄒氏門楣?!?/br> 白裕嘆息一聲,想了想,解釋道。 白裕沒有選擇隱瞞白衍,因為與白衍接觸就了之后,白裕很清楚白衍的聰明,眼下既然談及,那還是不要隱瞞得好,否則日后心生隔閡。 然而隨著白裕的話音落下。 “若真是如此,為何白氏自始至終,從不書信告知白衍?” 白衍問道。 一句話,頃刻間便讓白裕瞪大眼睛,一臉疑惑的轉過頭,看向伯兄白伯。 就連白巖也轉過頭,眉頭緊鎖的看向白伯。 昔日書信告知一事,白裕與白巖都不在府邸,一切都是父親白仲以及兄長商議后的決定,他們二人一直以為是,在稟報王上之時,也應當告知白衍。 怎么眼下白衍卻說,自始至終都沒收到書信? “這?” 面對白裕、白巖的目光,白伯也有些懵:“我以為父親命人告知賢侄!” 白伯此刻額頭忍不住浮現汗漬,背后發涼。 直到這時候白伯才意識到,當初的疏忽。 “此事是白氏之過,賢侄可有告知王上?” 白巖看著白伯的模樣,心中滿是無奈,時候轉過頭,看向白衍。 其實白巖有預感,王上能如此厚信白衍,恐怕白衍也自己稟報過其身份。 若是白衍沒有稟報,只有白氏稟報,恐怕這其中,不說釀成無比嚴重的后果,但至少王上信任白氏,應當在白衍之上。 書房內。 在白伯、白裕的注視下,白衍點點頭。 見狀,白伯與白裕皆是松口氣,說了就好,只要不與其他人說,王上知曉沒事。 在這件事情上,白伯與白裕都清楚,是白氏之過。 “那賢侄的意思是?” 白巖看向白衍,疑惑的問道。 行商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白巖清楚,白衍的模樣應當不是特地責問。 “如今王上信任白衍,是因為白衍非是白氏族人,若在此時,白衍迎娶君竹,那在王上眼中,可就不一樣?!?/br> 白衍說道這里,看向白巖:“白衍救過楊彥將軍,如今又為楊端和將軍求情,不日白平就要迎娶馮劫將軍的女兒馮卉。白、楊、馮皆有在朝官員,在外皆有執掌兵權的將軍,如此三個家族聯姻,本就引人矚目?!?/br> 白衍給白巖緩緩訴說著利弊。 “況且迎娶君竹,便要恢復鄒氏身份,那在白衍得罪如此多人之際,恐怕此舉對于白氏以及小子,都不利,不僅失去王上信任,更給樹敵借口,一直隱忍的昌平君也定會阻撓?!?/br> 白衍說道。 不過白衍也沒有把話說死,因為白衍清楚,今晚連白裕都下定決心,顯然白氏哪里已經不想再拖下去,擔心生變。 白衍說完后,看著面色思索、猶豫不定的白伯、白裕,甚至是白巖。 反正利弊已經說清楚,若是迎娶君竹過門而非入贅,那定然要暴露出鄒興的身份。 到時候不提曾經得罪過的那些朝中士族、權貴、以及在外的將領,就是朝堂內的昌平君羋啟,都不會坐視不管,一定會出手阻攔。 曾經昌平君要除掉他,是因為以為他白衍是白氏子弟。 如今一但知曉他不是白氏子弟,而是齊國鄒氏的子弟,是從齊國來到秦國的人。 昌平君自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白衍迎娶白君竹,成為白氏之人,更別說在為楊端和將軍求情后,白氏與楊氏的關系,中間人是他白衍。 昌平君看清楚這點后,定然會不惜動用各種手段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