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266節
對于士卒來說,他們的認知不多,信息也不全,在他們入伍之后,他們眼中的主心骨便只有將軍。 這也是為何即便是在秦國,在嚴謹的秦律下,在有連坐制的情況下,還會有數萬秦軍將士叛秦。 其實并非是將士有意叛秦,而是將士們都聽將軍的,將軍說什么就是什么,在大多數情況下,將士們都不知道自己是叛秦,以為是王上的密令將軍。 等醒悟過來之后,已經為時已晚,早已沒有活路,再加上將軍的允喏,一切都只能繼續下去。 很多時候將軍便是全軍將士的一切。 就如同眼下的戰場上,對于秦軍將士來說,即使面對倍于己的趙軍,面對數不盡的趙軍士卒,當看到將軍都在浴血奮戰,他們心里怎會退縮。 “殺??!” “殺!” 無數秦軍將士手持秦劍、長戈,殺了一名趙卒之后,立刻沖向下一名趙卒。 在一名名秦軍將士眼里,即使親眼目睹其他無數秦軍將士死戰自己周圍,倒在地上,但他們仍舊沒有恐懼,反而激起血性。 因為每一名秦軍將士都看到,其他活著的將士與他一樣,都在奮力砍殺趙卒。 滿是嘯殺聲的戰場上。 白衍騎著戰馬,一人一劍,已經不記得自己殺了多少趙卒。 白衍的余光不斷警惕的看著四周,還要觀察整個戰場的局勢,每當趙軍嘗試反擊的時候,他都會率領親信,滅掉趙軍的攻勢。 看著身邊的親信將士越來越少,白衍沒有怯意。 白衍不是第一次上戰場,清楚身為將軍的他,若是在戰場上與將士奮戰,對于將士來說,能起到多大的激勵。 這一戰,回閼與之前,白衍便清楚,注定是一場苦戰。 眼下越是慘烈,白衍越是不能退縮,他要讓司馬尚清楚的看到,就算所有秦軍將士盡數死盡,這閼與城外數萬趙軍,也好不到那里去。 在白衍眼里,他與全軍將士,固然只有一條命,但他們死了,秦國還能聚集更多大軍。 但這半數趙邊騎與代北軍是在這里,趙國還能活嗎? “將軍小心!” 耳邊傳來驚呼,伴隨著悶哼,一道鮮血飛濺到白衍臉上。 白衍轉過頭,就看到不知何時,一名趙軍將領已經殺到跟前,把他身邊一名將士殺死。 感覺將士的血液在臉上還帶著溫熱,感覺到那逐漸消散的溫度,當親眼看到將士從戰馬上倒下去,落在地上發出撲的聲響。 白衍看著將士的尸體,眼中發起一絲血絲,抬起目光,看著這名三十多歲的趙將。 “殺??!” “殺!” 白衍身旁的親信,紛紛騎馬迎戰那趙軍的親信,頓時雙方血戰到一起。 白衍也踩踏馬鐙,朝著趙將殺去。 伴隨著耳邊響起的擂鼓聲,聽著四周滿是嘯殺聲,白衍看著趙將手中,那加重過的長戟揮舞而來。 聽著那長戟破空發出的呼嘯聲。 白衍能感覺出其中蘊含著的力道有多猛。 這人是專門來殺他的! 白衍眼中閃過一抹冷厲,看著這名魁梧趙將,手中秦劍反握,立刻腳踏馬鐙,翻身落馬。 幾乎就在白衍落馬的瞬間,方才白衍的坐騎,硬生生的被那長戟劈砍在馬背上,整匹戰馬都堅持不住,馬腿一軟,差點跪地。 趙將看著一戟落空,方想手里,然而就看到地上秦將已經滾落起身。 “好快!” 趙將心中一驚,眉頭微皺,面對這種情況,他側揮長戟。 當~! 白衍起身,反手持劍上揚,擋掉長戟之后,流暢的轉身,一劍重重的劈砍在馬腿上。 其實方才在白衍轉身的瞬間,趙將就已經瞪大眼睛,立刻清楚為何秦將反手持劍,但已經來不及,頃刻間伴隨著胯下戰馬側倒,整個人也失去平衡。 好在趙將經驗老道,乃邊騎之中,最為驍勇善戰之人,倒下之前用長戟頂著遠處地面,在戰馬歸落的瞬間,用力一撐。 