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357節
白衍收起竹簡,目光看向柴。 柴點點頭。 “都到了!” 柴隨后把蒙恬抵達后,去見蘇翰的事情,告知白衍。 一旁的魏老聽到柴的話,閉著眼睛細細品味,隨后忍不住點點頭,雖然沒見過那蒙氏子弟蒙恬,但至少從蒙恬沒有下令放人,而是公私分明的態度,就能看出其人心性不差。 別小看這個細節。 也正是這個細節,能看出白衍在扣押蘇翰之后,在秦軍之中會不會有麻煩,其麻煩又會有多大。 “來人!” 白衍轉過頭,對著府邸外喊道。 隨后一名親信將士進來后,白衍開口囑咐去請王賁將軍、蒙恬將軍過來,就說他白衍在府邸內備宴,請二人將軍過來一敘。 …… 善無城內。 伴隨著白衍設酒宴,請王賁、蒙恬的事情傳開,不到幾個時辰,白衍回到善無的消息,便傳遍整個城內所有士族的耳中。 此前白衍沒有回善無,所有士族都在觀望,或者等待。 畢竟士族之人都清楚,或者說,蒙恬與王賁奉王翦之命前來雁門的背后,不乏這些士族的原因。 故而在王賁與蒙恬在抵達善無后,幾乎每日都有士族的眼線在觀望著。 “公主,聽說秦將白衍,已經回到善無城,如今正在府邸內設酒宴!” 申氏申伊來到一座府邸內,對著公主趙秋拱手說道。 申伊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年邁老者,是原趙國有名的先生,之所以從其他城邑來到這善無,便是因為趙秋的委托。 申氏與趙秋有淵源,并且趙秋救過申氏,向申氏施以援手,故而這次申伊也是來還恩的。 “如今蒙恬、王賁皆在白衍府邸,此時或可讓虞祁陪同,一起去見白衍!” 申伊看向趙秋。 此刻申伊與趙秋所在的府邸,并非是申伊的府邸,申伊背后的申氏雖是有名士族,然此前卻沒有族人在雁門善無城發展,故而在善無城內,沒有安置府邸。 這座府邸。 乃是虞氏虞祁的府邸。 在趙國,虞氏亦是大族,祖上之名,天下士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虞氏祖上虞信,若是單說虞信這個名字,或許知曉之人寥寥無幾,然而說虞卿,恐怕就是去問秦國官員,就是問秦王嬴政,都會有所耳聞。 虞信,亦稱虞卿,卿是趙國上卿的卿,曾經時任趙國上卿,趙國丞相。 這是一位牛人,昔日第一次拜見趙孝成王之時,一番交談,趙孝成王便賜給虞信黃金百鎰,白璧一對,第二次拜見趙孝成王時,一番游說,趙孝成王便讓虞信擔任趙國的上卿。 可惜的是,長平一戰,虞卿數次諫言,但凡那時候趙孝成王能有一次聽虞卿之言,趙國就不會是眼下局面。 虞信雖然沒有挽救趙國的長平一戰,但在長平一戰之后,不僅是趙國,就是在魏國,諸多名門望族、乃至王親宗室,皆是對虞卿敬重,甚至信陵君魏無忌,都在心中尊敬虞信。 這便是虞祁祖上的事跡。 雖說如今虞氏比不得當初,但在沒落的虞氏,也非尋常士族能比。 此行去郡守府邸見白衍,必須要虞祁在才行。 因為當初蒙氏蒙嘉在齊國前往秦國時,路過趙國,便多有受惠于虞祁的祖上虞信,其后蒙氏蒙驁,亦是受過虞信之恩,并且十分敬重虞信。 故而如今想要見白衍。 蒙恬在的情況下,由虞祁求見,最為適合不過。 “有勞先生!” 趙秋聽到老者申伊的話,起身對著申伊輯禮。 “公主還請準備,老夫便去見虞祁!” 申伊對著趙秋還禮,隨后轉身朝著房間外走去。 趙秋看著申伊離去的背影,當房門緩緩被侍女關上,轉過身,在侍女的陪同下走向一旁。 房間內。 趙秋俏臉上,美眸看著銅鏡,而在銅鏡旁,上面有著珍貴的珠寶首飾。 在侍女的伺候下,從地上看去,趙秋身上長長的腰帶落地,伴隨著飄絮的長帶飄落木板,片刻后,便是一件衣物落下。 郡守府地內。 