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269節
“不對!” 馮劫突然想到什么,搖了搖頭。 一旁的蒙叔聽聞后,轉頭看向馮劫,隨后在蒙叔的注視下,馮劫似乎見到他的目光,抬頭一臉疑惑的看他。 “就算鐵騎大軍回援,以鐵騎大軍的數量,也未必能救出這里的秦軍?!?/br> 馮劫輕聲說道。 此話一出,蒙叔也猛然回過神。 的確,白衍麾下的鐵騎滿打滿算,也不過一萬三千騎,其中還有不下四千是新騎。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是配有馬鐙,也絕不可能從不下五萬趙邊騎的包圍下,救出閼與這里的秦軍。 當初匈奴十余萬人,以及上將軍桓齮麾下十余萬大軍,都突圍不出趙邊騎的包圍。 配有馬鐙的萬騎雖強,戰斗力大漲。 但趙邊騎與代北軍都是趙國精銳,其數量更是倍于秦國鐵軍。 馮劫與蒙叔這邊還在疑惑的時候。 那名官大夫房涼,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已經把后面的事情說出來。 隨后馮劫與蒙叔等一眾將軍,這才知道,當初白衍在千鈞一發之際,親自率領大軍沖陣,并且在白衍的鼓舞之中,所有戰騎將士,氣勢高漲,硬生生的把趙軍的陣型沖破。 沖散陣型后,鐵騎將士與趙邊騎、代北軍鏖戰至日落,趙軍方才撤退。 這一戰。 鐵騎之中,公乘、公大夫各自戰亡一人,官大夫戰死六人,大夫戰死十六人。 大軍之中。 王翦身后,馮劫、蒙叔等秦國將軍,聽到一個個數字,看向四周慘烈的戰場。 直到這時候,他們才明白,不是趙邊騎與代北軍弱,而是秦軍鐵騎,活生生以性命,保下楊彥麾下的大軍。 但凡白衍有一絲猶豫,但凡白衍與那些鐵騎將領有一絲膽怯。 這里就會是兩個結果。 今日等待在這里的,就不會是秦軍,而是趙國的代北軍與趙邊騎。 “不怪當初月氏、匈奴不敢繼續南下!” 年邁的蒙叔有些感慨。 終于是體會到,為何當初匈奴、月氏,當初在高奴,不滅這支鐵騎,便不敢繼續南下。 有這樣一支鐵騎大軍在后面,不管是誰都會脊背發涼。 …… 閼與城內。 白衍來到城內的糧倉,看著空蕩蕩的糧倉,眉頭緊鎖。 趙軍撤退,應當還是按照原來的那條溪流回去,來時由高往低,返程是由低往高走,加之不是官道,以及有傷卒的情況下,趙軍根本不可能帶走多少糧草。 趙國顯然是沒有余糧。 至少閼與這里,庫存早已消耗一空。 白衍通過這里,大致能窺探到,趙國其他地方的城邑,大致的情況。 這個情況可以利用起來。 “將軍,王翦將軍已經率領大軍入城!” 一名鐵騎將士,來到白衍與柴的身旁,拱手說道。 聽到將士的話。 白衍點點頭,轉身離開糧倉。 柴看了一眼糧倉,也跟在白衍身后。 片刻后。 當白衍帶著柴,來到城內的府邸時,王翦以及馮劫等將軍,已經在府邸的書房內。 “白衍,見過王翦將軍!” “柴,見過王翦將軍!” 白衍與柴二人進入房間,便對著王翦拱手打禮。 年邁的王翦,身穿衣甲,見到白衍,也拱手回禮。 “白衍將軍,柴將軍,不必多禮!” 王翦還禮之后,對著白衍說道:“此番閼與,幸有白衍將軍率領鐵騎回援閼與,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王翦的言語,沒有半分作假。 清楚城外之戰何等兇險之后,王翦清楚,一但趙軍繞后把王賁包圍,后果會有多嚴重。 王翦心中也有一些慶幸,幸好王上讓白衍做他的副將。 也只有先登出身的白衍,敢逢死戰,必身先士卒。 戰場上,將軍在都尉前,都尉在校尉前,校尉在將士身前,這樣一支鐵騎,怎會不驍勇善戰,這樣大軍,將士怎會怕死。 故而在這一戰,鐵騎大軍方能迅速沖破趙軍的人墻壁壘。 “此戰并非白衍一人之功,若非楊彥將軍率領將士與趙軍拼殺,白衍也沒有機會?!?/br> 白衍聽到王翦的話,對著王翦拱手說道。 書房內。 聽到白衍的話,王翦等人自然都明白白衍為何這樣說,目光有些意外。 但既然白衍開口,他們自然不會反駁,楊氏可是一個名門望族。 “對了,白衍將軍,馮劫一直不解,白衍將軍為何會突然回援閼與!” 馮劫這時候看著白衍,忍不住開口問道。 話音落下。 書房內,地圖旁的其他秦國將軍,也紛紛看向白衍,這件事情他們一直都不理解。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白衍來到地圖旁,當著眾人的面,用手指著閼與附近的山脈,哪里有一條溪流。 “當日白衍與王賁將軍,在漳水河畔與李牧交戰,見到李牧半數大軍不在,白衍便猜測,李牧很可能利用溪流干枯,讓大軍順著干枯的溪流,穿過山脈?!?/br> 白衍輕聲解釋道。 因為經歷過,白衍以及覺得沒有什么。 然而白衍不知道的是,他簡簡單單的話,在其他將軍眼中,卻遠沒有那么簡單。 就連王翦都詫異的看向白衍。 因為與李牧對峙過的王翦,清楚李牧有多恐怖。 白衍這淡淡的一句話背后,代表著識破李牧的謀劃,而且還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想到溪流,想到氣象,但凡超過半日,即使反應過來,想到這些,也已經為時已晚,李牧的大軍已經殺到閼與。 書房內,很安靜! 這一刻,所有人,連同王翦在內,全都看著白衍。 要知道這一次,白衍的對手,可是李牧。 此前誰能想象到,白衍與名揚天下的李牧交手,居然能不落入下風。 雖說只是交手一次。 但能想象到,這件事呈簡送到咸陽王宮后,想必王上,可能都會有些吃驚。 第二百三十一章:后世‘兵仙’的方法。 “什么,秦騎回援閼與!” 漳水河畔的上游,趙軍營帳內,李牧一臉震驚的看著司馬尚,他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 不僅是李牧。 其他趙國將軍此刻也全都楞在原地,眼中滿是不敢相信。 “怎么可能,秦騎大軍怎會突然回援閼與!” “就是,此前那秦騎還方才在漳水河畔與我軍交戰,難不成方才交戰,那支秦騎便返回閼與?” 在一名名趙國將軍的議論聲中。 所有人都不理解,為何秦軍的鐵騎,會突然返回閼與。 沒道理??! 秦軍主將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就猜到武安君已經命司馬尚將軍率領大軍,從干枯的溪河中,穿過山脈。 這絕不可能!若非他們是趙人,若非他們親眼看到武安君下令,他們都不一定能想到那河道,更別說秦人。還在那么短的時間內。 營帳內。 聽著部將的議論聲,李牧眉頭緊皺。 這時候,李牧的腦海里,浮現那日他親眼見到的那個,年紀輕輕的秦將。 想起那秦將對著自己拱手的模樣,李牧知道,原來那時候的他,小瞧了那秦將。 事已如此。 以王翦的穩重,秦國大軍應該不久后就會抵達這里。 想到這里。 “傳我命令,全軍退回井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