側跳下戰馬,趙將跌跌撞撞的后退兩步,還沒來得及松口氣。 看著迅速撲上來的人影,連忙兩手拿起長戟格擋。 咄~! 白衍目光兇狠的看著趙將,手中秦劍一劍又一劍的劈砍在趙將的長戟上。 這時候,看著眼前的趙將,白衍腦海里浮現在臨淄的那個晚上,恩師殷碑說過。 貼身作戰,一寸長,一寸亡。 反手劍,正手劍,每當趙將想要擺脫劣勢,想要反擊的時候,白衍手中的秦劍,都會立刻讓趙將冒出冷汗。 周圍的趙將親信,想要救自己的將軍,然而白衍的親信戰騎同樣是善戰之人,怎會容許趙卒插手。 最終。 當白衍越來越貼近趙將,立刻雙手正手持劍,劍貼長戟,在趙將驚恐的目光下,一劍劃過,趙將一手五指皆斷。 趙將捂著手,看著自己的手,臉上全是痛苦,嘴中滿是哀嚎。 “死!” 伴隨著趙將周圍一道聲嘶歇力的怒吼聲,劍光閃過。 下一刻,趙將人頭落地,頭顱滾落地面,無頭尸體緩緩倒地。 白衍滿臉是血,一手持劍,一步步從趙將的尸體旁走過,隨后撿起地上的頭顱。 看著這名趙將的頭顱,白衍轉過頭,沾滿鮮血的臉頰上,雙眼直視遠方的閼與城頭。 緩緩舉起手中的頭顱。 這一刻。 看著城頭上的人影,白衍是在向那些趙軍將領,向司馬尚宣戰。 他白衍人在這里,有本事就繼續派人來殺他! …… 閼與城。 城樓上,司馬尚與其他趙軍將領,哪里沒有看到戰場上,那人影的舉動。 “什么?” “怎么可能,那秦將怎會如此悍勇?” “不可能!秦軍之中何時有如此驍勇善戰之人?” 一名名趙軍將領瞪著眼睛,滿是震驚的看著這一幕。 他們邊騎之中最為悍勇的將領,便是殷乘,此前死在殷乘手中的秦軍將士,不下數十人,就連武安君都稱贊過殷乘之驍勇。 然而方才他們親眼看到,從一開始殷乘還有優勢,但落馬之后,就陷入劣勢,甚至連反擊都做不到。 這怎么可能! 秦趙向來死敵,對于秦國,他們趙國…… “是高奴的白氏鐵騎,那秦將是白氏白衍!” 一名中年趙將,突然想到此前滅韓一戰之中,白氏鐵騎主將白裕中毒,其后是其白氏子弟,名叫白衍的人接手鐵騎。 那白衍,傳說攻陽城時,是先登奪城,并且一戰殺敵二十二! 傳言中,那白衍十分驍勇! “應該是他!” “怪不得這支鐵騎如此善戰,居然是白氏鐵騎!” 其他趙軍將領聽到白衍的名字,也想起此前聽到的傳言。 但隨之而來的便是疑惑,高奴方才經歷戰事,白氏鐵騎有不少的損傷,秦國為何又遣這支鐵騎入趙! “傳我命令,擊鼓撤兵!” 司馬尚突然開口說道。 所有趙國將領全都看向司馬尚,一名傳令兵連忙拱手接令,轉身離開。 司馬尚站在城頭,看著城外的戰場,看著遠處的夕陽。 有這支白氏鐵騎在,滅掉那一萬多秦軍無望,而且時間也來不及,按趙尤的話,明日王翦的大軍,便會抵達這里。 必須撤離閼與,與武安君回井徑關固守,再做謀劃。 第二百二十九章:趙軍撤離,楊彥的再三懇請。 咚咚咚咚~! 當閼與城頭,鼓聲節奏時快時慢,戰場上還在與秦軍交戰的趙卒,紛紛停下,看著城頭。 隨后無數沾有鮮血的趙卒,紛紛面露警惕的看著秦卒,慢慢后退。 站在戰場上的秦軍將士,手持秦劍看到這一幕,也立刻意識到,趙軍似乎準備撤退。 見狀。 所有人秦軍將士在沒有將軍的命令下,都沒有追上去的念頭。 趙邊騎與代北軍的士卒皆是驍勇善戰,更何況代北軍與趙邊騎并非潰逃,若不是趙軍主將下令鳴鼓撤軍,這一戰誰死誰活,尚未可知。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軍將士都沒有輕易追殺過去,也是紛紛站在原地。 “將軍,趙軍退了!”