在正堂之中,白衍坐在木桌后,舉著酒爵,對著王賁與蒙恬敬酒。 三杯酒下肚。 都是戎馬沙場之人,并且為人也都爽快,該說什么在喝酒之后,也沒那么多顧忌。 “白衍將軍,蘇翰一事,將軍無需顧及其他,雖說蘇翰是蒙恬父親的隨將,與父親出入沙場十余載,然掠賣一事,所被掠賣之女子多達上萬人,蘇翰行如此天理不容之舉,蒙氏絕不徇私!” 蒙恬對著白衍說道。 此刻蒙恬的眼神,沒有往日的執著與堅毅,曾經傲氣鐵骨的蒙恬,在這一刻,年輕的臉上滿是疲憊。 顯然一番話的背后,遠沒有那么風輕云淡。 “蒙恬將軍如此大義,秦國之幸,白衍亦由衷敬佩?!?/br> 白衍對著蒙恬拱手:“想必王上知曉,亦會為將軍點頭!” 白衍說話間,與王賁一同,目光滿是欽佩的看向蒙恬。 誰都看得出,在處理蘇翰一事上,蒙恬并不輕松,至少心里絕對壓力巨大,畢竟蘇翰是跟著蒙武十余年的老將領,可以說是蒙氏的親信部曲。 如今在處理蘇翰一事上。 蒙氏也要頂著其他部曲將領的壓力,畢竟在所有人眼中,他們是跟隨蒙氏一路走過來的老將,那些趙國女子,再多,亦是趙國女子而已。 “此事倒是勞心白衍將軍!” 蒙恬聽到白衍的話,臉上并沒有喜色,對著白衍拱手回禮。 對于蘇翰。 蒙恬一想起,就會面露恍惚,因為可以說在年少熟讀兵書之時,他就認識蘇翰。 蘇翰不僅是父親的部曲,蒙氏的親信,更是他蒙恬認識十余年的故友。 如今眼睜睜的看著蘇翰犯罪,他蒙恬心中,是一點都不好受。 酒宴上。 伴隨著時間流逝,酒過三巡之后。 王賁這時候也在告知白衍。 此前在邯鄲,無數有頭有臉的士族,全都動用人脈關系,在父親王翦面前,以及在整個邯鄲城內,散播著白衍在雁門的暴行。 父親王翦以及其他將軍,雖然都知道白衍的為人,但如今在其他百姓,其他士族的眼中,白衍之惡…… 說道這里。 王賁看著白衍,最終見到白衍臉上沒有太在意后,方才松口氣。 “如今都在傳言,汝之惡,不弱汝之曾祖!” 王賁說完,其實心中也有一些緊張。 不過王賁也能理解,白衍本就是白氏,白氏在趙國人眼中,可好不到那里去,長平一戰之中,白起斬殺的那四十五萬趙人之中,可不僅僅是趙國士卒。 四十五萬大軍??! 這其中有多少趙國將領,這些趙國將領背后的士族又有多少。 故而對于白氏。 整個天下,趙國對其之恨,更甚于楚。 如今白衍身為白氏子弟,在攻破井陘之后,又在雁門‘屠殺’士族,這是繼白起之后,又一次‘屠殺’,而且主領之人,還是同樣姓白,更是同一個白氏。 這讓那些士族如何能忍受。 你白氏居然敢屠殺趙國士族,而且還是接連兩次! “此前焚城一事,亦有不少人拿來列舉,在暗地之中大肆宣揚!” 王賁看向白衍。 一旁原本抑郁的蒙恬,在聽到王賁的話,也忍不住看向白衍。 此前因為是在高唐一地,并不是和王賁通路,故而對于邯鄲的消息,蒙恬也不是很清楚,但眼下聽到王賁的話,蒙恬想都能想到,如今白衍在處理掠賣一事后,處境一點都不好。 甚至是四處樹敵。 有無數的士族權貴在暗地中,時刻等待著殺死白衍的機會。 正堂內。 白衍聽完王賁的話,沒有意外。 在王賁與蒙恬的注視下,一身黑衣的白衍,目光灼灼的看向大堂外。 “無妨,白衍此前在調查掠賣一事之時,便有準備,天下人辱我罵我,不過如此,白衍食之君祿,行忠君之事,無愧于天,無愧于雁門百姓,何懼之有!” 白衍說完,看向二人。 一席話。 讓王賁與蒙恬忍不住側目,看著年紀輕輕的白衍,看著白衍的眼神。 二人這一刻,皆是心生敬佩。 不管那些士族如何詆毀白衍,不管日后在天下人眼中,白衍是如何一個人。 但就憑方才一番話,白衍就值得他們二人欽佩。 更別說掠賣一事上,別說王賁,就是蒙恬都心驚,或許整個天下,也就白衍敢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